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论述分析题(每小题19分,共38分) 13.论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学习策略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1)过程性原则(1分) 所谓过程性原则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同教师所呈现的学习策略 加以比较,有意识地改进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2分) (2)训练性原则(1分) 所谓训练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时,必须事先设计好训练内容,根据训练内 容,为学生提供有助于策略学习的示范和足够的练习。(2分) (3)分解性原则(1分) 分解性原则是学习策略教学的关键性原则。具体指在学习策略教学中,教师为了明确指 点和解释某种策略的意义、功能、使用条件和使用程序,必须把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完整思维 过程分解为几个阶段,总结出每一个阶段中的最有效学习策略并最终帮助学生把所有的有效 策略加以概括和总结。(2分) (4)一体性原则(1分) 一体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教学必须与具体学科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并且能根据学习者的 实际特点和个别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2分) (5)迁移性原则(1分) 在学习策略教学中,必须“为迁移而教”。教师在教学习策略的同时,要向学生指明学习策 略的使用条件,不能把条件限制得过死,要考虑策略性知识在尽可能广泛的条件中的运用:要 给学生提供一般策略在学科中运用的实例,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一般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 之中去,进而达到灵活熟练地迁移。(2分) (6)效能感原则(1分) 学生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一份努力、一份收获,还要有信心学好学习策略,树立学习策略学 习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会让学生感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会有 更大的收获。(3分) 14.分析: (1)张老师指出了李强的不足之处,使李强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为 李强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打下了基础,当李强有一点进步时,张老师及时给予正强化(表 扬)是正确的做法。(5分) (2)“我知道上课说话、做小动作不对,可我有时就是管不住自己”,找到李强不能彻底改正 缺点的原因是李强的道德意志比较薄弱。(4分) (3)针对李强道德意志比较薄弱的情况,采取了比较有效的榜样学习和观察学习的方式强 化道德意志的培养,如调换座位。(5分) (4)张老师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学校和家庭道德行为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如一年来与家 长配合教育,帮助形成稳固的道德行为。(5分) 575四、论述分析题{每小题 19 分,共 38 分) 13. 论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师在学习策略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1)过程性原则(1分) 所谓过程性原则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同教师所呈现的学习策略 加以比较,有意识地改进和优化自己的学习策略。 (2 分) (2) 训练性原则(1分) 所谓训练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时,必须事先设计好训练内容,根据训练内 容,为学生提供有助于策略学习的示范和足够的练习。 (2 分) (3)分解性原则(1分) 分解性原则是学习策略教学的关键性原则。具体指在学习策略教学中,教师为了明确指 点和解释某种策略的意义、功能、使用条件和使用程序,必须把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完整思维 过程分解为几个阶段,总结出每一个阶段中的最有效学习策略并最终帮助学生把所有的有效 策略加以概括和总结。 (2 分) (4) 一体性原则(1分) 一体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教学必须与具体学科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并且能根据学习者的 实际特点和个别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 (2 分) (5) 迁移性原则(1分) 在学习策略教学中,必须"为迁移而教"。教师在教学习策略的同时,要向学生指明学习策 略的使用条件,不能把条件限制得过死,要考虑策略性知识在尽可能广泛的条件中的运用;要 给学生提供一般策略在学科中运用的实例,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一般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 之中去,进而达到灵活熟练地迁移。 (2 分) (6) 效能感原则(1分) 学生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一份努力、一份收获,还要有信心学好学习策略,树立学习策略学 习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促进学生使用学习策略,会让学生感到运用学习策略进行学习会有 更大的收获。 (3 分) 14. 分析: (1)张老师指出了李强的不足之处,使李强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为 李强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打下了基础,当李强有一点进步时,张老师及时给予正强化(表 扬)是正确的做法。 (5 分) (2)" 我知道上课说话、做小动作不对,可我有时就是管不住自己"找到李强不能彻底改正 缺点的原因是李强的道德意志比较薄弱。 (4 分) (3) 针对李强道德意志比较薄弱的情况,采取了比较有效的榜样学习和观察学习的方式强 化道德意志的培养,如调换座位。 (5 分) (4) 张老师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学校和家庭道德行为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如一年来与家 长配合教育,帮助形成稳固的道德行为。 (5 分) 575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