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可见国共两党合作满足了全国人民共御外辱的心理要求,是国人民族意识觉醒背景 下必然结果——在普遍的爱国救亡思想影响下,任何妥协投降势力将受到国人坚决 抵制,从“西安事变”的发生和蒋介石对中共政策转变便可窥得一斑。 ②从民族构成来看,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全部参战并做出巨大贡献。马本 斋回民支队、蒙汉人民抗日游击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卬象。以马本 斋回民支队为例,其经历大小战斗五六百次,数次转战冀中平原、冀鲁等地,共歼 敌3万余人,《新华日报》曾撰文欢呼:“由回民抗战,令人想起遍布我国大江南北 的千万体魄强健富有团结力的少数民族同胞,他们是中华优秀儿女,是抗战中一支 潜伏着的伟大的力量。” 长③从阶级结构来看,全国各个阶级、阶层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抗战,具体表现在 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并为抗战提供物质支持、农民积极保障战争的粮食需求、大批青 壮年积极应征入伍等。 由此看出,强敌的入侵促使中华民族真正凝聚成为一个战斗的整体,国人的民 族意识于此时展现出巨大且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而对于这种国民民族意识的变化, 晏阳初曾评论道:“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 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囯家观念,始终沒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 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动 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 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 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七、讨论与结论 由上可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武力手段打开中国的大门,对中华民 族发动了野蛮的侵略,给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他们反 思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意识日益强烈、民族自觉不断 提升成为了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近代中国人也倚靠着不断増强的民族意识坚持探 寻着国家出路,并在内外交困的情形下与国内封建势力、国外列强等展开艰苦卓绝 的斗争,为捍卫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瑞、何群.民族意识初探[J].民族研究,1991,(2),第1页 [2]吴应辉.关于民族意识的定义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1),第22页至24页 [3]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酲[,历史与评论,2009,(3),第50页至第54页 [4]郝保权、秦燕.略论近代中囯民族意识的觉酲和嬗变[J,广西民族硏究,208,(4),第11页至16可见国共两党合作满足了全国人民共御外辱的心理要求,是国人民族意识觉醒背景 下必然结果——在普遍的爱国救亡思想影响下,任何妥协投降势力将受到国人坚决 抵制,从“西安事变”的发生和蒋介石对中共政策转变便可窥得一斑。 ②从民族构成来看,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全部参战并做出巨大贡献。马本 斋回民支队、蒙汉人民抗日游击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马本 斋回民支队为例,其经历大小战斗五六百次,数次转战冀中平原、冀鲁等地,共歼 敌3万余人,《新华日报》曾撰文欢呼:“由回民抗战,令人想起遍布我国大江南北 的千万体魄强健富有团结力的少数民族同胞,他们是中华优秀儿女,是抗战中一支 潜伏着的伟大的力量。” ③从阶级结构来看,全国各个阶级、阶层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抗战,具体表现在 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并为抗战提供物质支持、农民积极保障战争的粮食需求、大批青 壮年积极应征入伍等。 由此看出,强敌的入侵促使中华民族真正凝聚成为一个战斗的整体,国人的民 族意识于此时展现出巨大且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而对于这种国民民族意识的变化, 晏阳初曾评论道:“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 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沒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 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动 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 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 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七、讨论与结论 由上可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武力手段打开中国的大门,对中华民 族发动了野蛮的侵略,给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他们反 思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意识日益强烈、民族自觉不断 提升成为了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近代中国人也倚靠着不断增强的民族意识坚持探 寻着国家出路,并在内外交困的情形下与国内封建势力、国外列强等展开艰苦卓绝 的斗争,为捍卫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瑞、何群.民族意识初探 [J].民族研究,1991,(2),第1页. [2] 吴应辉.关于民族意识的定义问题 [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1),第22页至24页. [3] 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J],历史与评论,2009,(3),第50页至第54页. [4] 郝保权、秦燕.略论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嬗变 [J],广西民族研究,2008,(4),第11页至16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