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六、苏南五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比较 产业经济理论以及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劳动就业结构将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 生变化,其一般规律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是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 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近年来,苏南五市就业结构随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发生了深刻变化,从 业人员的产业分布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政治、金融 商贸和文化中心,其就业人口模式已率先进入“三、二、 现代化类型,第三产业就业 人员比重遥遥领先,2007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之比为123:417:46.1:苏州在外向型经济 的带动下,极大地扩充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因此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低,第二 产业就业比重最高,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之比为70:636:295。常州市为11:556:333, 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178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 比重分别上升120个和58个百分点,实现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 三、一”的转变。其他城市的就业人员产业构成看,无锡产业化水平高于常州市,比例为 87:564:350,镇江市则在五市中处于较低水平,比例为194:516:290。比较劳动生 产率(即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口比重之比)也可以反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特点,比较 劳动生产率越大,则劳动效率越高。2007年,常州市第一产业比较劳动效率为030,分别 比南京、苏州、镇江、无锡高出0.09个、0.05个、0.11个和0.14个百分点,说明苏南地区 第一产业存在很大的结构偏差,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常州市第二、三产业比 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107和1.11,与2000年相比依次下降022个和021个百分点,表明 常州市二三产业尽管在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解决城镇人口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 着比较蒡动效率相对下降,近年来吸收就业人口的能力有所降低。与苏南其他城市相比,常 州市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比镇江、南京分别低0.09个和0.11个百分点,比无锡、苏州 分别高0.03个和0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比镇江、无锡、苏州分别低0.15 个、0.04个和0.06个百分点,比南京高出006个百分点。 从以上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苏南地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总体保持了良性循环,人口 的增长建立在经济迅猛发展、效益稳步提高的基础之上,经济对人口的承载力较强,并且存 在一定的人口容量空间;劳动力在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转移日趋频繁和加快,人口就业结构已 从传统的正金字塔型转变为过渡时期的鼓形模式,并向现代化的倒金字塔型迈进;就业结构 与产值结构的差异性缩小,协调性增强,人口与经济基本上呈现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 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关系。但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常州市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协调 性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情况比较突出,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养老保障带来 严峻挑战;人口就业结构尚未转变为现代型,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仍有一定差距,第二、第 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有下降趋势,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人口文化素质虽然有所提高,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总体仍然偏低,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 级、改善就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的障碍。围绕这些问题,常州市应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其对 经济发展的制约影响,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努力实现人口增长、人口素 质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协调发展,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人口因素保障。六、苏南五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比较 产业经济理论以及各国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劳动就业结构将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 生变化,其一般规律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是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 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近年来,苏南五市就业结构随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发生了深刻变化,从 业人员的产业分布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政治、金融、 商贸和文化中心,其就业人口模式已率先进入“三、二、一” 现代化类型,第三产业就业 人员比重遥遥领先,2007 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之比为 12.3﹕41.7﹕46.1;苏州在外向型经济 的带动下,极大地扩充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因此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最低,第二 产业就业比重最高,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之比为 7.0﹕63.6﹕29.5。常州市为 11.1﹕55.6﹕33.3, 与 2000 年相比,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 17.8 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 比重分别上升 12.0 个和 5.8 个百分点,实现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二、一、三”向“二、 三、一”的转变。其他城市的就业人员产业构成看,无锡产业化水平高于常州市,比例为 8.7﹕56.4﹕35.0,镇江市则在五市中处于较低水平,比例为 19.4﹕51.6﹕29.0。比较劳动生 产率(即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口比重之比)也可以反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特点,比较 劳动生产率越大,则劳动效率越高。2007 年,常州市第一产业比较劳动效率为 0.30,分别 比南京、苏州、镇江、无锡高出 0.09 个、0.05 个、0.11 个和 0.14 个百分点,说明苏南地区 第一产业存在很大的结构偏差,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常州市第二、三产业比 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 1.07 和 1.11,与 2000 年相比依次下降 0.22 个和 0.21 个百分点,表明 常州市二三产业尽管在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解决城镇人口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 着比较劳动效率相对下降,近年来吸收就业人口的能力有所降低。与苏南其他城市相比,常 州市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比镇江、南京分别低 0.09 个和 0.11 个百分点,比无锡、苏州 分别高 0.03 个和 0.07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比镇江、无锡、苏州分别低 0.15 个、0.04 个和 0.06 个百分点,比南京高出 0.06 个百分点。 从以上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苏南地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总体保持了良性循环,人口 的增长建立在经济迅猛发展、效益稳步提高的基础之上,经济对人口的承载力较强,并且存 在一定的人口容量空间;劳动力在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转移日趋频繁和加快,人口就业结构已 从传统的正金字塔型转变为过渡时期的鼓形模式,并向现代化的倒金字塔型迈进;就业结构 与产值结构的差异性缩小,协调性增强,人口与经济基本上呈现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 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关系。但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常州市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协调 性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情况比较突出,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养老保障带来 严峻挑战;人口就业结构尚未转变为现代型,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仍有一定差距,第二、第 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有下降趋势,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人口文化素质虽然有所提高, 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总体仍然偏低,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 级、改善就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的障碍。围绕这些问题,常州市应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其对 经济发展的制约影响,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努力实现人口增长、人口素 质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协调发展,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人口因素保障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