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复旦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论文)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216.02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发布时间:2015-10-19浏览次数:2765 郭金鑫14301020020 内容摘要在近代中国,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剧,面对国内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国外列强的侵 略,为谋求自救而觉酲的民族意识逐渐成为最为有效的社会动员资源。笔者通过梳理发现,在近代 中囯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大致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每一次觉醒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 为时间节点,并由最开始的民族意识萌发逐级深化,这成为了近代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不竭动力, 为中华民族实现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到抗战全面胜利的浴火重生提供强有力的精神 支撑。 关键词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国家出路 、引言 自19世纪中叶开始,在中西剧烈碰撞、全面冲突的时代,中国经历了数次具有 标志性或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一是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失利;二是五四运动的爆 发;三是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前者是中国近代耻辱史的开端,而后者开启了中华 民族的复兴事业。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内,到底是什么帮助中国实现浴火重生?其 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尝试以这几次重大事件为线索,从民族意识觉醒的角度探析 这个问题的答案。 民族意识概念初探 1904年8月31日,孙中山先生首次在其文章中使用“民族意识”一词,其后逐渐 为人们接受并使用,梁启超曾指出:“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并进 而举例说明:“‘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 人’之一观念者浮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意 识是一种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一社会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但就其深层内涵而言,还 应包括“在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 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正是因为这种关心本民族安危、维护其 利益的“天性”使得拥有民族意识的人对于伤害本民族尊严的行为颇为敏感,这就 为各个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提供了精神动力 、鸦片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萌发 鸦片战争前,由于长期存在的文化中心和地域中心观念,再加上中国物产丰 饶、地域辽阔的自我优越感,严重限制了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者和国民的视野,人们 普遍怀有一种“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自满心态,从未将其他国家看成地位平等 的对手。而此时的许多西方国家早已完成资本主义革命,先进的政治制度和高效的

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发布时间: 2015-10-19 浏览次数: 2765 郭金鑫 14301020020 内容摘要 在近代中国,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剧,面对国内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国外列强的侵 略,为谋求自救而觉醒的民族意识逐渐成为最为有效的社会动员资源。笔者通过梳理发现,在近代 中国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大致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每一次觉醒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 为时间节点,并由最开始的民族意识萌发逐级深化,这成为了近代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不竭动力, 为中华民族实现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到抗战全面胜利的浴火重生提供强有力的精神 支撑。 关键词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国家出路 一、引言 自19世纪中叶开始,在中西剧烈碰撞、全面冲突的时代,中国经历了数次具有 标志性或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一是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失利;二是五四运动的爆 发;三是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前者是中国近代耻辱史的开端,而后者开启了中华 民族的复兴事业。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内,到底是什么帮助中国实现浴火重生?其 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尝试以这几次重大事件为线索,从民族意识觉醒的角度探析 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民族意识概念初探 1904年8月31日,孙中山先生首次在其文章中使用“民族意识”一词,其后逐渐 为人们接受并使用,梁启超曾指出:“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并进 而举例说明:“‘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 人’之一观念者浮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意 识是一种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一社会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但就其深层内涵而言,还 应包括“在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 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正是因为这种关心本民族安危、维护其 利益的“天性”使得拥有民族意识的人对于伤害本民族尊严的行为颇为敏感,这就 为各个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提供了精神动力。 三、鸦片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萌发 鸦片战争前,由于长期存在的文化中心和地域中心观念,再加上中国物产丰 饶、地域辽阔的自我优越感,严重限制了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者和国民的视野,人们 普遍怀有一种“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自满心态,从未将其他国家看成地位平等 的对手。而此时的许多西方国家早已完成资本主义革命,先进的政治制度和高效的

生产方式推动着西方各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清朝统治者对世界大势仍然一无所 知,沉湎于“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千年迷梦中,觊觎中国已久的西方列强用坚 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国门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了。在鸦片战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之后,清朝统治者不再认为西方国家是不值一提的蛮夷之国,与此相反,西方此 时已具备不少的优势,这使得当时的部分精英和知识分子发现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 我们能否放下姿态,平等对待他囯,而是西方列强能否平等对待自己的问题了。强 烈的反差使得他们幡然醒悟,列强的侵略、国家的耻辱使得上千年通过历史、文化 等因素积淀在心中的民族概念逐渐萌发,部分国人开始为之行动起来。 这个时期民族意识的萌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世界意识的形成和“夷夏之辨”等传统观念的破除:在古代中国根本没有世 界概念,只有“天下”概念,在这个“天下”的概念体系中,中国处于无可取代的 中心地位,其它国家非藩属即蛮夷,但是鸦片战争之后列强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 播从根本上动摇了这种“自我中心”观念,囯人开始被迫“向外看”并逐步意识到 了“世界”的存在和民族危亡的境地 ②民族危机意识的形成:列强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领土,勒索赔款,攫 取利益。中华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也深深震撼了国民的心灵,促使民 族危机意识的产生。徐莹闻鸦片战争失利后曾说:“时至今日,海外诸夷,侵凌中 囯甚矣。沿海数省,既遭蹂躏,大将数岀,失地丧师。”可见当时局势之恶劣、部 分国民之警醒。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段时间发展的民族意识仍然具有很 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社会覆盖面有限——一仅限于部分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社 会精英,大部分普通国民对此并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四、甲午战争战败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如果将鸦片战争看作列强入侵的序幕,那么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之 后的一段时期可以被称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高潮。这一轮冲击使上至光绪帝下至 义和团拳勇意识到严重的民族危机,蔓延已久的“变局观念”开始扩大为全民族的 危机意识。正如梁启超所言:“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 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以代表性人物陈天华为例:1903年,当其听说清政府又要和 沙俄私定丧权辱国条约消息后,咬破手指以血指书写抗俄救国血书,痛陈亡国亡民 的悲惨辛酸,鼓舞同胞一起战斗,由于一直连写了几十张竟因流血过多晕倒在地, 但其嘴里还在不停地呼喊着:“救国!救国!”。寄回家乡的血书经报纸刊载后使 湖南全省的拒俄运动呈现岀更加高涨的士气,推动了反帝爱国思想更加广泛地传 播。由此可见,面对着国家颓败,囯人心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深 化,这成为民众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反抗的不竭动力。除了民族危机意识增强、影 响范围更广之外,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新民族观 念的形成: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首次使用了“民族”一词;孙中山也曾 在檀香山演说时说:“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是 我毕生的职责。这种精神一经唤起,中华民族必将使其四亿人民的力量奋起,并永 远推翻满清王朝。”此时的民族意识对内成为凝聚人心、推翻满淸统治的象征,以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把民族主义作为进行反对清朝民族压迫、推翻封建制度的一个 重要纲领;对外则具有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意义

生产方式推动着西方各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清朝统治者对世界大势仍然一无所 知,沉湎于“天朝上国,无所不有”的千年迷梦中,觊觎中国已久的西方列强用坚 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国门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了。在鸦片战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之后,清朝统治者不再认为西方国家是不值一提的蛮夷之国,与此相反,西方此 时已具备不少的优势,这使得当时的部分精英和知识分子发现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 我们能否放下姿态,平等对待他国,而是西方列强能否平等对待自己的问题了。强 烈的反差使得他们幡然醒悟,列强的侵略、国家的耻辱使得上千年通过历史、文化 等因素积淀在心中的民族概念逐渐萌发,部分国人开始为之行动起来。 这个时期民族意识的萌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世界意识的形成和“夷夏之辨”等传统观念的破除:在古代中国根本没有世 界概念,只有“天下”概念,在这个“天下”的概念体系中,中国处于无可取代的 中心地位,其它国家非藩属即蛮夷,但是鸦片战争之后列强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 播从根本上动摇了这种“自我中心”观念,国人开始被迫“向外看”并逐步意识到 了“世界”的存在和民族危亡的境地。 ②民族危机意识的形成:列强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领土,勒索赔款,攫 取利益。中华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也深深震撼了国民的心灵,促使民 族危机意识的产生。徐莹闻鸦片战争失利后曾说:“时至今日,海外诸夷,侵凌中 国甚矣。沿海数省,既遭蹂躏,大将数出,失地丧师。”可见当时局势之恶劣、部 分国民之警醒。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这段时间发展的民族意识仍然具有很 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社会覆盖面有限——仅限于部分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社 会精英,大部分普通国民对此并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四、甲午战争战败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如果将鸦片战争看作列强入侵的序幕,那么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之 后的一段时期可以被称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高潮。这一轮冲击使上至光绪帝下至 义和团拳勇意识到严重的民族危机,蔓延已久的“变局观念”开始扩大为全民族的 危机意识。正如梁启超所言:“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 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以代表性人物陈天华为例:1903年,当其听说清政府又要和 沙俄私定丧权辱国条约消息后,咬破手指以血指书写抗俄救国血书,痛陈亡国亡民 的悲惨辛酸,鼓舞同胞一起战斗,由于一直连写了几十张竟因流血过多晕倒在地, 但其嘴里还在不停地呼喊着:“救国!救国!”。寄回家乡的血书经报纸刊载后使 湖南全省的拒俄运动呈现出更加高涨的士气,推动了反帝爱国思想更加广泛地传 播。由此可见,面对着国家颓败,国人心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深 化,这成为民众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反抗的不竭动力。除了民族危机意识增强、影 响范围更广之外,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新民族观 念的形成: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首次使用了“民族”一词;孙中山也曾 在檀香山演说时说:“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是 我毕生的职责。这种精神一经唤起,中华民族必将使其四亿人民的力量奋起,并永 远推翻满清王朝。”此时的民族意识对内成为凝聚人心、推翻满清统治的象征,以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把民族主义作为进行反对清朝民族压迫、推翻封建制度的一个 重要纲领;对外则具有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意义

五、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增无减,1918年巴黎和会更是充 分暴露了其强取豪夺的本来面目,而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 爆发的导火索,民族蒙羞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情感猛烈地迸发出来,以 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多个城市展开,之后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工人阶级等几 乎社会各个阶层都被不同程度地卷入进来,形成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爱国运动 轰轰烈烈的罢课、罢工、示威游行强有力地传播了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社会影响 力进一步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意识: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奔走呼号引发了整个社会 的强烈反响;中国工人阶级首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 大量商人的参加展现了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色彩。从鸦片战争开始民族意识的积累 蓄势到五四运动的第一次以涵盖几乎各个阶级的形弌大规模爆发,囯民的民族意识 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即五四运动以早期民族意识为基础“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 囯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全 国各阶层的人都受到了影响。”此外,五四运动所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 面,北洋政府迫于压力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并惩办曹汝霖等人,由此向世人展现了国 民民族意识在反抗帝国主义、维护民族利益时发挥的巨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通 过五四运动国人对于帝国主义列强本质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从最初表现在太平天 国和义和团运动的笼统排外到五四运动动后国民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 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坚定而明确地喊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争 取民族独立”的口号,这是国民民族意识更加成熟的标志 六、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面对着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着艰苦 卓绝地斗争,民族意识从无到有、不断加深却也举步维艰。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 本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目标直指中国,但是与以往历次侵略 战争不同的是,此次日军全面武力侵华,不是以割地赔款、攫取资源为目的,而是 旨在灭亡中国,将中华民族逼入亡国灭种的绝境之中,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 关头”。在巨大的威胁面前,国人的民族意识在前期的基础之上彻底觉醒了,所有 爱国志士把反抗日寇、拯救民族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战争 之中,正是这种源于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攴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巨大精 神力量,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呈现出了巨大的凝聚力,具体表现为统一战线的空前 扩大 ①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实现第二次合作,国内其它爱国党派全力支持。1937年9 月,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标志着 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宣告成立。此后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等国内主要党派先 后表示拥蒋抗日。战前因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而一度遭到国民党逮捕的张申府表 我曾说,蒋先生只要发动抗战,全国必然景从。我深幸今日已经完全实现 了。以抗战为转机,过去长期分裂不和的国民党各派开始走向团结和统· 由此

五、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增无减,1918年巴黎和会更是充 分暴露了其强取豪夺的本来面目,而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 爆发的导火索,民族蒙羞之际,中华民族淤积已久的爱国情感猛烈地迸发出来,以 学生为先锋的民众运动在多个城市展开,之后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工人阶级等几 乎社会各个阶层都被不同程度地卷入进来,形成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爱国运动。 轰轰烈烈的罢课、罢工、示威游行强有力地传播了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社会影响 力进一步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意识: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奔走呼号引发了整个社会 的强烈反响;中国工人阶级首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 大量商人的参加展现了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色彩。从鸦片战争开始民族意识的积累 蓄势到五四运动的第一次以涵盖几乎各个阶级的形式大规模爆发,国民的民族意识 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即五四运动以早期民族意识为基础“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 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全 国各阶层的人都受到了影响。”此外,五四运动所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 面,北洋政府迫于压力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并惩办曹汝霖等人,由此向世人展现了国 民民族意识在反抗帝国主义、维护民族利益时发挥的巨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通 过五四运动国人对于帝国主义列强本质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从最初表现在太平天 国和义和团运动的笼统排外到五四运动动后国民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 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坚定而明确地喊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争 取民族独立”的口号,这是国民民族意识更加成熟的标志。 六、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面对着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着艰苦 卓绝地斗争,民族意识从无到有、不断加深却也举步维艰。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 本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目标直指中国,但是与以往历次侵略 战争不同的是,此次日军全面武力侵华,不是以割地赔款、攫取资源为目的,而是 旨在灭亡中国,将中华民族逼入亡国灭种的绝境之中,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 关头”。在巨大的威胁面前,国人的民族意识在前期的基础之上彻底觉醒了,所有 爱国志士把反抗日寇、拯救民族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战争 之中,正是这种源于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支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巨大精 神力量,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呈现出了巨大的凝聚力,具体表现为统一战线的空前 扩大: ①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实现第二次合作,国内其它爱国党派全力支持。1937年9 月,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标志着 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宣告成立。此后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等国内主要党派先 后表示拥蒋抗日。战前因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而一度遭到国民党逮捕的张申府表 示:“我曾说,蒋先生只要发动抗战,全国必然景从。我深幸今日已经完全实现 了。以抗战为转机,过去长期分裂不和的国民党各派开始走向团结和统一。”由此

可见国共两党合作满足了全国人民共御外辱的心理要求,是国人民族意识觉醒背景 下必然结果——在普遍的爱国救亡思想影响下,任何妥协投降势力将受到国人坚决 抵制,从“西安事变”的发生和蒋介石对中共政策转变便可窥得一斑。 ②从民族构成来看,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全部参战并做出巨大贡献。马本 斋回民支队、蒙汉人民抗日游击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卬象。以马本 斋回民支队为例,其经历大小战斗五六百次,数次转战冀中平原、冀鲁等地,共歼 敌3万余人,《新华日报》曾撰文欢呼:“由回民抗战,令人想起遍布我国大江南北 的千万体魄强健富有团结力的少数民族同胞,他们是中华优秀儿女,是抗战中一支 潜伏着的伟大的力量。” 长③从阶级结构来看,全国各个阶级、阶层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抗战,具体表现在 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并为抗战提供物质支持、农民积极保障战争的粮食需求、大批青 壮年积极应征入伍等。 由此看出,强敌的入侵促使中华民族真正凝聚成为一个战斗的整体,国人的民 族意识于此时展现出巨大且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而对于这种国民民族意识的变化, 晏阳初曾评论道:“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 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囯家观念,始终沒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 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动 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 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 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七、讨论与结论 由上可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武力手段打开中国的大门,对中华民 族发动了野蛮的侵略,给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他们反 思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意识日益强烈、民族自觉不断 提升成为了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近代中国人也倚靠着不断増强的民族意识坚持探 寻着国家出路,并在内外交困的情形下与国内封建势力、国外列强等展开艰苦卓绝 的斗争,为捍卫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瑞、何群.民族意识初探[J].民族研究,1991,(2),第1页 [2]吴应辉.关于民族意识的定义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1),第22页至24页 [3]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酲[,历史与评论,2009,(3),第50页至第54页 [4]郝保权、秦燕.略论近代中囯民族意识的觉酲和嬗变[J,广西民族硏究,208,(4),第11页至16

可见国共两党合作满足了全国人民共御外辱的心理要求,是国人民族意识觉醒背景 下必然结果——在普遍的爱国救亡思想影响下,任何妥协投降势力将受到国人坚决 抵制,从“西安事变”的发生和蒋介石对中共政策转变便可窥得一斑。 ②从民族构成来看,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全部参战并做出巨大贡献。马本 斋回民支队、蒙汉人民抗日游击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马本 斋回民支队为例,其经历大小战斗五六百次,数次转战冀中平原、冀鲁等地,共歼 敌3万余人,《新华日报》曾撰文欢呼:“由回民抗战,令人想起遍布我国大江南北 的千万体魄强健富有团结力的少数民族同胞,他们是中华优秀儿女,是抗战中一支 潜伏着的伟大的力量。” ③从阶级结构来看,全国各个阶级、阶层都不同程度地参加了抗战,具体表现在 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并为抗战提供物质支持、农民积极保障战争的粮食需求、大批青 壮年积极应征入伍等。 由此看出,强敌的入侵促使中华民族真正凝聚成为一个战斗的整体,国人的民 族意识于此时展现出巨大且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而对于这种国民民族意识的变化, 晏阳初曾评论道:“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 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沒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 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动 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 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 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七、讨论与结论 由上可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武力手段打开中国的大门,对中华民 族发动了野蛮的侵略,给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他们反 思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意识日益强烈、民族自觉不断 提升成为了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近代中国人也倚靠着不断增强的民族意识坚持探 寻着国家出路,并在内外交困的情形下与国内封建势力、国外列强等展开艰苦卓绝 的斗争,为捍卫祖国独立和民族尊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瑞、何群.民族意识初探 [J].民族研究,1991,(2),第1页. [2] 吴应辉.关于民族意识的定义问题 [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1),第22页至24页. [3] 史革新.略议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四次觉醒 [J],历史与评论,2009,(3),第50页至第54页. [4] 郝保权、秦燕.略论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嬗变 [J],广西民族研究,2008,(4),第11页至16 页

[5]马俊林.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现代化[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1),第3 [6]藺煕民.从民族凝聚力看抗日战争和中华民族觉酲,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第65页至 71页. []《梁任公近著第一辑》下卷《中囯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43页 [8]李元度:《林文忠公事略》,《国朝先正事略》下册第733页,岳麓书社,1991 [9]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第1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9 [10]《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27页,中华书局,1981

[5] 马俊林.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现代化 [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6(1),第32 页. [6] 蔺熙民.从民族凝聚力看抗日战争和中华民族觉醒,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第65页至 71页. [7] 《梁任公近著第一辑》下卷《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43页. [8] 李元度:《林文忠公事略》,《国朝先正事略》下册第733页,岳麓书社,1991. [9]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 第1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89. [10]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27页,中华书局 ,1981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