正在加载图片...
携家出峡,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衡阳一带。五年(770),病逝于湘水舟中 赏读诗歌,品味名句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表、祸乱迭起的时代。在政局日趋腐败的形势下,他那“致君尧舜上,再 (一)诗词名句赏析方 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破灭,饱经忧患的不幸遗遇使他对人民大众的苦难有了亲身的感受。他的诗 1、从诗词的内容入手,赏析其蕴含的生活哲理 歌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 2、从诗词的感情入手,赏析作者所体现的健康向上的感情 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丿 3、从诗词的词语入手,赏析作者遣词表现主题的魅力。 杜甫善于从一切优秀文学传统中吸取营养并加以发扬光大,形成了“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他兼 4、从诗词的修辞入手,赏析修辞对诗词的表现情趣 长各体,尤其对七律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许多反映民生苦难的诗歌,继承了《诗经》和 二)试赏析 汉乐府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开拓和艺术创造,是白居易個导的新乐府运动的先声。作品有《杜少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陵集》。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望岳》的背景 背诵诗 试, 能力检测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二十四岁时游吴、越归洛阳,应进士试不第。次年漫游齐、赵 依原诗连句 当时他的父亲任兖州司马。杜甫于开元二十八年(740)至兖州探亲,此诗当做于这一年。杜甫这 岱宗夫如何 阴阳割昏晓 次游泰山是登上山的。晚年他在夔州写的《又上后园山脚》诗中说:“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 荡胸生曾云, 览众山 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泰山东南山顶名叫日观峰,是观日出之处。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杜甫是 根据提示填写 登上泰山日观峰的,不过《望岳》一诗重点是写望山而不是写登山而 (1)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提示总结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 这是现存杜甫诗中年代最早的作品。诗歌叙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襟和昂扬进取的情怀。诗歌语言警拔,情感激越,气魄宏大。 学习过程 开篇两句自问自答,表现出泰山的高大让初次见到的诗人惊奇不已。“齐鲁青未了”五字描绘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出泰山苍翠浑茫,巍然绵亘,突兀眼前的总印象。因为是远望,山势看不真切,突出的只是一派 望不尽的山色。三、四两句写近望的山势,以夸张的语言赞美泰山的雄奇。“钟”、“割”二字匠心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独运,化静为动。“钟”字写尽泰山的得天独厚,出类拔萃:“割”字衬托出泰山昂首天外的高峻。(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五、六两句笔墨有意宕开,不直接写山,却借“层云”和“归鸟”作映衬。山高大,才有层云缭 刘长卿(?-790?),字文房,宜州(今安徽宣城)人,其家久寓长安。约于天宝后期登进 绕、环抱:谷幽深,才要用尽目力凝视飞鸟投林。“荡胸”“决瞅”写出诗人为泰山的雄伟、神奇士第。安史乱起,避地江东。曾任长洲尉、殿中侍御史、转运使判官等职,两度遗贬,官终随州 所陶醉,写出诗人胸襟的浩荡、眼界的开阔。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豪情。“会当”“凌 刺史。诗工各体,尤善五律,自潮“五言长城”。多写宦游失意的感慨和山水风光、隐逸闲情,也 表现了诗人满怀信心的情状,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气概。尚未登山已想象登顶所见景象 有反映离乱的篇什。诗风冲淡含蓄,清雅洗炼。有《刘随州文集》。 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以众山与泰山作对比,更见泰山的高大和诗人所追求的境界的高远 〔二)朝读诗歌,薹体感知 (1)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属河南)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官僚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還过查工具书解决 家庭。祖父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开元中,年轻的杜甫曾漫游吴、越、齐、赵一带。天宝三载 并掌握 (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结下了深厚友道。天宝五载(746)赴长安应试落第,困顿京城十年。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天宝十四载(755)四十四岁时,才被授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微职。安史乱起,在流离顛沛中被 题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什么意思吗? 叛军所俘,后从长安只身逃奔风翔,受任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 三、课探究 弃官西行,经关陇、秦州、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西川节度使严武荐举杜甫为节度参 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社工部。永泰元年(765),离蜀东下,滞留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 )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7 赏读诗歌,品味名句 (一)诗词名句赏析方法。 1、从诗词的内容入手,赏析其蕴含的生活哲理。 2、从诗词的感情入手,赏析作者所体现的健康向上的感情。 3、从诗词的词语入手,赏析作者遣词表现主题的魅力。 4、从诗词的修辞入手,赏析修辞对诗词的表现情趣。 (二)试赏析 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背诵诗歌,能力检测 1、依原诗连句: 岱宗夫如何,________。 ________,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________。 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根据提示填写 (1) 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2) 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成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附: 提示总结: 这是现存杜甫诗中年代最早的作品。诗歌叙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 襟和昂扬进取的情怀。诗歌语言警拔,情感激越,气魄宏大。 开篇两句自问自答,表现出泰山的高大让初次见到的诗人惊奇不已。“齐鲁青未了”五字描绘 出泰山苍翠浑茫,巍然绵亘,突兀眼前的总印象。因为是远望,山势看不真切,突出的只是一派 望不尽的山色。三、四两句写近望的山势,以夸张的语言赞美泰山的雄奇。“钟”、“割”二字匠心 独运,化静为动。“钟”字写尽泰山的得天独厚,出类拔萃;“割”字衬托出泰山昂首天外的高峻。 五、六两句笔墨有意宕开,不直接写山,却借“层云”和“归鸟”作映衬。山高大,才有层云缭 绕、环抱;谷幽深,才要用尽目力凝视飞鸟投林。“荡胸”、“决眦”写出诗人为泰山的雄伟、神奇 所陶醉,写出诗人胸襟的浩荡、眼界的开阔。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豪情。“会当”、“凌”, 表现了诗人满怀信心的情状,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决心和气概。尚未登山已想象登顶所见景象, 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以众山与泰山作对比,更见泰山的高大和诗人所追求的境界的高远。 (1)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属河南)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官僚 家庭。祖父是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开元中,年轻的杜甫曾漫游吴、越、齐、赵一带。天宝三载 (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结下了深厚友谊。天宝五载(746)赴长安应试落第,困顿京城十年。 天宝十四载(755)四十四岁时,才被授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微职。安史乱起,在流离颠沛中被 叛军所俘,后从长安只身逃奔凤翔,受任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 弃官西行,经关陇、秦州、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西川节度使严武荐举杜甫为节度参 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社工部。永泰元年(765),离蜀东下,滞留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 携家出峡,漂泊于江陵、公安、岳州、衡阳一带。五年(770),病逝于湘水舟中。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表、祸乱迭起的时代。在政局日趋腐败的形势下,他那“致君尧舜上,再 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破灭,饱经忧患的不幸遭遇使他对人民大众的苦难有了亲身的感受。他的诗 歌相当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 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善于从一切优秀文学传统中吸取营养并加以发扬光大,形成了“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他兼 长各体,尤其对七律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许多反映民生苦难的诗歌,继承了《诗经》和 汉乐府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开拓和艺术创造,是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先声。作品有《杜少 陵集》。 (2)《望岳》的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二十四岁时游吴、越归洛阳,应进士试不第。次年漫游齐、赵。 当时他的父亲任兖州司马。杜甫于开元二十八年(740)至兖州探亲,此诗当做于这一年。杜甫这 次游泰山是登上山的。晚年他在夔州写的《又上后园山脚》诗中说:“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 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泰山东南山顶名叫日观峰,是观日出之处。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杜甫是 登上泰山日观峰的,不过《望岳》一诗重点是写望山而不是写登山而已。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 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刘长卿(?-790?),字文房,宜州(今安徽宣城)人,其家久寓长安。约于天宝后期登进 士第。安史乱起,避地江东。曾任长洲尉、殿中侍御史、转运使判官等职,两度遭贬,官终随州 刺史。诗工各体,尤善五律,自诩“五言长城”。多写宦游失意的感慨和山水风光、隐逸闲情,也 有反映离乱的篇什。诗风冲淡含蓄,清雅洗炼。有《刘随州文集》。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 并掌握) 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题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什么意思吗?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