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理性政治的开始: 女王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 有一次,英国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这么说道:“我有一个女人软弱无力的身体,但我具 有一个英国君主的心肠。任何一个欧洲君主胆敢侵犯我的王国,我将拿起武器,做你们的将 军和法官,为你们的美德论功行赏。以16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君主的意见,以为英国的 命运,不可避免地要由她和她的人民自己来决定了。所以,她认为君主必须承担起保卫国家 的任务,甚至可以穿上盔甲,来亲自承担战争的任务,因为作为不可逃避的责任,即使是 位君主,也不得不顺从国家力量的指派。这种国家的力量便是君主和民众的结盟,它要求把 切的民众坚持在国家的束缚之中,并且把一切的敌人和危机加以粉碎。新君主和封建君主 原则的分别,根本点就是在这一点上一一前者以一种私人的关系把民众玩弄于股掌,后者允 许民众和君主以国家的名义保持一定的联系,并且只要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君主和民众都可 以为之牺牲。因为伊丽莎白一世认识到她的国家是紧紧建立在与民众联盟的基础之上的,那 么国家就必须有限度地向民众开放。只有这种联合和开放,才能让国家的本性得到最充分的 发扬,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英国崛起,并从中找到一种产生复兴的力量 为什么选择英国政治为例? 自世界肇始以来,能够扭转危局、开拓盛世的英杰,总是史家愿意多费笔墨的对象。现 代人类,或者是因为过于忙碌,或者是因为过于熟悉自己身世,己经变得很不情愿回忆往事 尽管这样,只要提到伊丽莎白一世,就像沙漠之中看到一片绿叶,人们顿时谈兴十足,兴趣 盎然。应当这么说:我们所要论述的这位女王,不像是个君主,倒像是一个朋友,一位母 亲,一位谱写过不朽诗章的诗人。这个人物,自身有着一种神圣的力量,善于引人走出迷宫 善于让人构思神奇。近代西方精神,假如要追其源头的话,似乎不得不提及这位16世纪的 女王。文艺复兴所播下的思想种子,似乎也要在她手里变成制度。她谦虚、好学、接近平 民,却能在几十年内让英国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国度。伊丽莎白的第一首作品是一个十一岁 的孩子用灵巧的手笨拙地涂在给她继母贺卡上的拉丁文诗篇,这位女子的最后一个作品,是 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在自己宫殿里的长久静坐,时间长达她逝世之前的数百个小时。她一生未 婚,却要求周围的一切趋于完美。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她能做到光辉不减,魅力不衰,自 有非比寻常的独特之处。但是,她又有着许多奇怪的举止,有时喜怒无常,常常需要人们 去猜测,才能从难以捉摸的言词下面找到隐藏在其中的真正基石。她的迷人光环,或者说 她的神秘特质,其实就是她自己的完美主义。因为她律己甚严却又天生丽质,即使只愿温柔 待人,却容易对人造成无形压力。她是一个源头,一捧清水,但是,任何无聊可笑或者打情 骂俏的事情,哪怕只要是稍微靠近她,也会立现原形,显得荒唐、滑稽。 这位女王有时彬彬有礼,有时却不那么小心翼翼,却总能聪慧得让艺术家敬重,也叫 海盜出身的海军将领们赞不绝口。原因简单得几乎令人不敢相信:似乎只有她,才能理解他 们、重用他们。以一种柔和的女性口气,她能够把他们身上的潜力像太阳蒸发大海一般地给 挤压出来。女王自己是松弛的,这要归功于她那高贵的君主身份;但是,她也善于营造紧张 氛围,敏锐的目光足以让人陷入对自我局限的深深内疚之中。伊丽莎白是这样的一个人,她 最擅长于扮演催化剂的角色,能够不动声色地让人心甘情愿地成为自己高尚理念的祭品。当
第十三讲 理性政治的开始: 女王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 有一次,英国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这么说道:“我有一个女人软弱无力的身体,但我具 有一个英国君主的心肠。任何一个欧洲君主胆敢侵犯我的王国,我将拿起武器,做你们的将 军和法官,为你们的美德论功行赏。” 以16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君主的意见,以为英国的 命运,不可避免地要由她和她的人民自己来决定了。所以,她认为君主必须承担起保卫国家 的任务,甚至可以穿上盔甲,来亲自承担战争的任务,因为作为不可逃避的责任,即使是一 位君主,也不得不顺从国家力量的指派。这种国家的力量便是君主和民众的结盟,它要求把 一切的民众坚持在国家的束缚之中,并且把一切的敌人和危机加以粉碎。新君主和封建君主 原则的分别,根本点就是在这一点上--前者以一种私人的关系把民众玩弄于股掌,后者允 许民众和君主以国家的名义保持一定的联系,并且只要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君主和民众都可 以为之牺牲。因为伊丽莎白一世认识到她的国家是紧紧建立在与民众联盟的基础之上的,那 么国家就必须有限度地向民众开放。只有这种联合和开放,才能让国家的本性得到最充分的 发扬,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英国崛起,并从中找到一种产生复兴的力量。 为什么选择英国政治为例? 自世界肇始以来,能够扭转危局、开拓盛世的英杰,总是史家愿意多费笔墨的对象。 现 代人类,或者是因为过于忙碌,或者是因为过于熟悉自己身世,已经变得很不情愿回忆往事。 尽管这样,只要提到伊丽莎白一世,就像沙漠之中看到一片绿叶,人们顿时谈兴十足,兴趣 盎然。 应当这么说:我们所要论述的这位女王,不像是个君主,倒像是一个朋友,一位母 亲,一位谱写过不朽诗章的诗人。这个人物,自身有着一种神圣的力量,善于引人走出迷宫, 善于让人构思神奇。近代西方精神,假如要追其源头的话,似乎不得不提及这位 16 世纪的 女王。 文艺复兴所播下的思想种子,似乎也要在她手里变成制度。 她谦虚、好学、接近平 民,却能在几十年内让英国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国度。伊丽莎白的第一首作品是一个十一岁 的孩子用灵巧的手笨拙地涂在给她继母贺卡上的拉丁文诗篇,这位女子的最后一个作品,是 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在自己宫殿里的长久静坐,时间长达她逝世之前的数百个小时。她一生未 婚,却要求周围的一切趋于完美。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她能做到光辉不减,魅力不衰,自 有非比寻常的独特之处。 但是,她又有着许多奇怪的举止,有时喜怒无常,常常需要人们 去猜测,才能从难以捉摸的言词下面找到隐藏在其中的真正基石。 她的迷人光环,或者说 她的神秘特质,其实就是她自己的完美主义。因为她律己甚严却又天生丽质,即使只愿温柔 待人,却容易对人造成无形压力。她是一个源头,一捧清水,但是,任何无聊可笑或者打情 骂俏的事情,哪怕只要是稍微靠近她,也会立现原形,显得荒唐、滑稽。 这位女王有时彬彬有礼,有时却不那么小心翼翼,却总能聪慧得让艺术家敬重,也叫 海盗出身的海军将领们赞不绝口。原因简单得几乎令人不敢相信:似乎只有她,才能理解他 们、重用他们。以一种柔和的女性口气,她能够把他们身上的潜力像太阳蒸发大海一般地给 挤压出来。女王自己是松弛的,这要归功于她那高贵的君主身份;但是,她也善于营造紧张 氛围,敏锐的目光足以让人陷入对自我局限的深深内疚之中。伊丽莎白是这样的一个人,她 最擅长于扮演催化剂的角色,能够不动声色地让人心甘情愿地成为自己高尚理念的祭品。当
然,伊丽莎白也是公正的:那种魔力被释放出来时的快感,那种个人被赋予国家重任时所感 到的无限温暖,都会让人对她忠诚,对她的超凡理解力膜拜。崇高原是脱胎于危险,陶醉 原是出自于神圣。伊丽莎白的言语总是像有着律动感的音乐,却让你不知头绪、毫无怨言 你那渺小的身影所踏出的舞步,似乎总是跟不上女王所要求的节奏。这样,你当然就被激 怒了。你被淘汰,却哑口无言,因为你觉得令大家敬畏的这位女王是公正的,她是为公益而 不是为私利而要把你淘汰。对于伊丽莎白来说,她非常愿意和优秀人物交往,但对于其他 稍逊一筹的人,她也会鼓励你,尽管断然不会宽容你。为了某种崇高理想,她注定是那种要 把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搞得筋疲力尽的人物。 这位女王的内在气质非常独特,看似没有忧虑,却又在美丽的身体里裹藏了一架坚硬的 机器,时时露出犀利,显得可怕。有的时候,她忍不住会独断独行、胡说八道,却仍然能 够让人景仰。对几代欧洲人来说,这位女王始终有其神秘的一面。她的克制能力是惊人的 她永远能够以平静之心去对待哪怕是予以她本人所最大污辱。她从来都不先发制人,会坐在 那里平静地听你言说,结果她总能反败为胜,以真知灼见,让你折服。她从来是雍容大度的, 却能迫使那些狂暴者、阴谋者、心胸狭隘者,先是在她面前无地自容,然后就被踩碎。另 方面,她具有与生俱来的独立天性,受不得半点威胁和强力压制。这样,有的时候她作为 一个君主,有的时候她作为一位女性,却能以机智取胜。对她来说,宫廷生活远非轻松愉快 既然君主的一切都是公务,都需要谨慎对待,那么,她也就只好靠优秀来生存。如果说伦理 和爱对她来说只是养生之道,那么,政治优秀却是她用来克敌制胜的法宝。 这位女王是一个愿意按照理性来进行统治的人物,作为君主她不得不这样。在那个时代, 理性似乎是衡量一个地域是否近代的界限:凡是想要进入这个花园之人,必须拥有这种品质 纵然造化对于人类总是乐善好施,但对于那些随心所欲、举止失常、不断强人所难呈一己之 勇的中世纪骑士,造化已经不再姑息。应当说,如果说性格就是命运的话,那么习惯就是 性格的种子,只有播种习惯,才能收获性格。伊丽莎白也许不是什么思想深刻的思想家,但 从小所受的理性教育,使她成为一个思想清澈、目光敏锐且经验丰富的君主。在她看来,经 验胜于理论,行动实为天职。为此,她忙于鼓励学术,宽容宗教,建立军队,削弱贵族,归 根结蒂是想让英国脱胎换骨,走向文明。在伊丽莎白之前,普通民众对于英国王室的事务是 无所知的。但是,伊丽莎白乐于让英国人知道自己的隐秘,愿意让他们参与自己的行动 当英国人发现他们距离女王是那么近的时候,他们就多少有点感到旧时代已逝,现在和以前 究竟有些不同了。他们受宠若惊,心花怒放地愿意为这位女君主效劳。高兴、安静、稳靠, 这就是一把理性的尺牍,一种恩典,一种使你乐于服从的号令。时间的年轮尽管一再滚动, 破旧不堪的旧风俗也不断地被伊丽莎白的车轮压得粉碎,人们却依旧兴高采烈。纵观伊丽莎 白一生,这种同平民的联系似乎从来没有间断过。一个理性的人,一个不任性、撒娇的人, 力量就在于能让一切模糊不清的事物变得清楚,一切具有美感的事物得以彰显。 伊丽莎白是第一个清楚到认识中世纪传统必须改变的君主,在这方面,她的父亲亨利八 世,她的弟弟爱德华六世,以及她的姐姐玛丽女王,都不如她。伊丽莎白最初发出的呼唤只 是要人拥有欢乐和拥有适度的财富而已,她既没有惊人的口号,也没有滔滔不绝、炽热得让 人感到无比激动的字句。但是这些,对于经历过如此之多流血灾变的英国,也许正是一贴良 药,一杯时代渴求的甘泉。伊丽莎白从不慷慨激昂,那正好不是她的风格。她也从来不歇 斯底里,因为本质上她就不是那种靠冲动来实现理想的人。这样,她就能向民众坦诚困难, 她就愿意向他们寻求帮助。与民众保持联系决不是多此一举,因为强权和冰冷的王家敕令让 人感到惧怕,只有理性和善意的呼唤,才能成全和激活英国。当然,还要有着灵活性,这才 能成全英格兰人特有的那种诗意的想象。 这位女王似乎天生就恰好符合英格兰人的口味。英格兰人既不像以务农著称的苏格兰 人那样刻板、老实巴交和奉守规矩,也不像爱尔兰的牧人那样天生有着奔放和喜欢寻欢作乐
然,伊丽莎白也是公正的:那种魔力被释放出来时的快感,那种个人被赋予国家重任时所感 到的无限温暖,都会让人对她忠诚,对她的超凡理解力膜拜。 崇高原是脱胎于危险,陶醉 原是出自于神圣。 伊丽莎白的言语总是像有着律动感的音乐,却让你不知头绪、毫无怨言。 你那渺小的身影所踏出的舞步,似乎总是跟不上女王所要求的节奏。 这样,你当然就被激 怒了。你被淘汰,却哑口无言,因为你觉得令大家敬畏的这位女王是公正的,她是为公益而 不是为私利而要把你淘汰。 对于伊丽莎白来说,她非常愿意和优秀人物交往,但对于其他 稍逊一筹的人,她也会鼓励你,尽管断然不会宽容你。为了某种崇高理想,她注定是那种要 把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搞得筋疲力尽的人物。 这位女王的内在气质非常独特,看似没有忧虑,却又在美丽的身体里裹藏了一架坚硬的 机器,时时露出犀利,显得可怕。 有的时候,她忍不住会独断独行、胡说八道,却仍然能 够让人景仰。对几代欧洲人来说,这位女王始终有其神秘的一面。 她的克制能力是惊人的: 她永远能够以平静之心去对待哪怕是予以她本人所最大污辱。她从来都不先发制人,会坐在 那里平静地听你言说,结果她总能反败为胜,以真知灼见,让你折服。她从来是雍容大度的, 却能迫使那些狂暴者、阴谋者、心胸狭隘者,先是在她面前无地自容,然后就被踩碎。 另 一方面,她具有与生俱来的独立天性,受不得半点威胁和强力压制。这样,有的时候她作为 一个君主,有的时候她作为一位女性,却能以机智取胜。对她来说,宫廷生活远非轻松愉快: 既然君主的一切都是公务,都需要谨慎对待,那么,她也就只好靠优秀来生存。如果说伦理 和爱对她来说只是养生之道,那么,政治优秀却是她用来克敌制胜的法宝。 这位女王是一个愿意按照理性来进行统治的人物,作为君主她不得不这样。在那个时代, 理性似乎是衡量一个地域是否近代的界限:凡是想要进入这个花园之人,必须拥有这种品质。 纵然造化对于人类总是乐善好施,但对于那些随心所欲、举止失常、不断强人所难呈一己之 勇的中世纪骑士,造化已经不再姑息。 应当说,如果说性格就是命运的话,那么习惯就是 性格的种子,只有播种习惯,才能收获性格。伊丽莎白也许不是什么思想深刻的思想家,但 从小所受的理性教育,使她成为一个思想清澈、目光敏锐且经验丰富的君主。在她看来,经 验胜于理论,行动实为天职。为此,她忙于鼓励学术,宽容宗教,建立军队,削弱贵族,归 根结蒂是想让英国脱胎换骨,走向文明。在伊丽莎白之前,普通民众对于英国王室的事务是 一无所知的。但是,伊丽莎白乐于让英国人知道自己的隐秘,愿意让他们参与自己的行动。 当英国人发现他们距离女王是那么近的时候,他们就多少有点感到旧时代已逝,现在和以前 究竟有些不同了。 他们受宠若惊,心花怒放地愿意为这位女君主效劳。高兴、安静、稳靠, 这就是一把理性的尺牍,一种恩典,一种使你乐于服从的号令。 时间的年轮尽管一再滚动, 破旧不堪的旧风俗也不断地被伊丽莎白的车轮压得粉碎,人们却依旧兴高采烈。纵观伊丽莎 白一生,这种同平民的联系似乎从来没有间断过。一个理性的人,一个不任性、撒娇的人, 力量就在于能让一切模糊不清的事物变得清楚,一切具有美感的事物得以彰显。 伊丽莎白是第一个清楚到认识中世纪传统必须改变的君主,在这方面,她的父亲亨利八 世,她的弟弟爱德华六世,以及她的姐姐玛丽女王,都不如她。伊丽莎白最初发出的呼唤只 是要人拥有欢乐和拥有适度的财富而已,她既没有惊人的口号,也没有滔滔不绝、炽热得让 人感到无比激动的字句。但是这些,对于经历过如此之多流血灾变的英国,也许正是一贴良 药,一杯时代渴求的甘泉。 伊丽莎白从不慷慨激昂,那正好不是她的风格。她也从来不歇 斯底里,因为本质上她就不是那种靠冲动来实现理想的人。这样,她就能向民众坦诚困难, 她就愿意向他们寻求帮助。与民众保持联系决不是多此一举,因为强权和冰冷的王家敕令让 人感到惧怕,只有理性和善意的呼唤,才能成全和激活英国。当然,还要有着灵活性,这才 能成全英格兰人特有的那种诗意的想象。 这位女王似乎天生就恰好符合英格兰人的口味。 英格兰人既不像以务农著称的苏格兰 人那样刻板、老实巴交和奉守规矩,也不像爱尔兰的牧人那样天生有着奔放和喜欢寻欢作乐
的雅兴。英格兰是个农业、牧业、商业兼有的国度,所以那里人的性格,正好也是由这 种事业塑造而成。英格兰人规矩而不刻板,豪放却又讲究风度。更为重要的,他们总是觉 得自己是英伦三岛的中心,面向国际,因此有别于那些恪守家园的苏格兰乡绅和上不了大场 面的爱尔兰牧人。对付这样的一个狂妄不羁、狡猾、机智的民族,如果你要博得人们的爱戴 太温和、太严厉统统都无济于事。这么说吧,这里要的是适度的放纵,机智的放荡,也许 只有一个有口才的古希腊演说家才能适合他们的胃口。我们不妨说英格兰人从来就不肯老实 巴交地奉行来自上面的意志,他们喜欢玩弄各种小聪明,尽量地想要在指令上增加些自己的 发明创造。似乎只有这样,他们的满腔热情才能够得到满足。英格兰人是通过无伤大雅地添 油加醋来阐明形象的,除非你有洞烛秋毫的慧眼,除非你能把自己的意志说成是在奉行英格 兰人的志向、欲望和憧憬,他们才会对你乐于听命,并且容忍你与他们为伴。 但是,世人翘首以待的君主宝座上现在坐着的那位女性似乎是无可挑剔的。她温柔文雅 聪明机智,却让人感到难以应付。她在说话时常常是暗藏锋芒,即使像是在对人陈述各种家 务事,她也一定会让你感到,在智力较量方面你远不如她。豪放不羁的英国人对她的这种样 子惊异极了,他们首次在这样的一位“不必惧怕”的君王面前感到无所适从。渐渐地她说的 话多了,渐渐地她让人们感受到她是在执行他们的旨意,并且是他们之中最高级、最纯粹的 员,于是她就博得了她的民众的爱戴。伊丽莎白以这个理性武器同旧式制度作斗争,使 喧闹和粗俗的英格兰人变得安静,使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变成了文学传奇。渐渐地水滴石穿, 汇成了小溪,变成了河流,最后,居然连巨石也能够被冲走了。 既然伊丽莎白能够以其独一无二的方式挖开冰山的一角,那么,让一种来自英格兰人脾 胃的新精神来统治英国,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这种新精神仿佛根深蒂固地生存在英格兰的 传统文化的背景中,伊丽莎白信手拈来,拿来对抗法国人、西班牙人和德国人。这里的文化 冲突,很像是一种平民和贵族的斗争,即英国的平民精神立意要同等级森严的欧洲贵族文化 相抗衡。我试提出这样的命题,这种假设有助于我们理解伊丽莎白究竟为英国做了什么, 总之,伊丽莎白从英格兰本民族的传统里寻找到了一把锐利的斧子,用来砍伐来自外国的尤 其是来自法国的传统,即砍伐从法国搬来的那套封建主义和那点骑士精神。关于这一点, 我们也许可以看看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英国出现的那个嬉笑怒骂、百般作态的莎士比亚,那个 多才多艺、变化多端的人。莎士比亚为英国的平民阶层所青睐,因为他所表现的一切,正好 就是那些英格兰人、特别是伦敦商人的价值观念。这点青睐明明白白地让莎士比亚的戏剧成 了英格兰人的百科全书。只要想想莎士比亚的戏剧同德国马丁·路德的《九十五论纲》、伏 尔泰的《路易十四传》的差异有多大,就可以知道伊丽莎白本人距离德国皇帝查理五世及法 国君主路易十四有多远。这种比较让我们感到:旧式的贵族权威如何为伊丽莎白入殓埋葬 以至于伦敦市民在观看莎士比亚戏剧时无不兴高采烈、捧腹大笑,好像哈姆雷特、威尼斯商 人在英格兰文化的光辉下也已经黯然失色、爝火无光。当英国被这股力量推到崭新境地时, 人们蓦然回首,却发现一切早已经是面目全非,不仅充满飘然酒气和血腥斗殴的时代已经退 隐,就连那种《李尔王》式的虔诚和痛苦,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苦,现在也成了往昔英国生 活的高贵的悲剧纪念碑。英国宣告了精神独立,不屑再与外来的“野蛮”习俗相为伍。 深思熟虑的伊丽莎白就这样用柔和的光辉让英国踏上了一条稳健的道路。煽动性的、狂 热的腔调不见了,代之以机智的讽刺和诙谐的独立。这种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几乎没有一点 不是同现代历史学家的评论不大相径庭的。那些历史学家,曾经不止一次试图界定“伊丽 莎白时代”,但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而不止一次地流于失败。伊丽莎白是革命家吗? 当然不是。那么,她是改革家吗?似乎也不能这么说。至于“处女王”、“童贞王”这两个称 呼就更不用说了,其不恰当的程度,到了令人无法裁决的地步。伊丽莎白与这些评价之间 的一种最具有戏剧性的区别,莫过于伊丽莎白确信自己是根植于英国文化传统之中的。伊丽 莎白既不是现代的,也不是中世纪的,而是英国式的,包括了英格兰人所有的长处和弱点
的雅兴。 英格兰是个农业、牧业、商业兼有的国度,所以那里人的性格,正好也是由这三 种事业塑造而成。 英格兰人规矩而不刻板,豪放却又讲究风度。更为重要的,他们总是觉 得自己是英伦三岛的中心,面向国际,因此有别于那些恪守家园的苏格兰乡绅和上不了大场 面的爱尔兰牧人。对付这样的一个狂妄不羁、狡猾、机智的民族,如果你要博得人们的爱戴, 太温和、太严厉统统都无济于事。 这么说吧,这里要的是适度的放纵,机智的放荡,也许 只有一个有口才的古希腊演说家才能适合他们的胃口。我们不妨说英格兰人从来就不肯老实 巴交地奉行来自上面的意志,他们喜欢玩弄各种小聪明,尽量地想要在指令上增加些自己的 发明创造。似乎只有这样,他们的满腔热情才能够得到满足。英格兰人是通过无伤大雅地添 油加醋来阐明形象的,除非你有洞烛秋毫的慧眼,除非你能把自己的意志说成是在奉行英格 兰人的志向、欲望和憧憬,他们才会对你乐于听命,并且容忍你与他们为伴。 但是,世人翘首以待的君主宝座上现在坐着的那位女性似乎是无可挑剔的。她温柔文雅、 聪明机智,却让人感到难以应付。她在说话时常常是暗藏锋芒,即使像是在对人陈述各种家 务事,她也一定会让你感到,在智力较量方面你远不如她。豪放不羁的英国人对她的这种样 子惊异极了,他们首次在这样的一位“不必惧怕”的君王面前感到无所适从。渐渐地她说的 话多了,渐渐地她让人们感受到她是在执行他们的旨意,并且是他们之中最高级、最纯粹的 一员,于是她就博得了她的民众的爱戴。 伊丽莎白以这个理性武器同旧式制度作斗争,使 喧闹和粗俗的英格兰人变得安静,使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变成了文学传奇。渐渐地水滴石穿, 汇成了小溪,变成了河流,最后,居然连巨石也能够被冲走了。 既然伊丽莎白能够以其独一无二的方式挖开冰山的一角,那么,让一种来自英格兰人脾 胃的新精神来统治英国,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这种新精神仿佛根深蒂固地生存在英格兰的 传统文化的背景中,伊丽莎白信手拈来,拿来对抗法国人、西班牙人和德国人。这里的文化 冲突,很像是一种平民和贵族的斗争,即英国的平民精神立意要同等级森严的欧洲贵族文化 相抗衡。 我试提出这样的命题,这种假设有助于我们理解伊丽莎白究竟为英国做了什么。 总之,伊丽莎白从英格兰本民族的传统里寻找到了一把锐利的斧子,用来砍伐来自外国的尤 其是来自法国的传统,即砍伐从法国搬来的那套封建主义和那点骑士精神。 关于这一点, 我们也许可以看看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英国出现的那个嬉笑怒骂、百般作态的莎士比亚,那个 多才多艺、变化多端的人。莎士比亚为英国的平民阶层所青睐,因为他所表现的一切,正好 就是那些英格兰人、特别是伦敦商人的价值观念。这点青睐明明白白地让莎士比亚的戏剧成 了英格兰人的百科全书。只要想想莎士比亚的戏剧同德国马丁·路德的《九十五论纲》、伏 尔泰的《路易十四传》的差异有多大,就可以知道伊丽莎白本人距离德国皇帝查理五世及法 国君主路易十四有多远。这种比较让我们感到:旧式的贵族权威如何为伊丽莎白入殓埋葬, 以至于伦敦市民在观看莎士比亚戏剧时无不兴高采烈、捧腹大笑,好像哈姆雷特、威尼斯商 人在英格兰文化的光辉下也已经黯然失色、爝火无光。当英国被这股力量推到崭新境地时, 人们蓦然回首,却发现一切早已经是面目全非,不仅充满飘然酒气和血腥斗殴的时代已经退 隐,就连那种《李尔王》式的虔诚和痛苦,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苦,现在也成了往昔英国生 活的高贵的悲剧纪念碑。英国宣告了精神独立,不屑再与外来的“野蛮”习俗相为伍。 深思熟虑的伊丽莎白就这样用柔和的光辉让英国踏上了一条稳健的道路。煽动性的、狂 热的腔调不见了,代之以机智的讽刺和诙谐的独立。这种伊丽莎白统治时期,几乎没有一点 不是同现代历史学家的评论不大相径庭的。 那些历史学家,曾经不止一次试图界定“伊丽 莎白时代”,但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而不止一次地流于失败。伊丽莎白是革命家吗? 当然不是。那么,她是改革家吗?似乎也不能这么说。至于“处女王”、“童贞王”这两个称 呼就更不用说了,其不恰当的程度,到了令人无法裁决的地步。 伊丽莎白与这些评价之间 的一种最具有戏剧性的区别,莫过于伊丽莎白确信自己是根植于英国文化传统之中的。伊丽 莎白既不是现代的,也不是中世纪的,而是英国式的,包括了英格兰人所有的长处和弱点
伊丽莎白时代的特点需要比较前朝才能得到认识。 35年,整个英国的学术界, 都因国王亨利八世处死《乌托邦》的作者、英国最著名的学者托马斯·莫尔而感到悲愤,而 到了16世纪的世纪之末,英国人民又在陶醉于莎士比亚的机智,振臂迎接英国历史上辉煌 的文艺复兴时代。1558年伊丽莎白即位之时,英国人正为即将丧失英国在大陆最后一个 堡垒加来而深感悲愤,但到了1588年,英国海军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成了谁也 无法忽视的欧洲军事强国。1558年,英国的国库完全空虚,而至1600年,英国却因 其强大的工业、商业和农业,一跃而成为欧洲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可以说,没有伊丽 莎白时代的中兴与辉煌,英国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最初的发源地,都是非常难以 想象的。如果说,伊丽莎白的时代,是起于1558年超度已故英王玛丽的那首沉闷安魂曲 的话,那么,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逝世时,英国已经奏响了通向近代社会的英雄进军曲。 正如威廉·卡姆顿这位历史学家在1625年写道的那样:“人们无法忘却、也永远也无法 抹去伊丽莎白这个光荣的名字。关于她的快乐回忆,关于她的声望,仍然继续存活,并将永 远铭刻于后人之心。伊丽莎白贤明又充满欢乐的统治,无可争辩地胜过了自罗马的奥古斯都 以来的所有君王。” 对伊丽莎白来说,自己的职责,就是如何使英国摆脱长期动荡不宁的污名。不言而喻, 伊丽莎白之前的都铎王朝诸王,习惯于戏弄本国和外国人民的生命。这个王朝已具备了一 切腐败王朝末期的所有触目惊心的特征:战争、焚毁、劫掠、绞杀、贪婪、任意拘捕、横征 暴敛,以及各种血腥屠杀,早已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人民和作家们嘲笑、挖苦的对象。君主们 的骄横残酷,人民则盼望这个王朝早日崩溃。内政如此,外国的政治家们当然不会放过任何 机会,法国、西班牙都想并吞这块土地。英国这个国家,不仅已是伤痕累累,而且也已经没 有了最起码的尊严。伊丽莎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安定人心,仿佛她生来就是要来承担这个 国家的苦难,使之走向安稳的一个使者。 既然文化是认识民族进步的标志,那么,高傲的英格兰人就无法为自己在文化上的相对 落后强词夺理、进行辩解。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神学理论,均不能与意大利、法国和德国 相比。海外探险和殖民运动,那更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专利,英国无法同它们相比。中世 纪的旧秩序、权力结构、财产结构、法律规范、道德体系和宗教制度在英国得以维持,而文 化领袖确是一批正直、老派、道德、虔诚的人物,其精神领袖和政治代表就是被处死的托马 斯·莫尔。文化上死气沉沉的局面,在伊丽莎白看来,不失为另一个奇耻大辱 1558年伊丽莎白继位之时的政治状态同样也是令人担忧的。等级原则在英国己经松懈 来,旧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尖锐。旧贵族的体系仍然存在,尽管已是强弩之末。封 君、封臣关系停留在名义上,但尚未被中央政府行政的剪刀所毁坏。基督教会也依然存在 但经过亭利八世与罗马教廷的决裂和玛丽女王恢复天主教的几次反复,宗教问题已经把英国 搞得筋疲力尽,无限疲劳。贵族的封号仍然是受到尊敬的,但其权力、职业、谱系、特权 财产已经不再具备已往那样严格的规定性。另一方面,尽管工商业的发展早已把一个朝气蓬 勃的中产阶级推向了政治社会舞台,但社会对它却褒贬不一:僧侣们咒骂商人们是贪婪的罪 犯,贵族们骂商人们是来自农村的乡巴佬。那些贵族的子孙们,那些自恃血缘高贵而举止 轻浮的家伙们,既没有能力来改变英国,也不想在思想和行动上让中等阶级有所抬头:他们 滥用权力,他们不想屈服,于是那些拥有真才实学的人士,在英国几乎变成了无所作为的群 氓。临近苏格兰边境的几个公爵的权力之大是众所周知的,英国王权对那些地方鞭长莫及, 为了对付那些在边界上不断进行骚扰打劫的苏格兰盗马贼团伙,大概也只好容忍和依靠这些 守护边疆的大贵族 解决宗教问题是确保英国社会秩序的首要任务。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引发出英国与罗马 教廷决裂,英国国教成立后,人们才开始注意到英国宗教改革这部最为独特发展起来的作品
伊丽莎白时代的特点需要比较前朝才能得到认识。 1535年,整个英国的学术界, 都因国王亨利八世处死《乌托邦》的作者、英国最著名的学者托马斯·莫尔而感到悲愤,而 到了16世纪的世纪之末,英国人民又在陶醉于莎士比亚的机智,振臂迎接英国历史上辉煌 的文艺复兴时代。1558年伊丽莎白即位之时,英国人正为即将丧失英国在大陆最后一个 堡垒加来而深感悲愤,但到了1588年,英国海军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成了谁也 无法忽视的欧洲军事强国。1558年,英国的国库完全空虚,而至1600年,英国却因 其强大的工业、商业和农业,一跃而成为欧洲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可以说,没有伊丽 莎白时代的中兴与辉煌,英国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最初的发源地,都是非常难以 想象的。如果说,伊丽莎白的时代,是起于1558年超度已故英王玛丽的那首沉闷安魂曲 的话,那么,1603 年伊丽莎白一世逝世时,英国已经奏响了通向近代社会的英雄进军曲。 正如威廉·卡姆顿这位历史学家在1625年写道的那样:“人们无法忘却、也永远也无法 抹去伊丽莎白这个光荣的名字。关于她的快乐回忆,关于她的声望,仍然继续存活,并将永 远铭刻于后人之心。伊丽莎白贤明又充满欢乐的统治,无可争辩地胜过了自罗马的奥古斯都 以来的所有君王。” 对伊丽莎白来说,自己的职责,就是如何使英国摆脱长期动荡不宁的污名。 不言而喻, 伊丽莎白之前的都铎王朝诸王,习惯于戏弄本国和外国人民的生命。 这个王朝已具备了一 切腐败王朝末期的所有触目惊心的特征:战争、焚毁、劫掠、绞杀、贪婪、任意拘捕、横征 暴敛,以及各种血腥屠杀,早已使得这个国家成为人民和作家们嘲笑、挖苦的对象。君主们 的骄横残酷,人民则盼望这个王朝早日崩溃。内政如此,外国的政治家们当然不会放过任何 机会,法国、西班牙都想并吞这块土地。英国这个国家,不仅已是伤痕累累,而且也已经没 有了最起码的尊严。伊丽莎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安定人心,仿佛她生来就是要来承担这个 国家的苦难,使之走向安稳的一个使者。 既然文化是认识民族进步的标志,那么,高傲的英格兰人就无法为自己在文化上的相对 落后强词夺理、进行辩解。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神学理论,均不能与意大利、法国和德国 相比。海外探险和殖民运动,那更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专利,英国无法同它们相比。中世 纪的旧秩序、权力结构、财产结构、法律规范、道德体系和宗教制度在英国得以维持,而文 化领袖确是一批正直、老派、道德、虔诚的人物,其精神领袖和政治代表就是被处死的托马 斯·莫尔。 文化上死气沉沉的局面,在伊丽莎白看来,不失为另一个奇耻大辱。 1558 年伊丽莎白继位之时的政治状态同样也是令人担忧的。等级原则在英国已经松懈, 但是真正的公民制度还没有在英国诞生。在社会的价值观上,存在着许多矛盾现象。大致说 来,旧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矛盾尖锐。旧贵族的体系仍然存在,尽管已是强弩之末。 封 君、封臣关系停留在名义上,但尚未被中央政府行政的剪刀所毁坏。 基督教会也依然存在, 但经过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的决裂和玛丽女王恢复天主教的几次反复,宗教问题已经把英国 搞得筋疲力尽,无限疲劳。贵族的封号仍然是受到尊敬的,但其权力、职业、谱系、特权、 财产已经不再具备已往那样严格的规定性。另一方面,尽管工商业的发展早已把一个朝气蓬 勃的中产阶级推向了政治社会舞台,但社会对它却褒贬不一:僧侣们咒骂商人们是贪婪的罪 犯,贵族们骂商人们是来自农村的乡巴佬。 那些贵族的子孙们,那些自恃血缘高贵而举止 轻浮的家伙们,既没有能力来改变英国,也不想在思想和行动上让中等阶级有所抬头:他们 滥用权力,他们不想屈服,于是那些拥有真才实学的人士,在英国几乎变成了无所作为的群 氓。临近苏格兰边境的几个公爵的权力之大是众所周知的,英国王权对那些地方鞭长莫及, 为了对付那些在边界上不断进行骚扰打劫的苏格兰盗马贼团伙,大概也只好容忍和依靠这些 守护边疆的大贵族。 解决宗教问题是确保英国社会秩序的首要任务。 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引发出英国与罗马 教廷决裂,英国国教成立后,人们才开始注意到英国宗教改革这部最为独特发展起来的作品
宗教本来的原则是要人们幸福善良,但这种理想在僵硬体系里面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经过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政治和宗教的分离已成定局。但是不管英国的宗教向何处去,公 理就是不要让宗教战争在英国发生。对于英国人来说,这一点能够得以实现,是因为英国 人也像人那样,是个务实、开放的民族,并且对钻牛角尖的德意志精神完全缺乏理解力。无 论是天主教和新教之争,或者是新教之中分化出来的路德、加尔文、慈温利、再浸礼等小宗 派在各地的流行,英国人几乎都是含着微笑来看待这些派别的此起彼伏的。真正让英格兰人 激动的只是对教会的控制权力,用审视的态度估算教会的财产,用经济实惠的方式选择称心 的宗教,这很像英国人愿意做的事。马丁·路德的那些有关神学教义的辩论,对于英格兰 人的头脑来说,不免深沉费解了些。托马斯·莫尔为了宗教问题而被亨利八世处以死刑,对 大多数的英国市民而言,那只是生出一种惋惜之情。但是,只要提到罗马教廷试图控制英格 兰教会、甚至还要干涉英国的王权,那么,就触及到了英国人最为敏感的神经。结果:英国 人干出了让世界吃惊的举止:教义和仪式可以变化不大,却让英国的君主直接变成英国教会 的首领!一个秘密向我们展现出来:宗教在英国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它缺少神秘感和虔诚 心,精神的事物一旦被置入权力的干涉,其所有的器官都变得疲惫不堪。 宗教问题的理智态度体现了伊丽莎白的政治家风度,使英国避免了因宗教分歧而导致的 国家分裂。同一时期,德国有三十年战争,法国有胡格诺战争,但英国属于少数几个不因宗 教分裂而导致宗教战争的国家之一。伊丽莎白的政策是国家利益为重,宗教宽容的实质当然 是极其政治性的。伊丽莎白的原则相当明确,她只镇压危及国家利益的人。结果,英国的新 教徒和部分天主教徒都能有限地支持女王,使得英国成为新教阵营的国际领袖。荷兰的新教 徒革命,英国实际上是它的幕后支持者。 如果要让一个国家稳定,那就要解决大城市中日夜流荡的乞丐和大批无地可耕的农民生 计问题。从社会结构方面看,贫富分化在加强,富人们联成一个富人贵族阶级。普通人怎么 办呢?国家的法律没有健全,他们只好自发地起来自卫。他们也联合了起来,所以城市下层 平民和农村有地农民联合组为了普通人的阵营。在普通人之下还有一个为数巨大的穷人阶 层,这就是农村的无地农民和城市的失业平民,现在他们在四面八方涌来涌去,以寻找生存 机会。穷人的存在为城市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劳动力价格地下,富人变得更富, 穷人无立锥之地。在基督教世界中怎么可以容忍建立恐怖的暴君这样的罪孽?这样下去的 话,如果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被它吞噬掉,那也不会显得大惊小怪。克服饥饿是通过调整经济 结构来实现的。英国君主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关税、王室领地的收入和出卖天主教会田产的 收入。通过议会征收的国税仅是一种为应付紧急事件而征收的非经常性税收。伊丽莎白保留 这个传统,这使得市民阶级和农民的财产得到保障,保证了工业、商业和农业发展所急需的 投资。这个政策对英国经济的起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关系十分重大。伊丽莎白时代,对农民 所征的税要比欧洲其他国家轻些,结果农业开始转好。此外,英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比重基 本上是平衡的,这使得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在英国首先爆发。 正如海风对于舵手来说是个最好帮手一样,商业的发展,无疑是伊丽莎白可以利用来发 展英国的机会。商业浪潮向四处袭来,所到之处,贵族被迫改变经营方式,僧侣开始谈论商 业投机,农民的生活开始围绕着价格而上下波动。城乡关系不是缓和而是激化了,大批穷人 出现在大城市,成为那里的流浪汉。商品化的浪潮刺激英国人期望到海外去探险,企图依靠 对海外民族的掠夺来积累工商业发展亟需的资本。欧洲各地的贸易市场和世界贸易市场蓬勃 兴起,刺激着商业化的农业和手工业崛起。农村经济和城市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涉及到许 多人的生活、盼望和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商人们现在却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他们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握有巨大的金钱和强大的政权。在城市中,城市贵族控制一切,他们 精心选择如何用金钱换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他们把子女送去经商或上学,后者直接进入教 会和政府的核心部门,成为一代新贵。商人们和君主、贵族合作,开始在等级会议或政府内
宗教本来的原则是要人们幸福善良,但这种理想在僵硬体系里面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经过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政治和宗教的分离已成定局。但是不管英国的宗教向何处去,公 理就是不要让宗教战争在英国发生。 对于英国人来说,这一点能够得以实现,是因为英国 人也像人那样,是个务实、开放的民族,并且对钻牛角尖的德意志精神完全缺乏理解力。无 论是天主教和新教之争,或者是新教之中分化出来的路德、加尔文、慈温利、再浸礼等小宗 派在各地的流行,英国人几乎都是含着微笑来看待这些派别的此起彼伏的。真正让英格兰人 激动的只是对教会的控制权力,用审视的态度估算教会的财产,用经济实惠的方式选择称心 的宗教,这很像英国人愿意做的事。 马丁·路德的那些有关神学教义的辩论,对于英格兰 人的头脑来说,不免深沉费解了些。托马斯·莫尔为了宗教问题而被亨利八世处以死刑,对 大多数的英国市民而言,那只是生出一种惋惜之情。但是,只要提到罗马教廷试图控制英格 兰教会、甚至还要干涉英国的王权,那么,就触及到了英国人最为敏感的神经。结果:英国 人干出了让世界吃惊的举止:教义和仪式可以变化不大,却让英国的君主直接变成英国教会 的首领! 一个秘密向我们展现出来:宗教在英国成了一个政治问题,它缺少神秘感和虔诚 心,精神的事物一旦被置入权力的干涉,其所有的器官都变得疲惫不堪。 宗教问题的理智态度体现了伊丽莎白的政治家风度,使英国避免了因宗教分歧而导致的 国家分裂。同一时期,德国有三十年战争,法国有胡格诺战争,但英国属于少数几个不因宗 教分裂而导致宗教战争的国家之一。伊丽莎白的政策是国家利益为重,宗教宽容的实质当然 是极其政治性的。伊丽莎白的原则相当明确,她只镇压危及国家利益的人。结果,英国的新 教徒和部分天主教徒都能有限地支持女王,使得英国成为新教阵营的国际领袖。荷兰的新教 徒革命,英国实际上是它的幕后支持者。 如果要让一个国家稳定,那就要解决大城市中日夜流荡的乞丐和大批无地可耕的农民生 计问题。从社会结构方面看,贫富分化在加强,富人们联成一个富人贵族阶级。普通人怎么 办呢?国家的法律没有健全,他们只好自发地起来自卫。他们也联合了起来,所以城市下层 平民和农村有地农民联合组为了普通人的阵营。在普通人之下还有一个为数巨大的穷人阶 层,这就是农村的无地农民和城市的失业平民,现在他们在四面八方涌来涌去,以寻找生存 机会。穷人的存在为城市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劳动力价格地下,富人变得更富, 穷人无立锥之地。 在基督教世界中怎么可以容忍建立恐怖的暴君这样的罪孽?这样下去的 话,如果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被它吞噬掉,那也不会显得大惊小怪。克服饥饿是通过调整经济 结构来实现的。英国君主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关税、王室领地的收入和出卖天主教会田产的 收入。通过议会征收的国税仅是一种为应付紧急事件而征收的非经常性税收。伊丽莎白保留 这个传统,这使得市民阶级和农民的财产得到保障,保证了工业、商业和农业发展所急需的 投资。这个政策对英国经济的起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关系十分重大。伊丽莎白时代,对农民 所征的税要比欧洲其他国家轻些,结果农业开始转好。此外,英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比重基 本上是平衡的,这使得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在英国首先爆发。 正如海风对于舵手来说是个最好帮手一样,商业的发展,无疑是伊丽莎白可以利用来发 展英国的机会。商业浪潮向四处袭来,所到之处,贵族被迫改变经营方式,僧侣开始谈论商 业投机,农民的生活开始围绕着价格而上下波动。城乡关系不是缓和而是激化了,大批穷人 出现在大城市,成为那里的流浪汉。商品化的浪潮刺激英国人期望到海外去探险,企图依靠 对海外民族的掠夺来积累工商业发展亟需的资本。欧洲各地的贸易市场和世界贸易市场蓬勃 兴起,刺激着商业化的农业和手工业崛起。农村经济和城市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涉及到许 多人的生活、盼望和命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商人们现在却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他们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握有巨大的金钱和强大的政权。在城市中,城市贵族控制一切,他们 精心选择如何用金钱换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他们把子女送去经商或上学,后者直接进入教 会和政府的核心部门,成为一代新贵。商人们和君主、贵族合作,开始在等级会议或政府内
阁中有了发言权。商人们可以用金钱换得贵族的称号,可以用金钱购得土地,可以任意控制 物价,可以用高利贷不顾道义的剥削平民百姓。商人的行为遭到贵族世家的不齿和广大农民 的痛恨,但大家对他们又无可奈何。贵族要向商人们借贷,农民们的生计在某种程度正受着 商人控制。一种新的对立关系正在形成。→ 如果要使英国有其发展机会,就要避免战争,运用外交手段解决国际纷争。16世纪中 期,英国不仅经济落后、政治紊乱,还饱受战争、饥饿和瘟疫之苦。伊丽莎白试图通过减少 战争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从地理上看,这个岛国本是处在非常安全的位置上:几乎所有的 欧洲大战都是在大陆上进行,在英国本土上进行的战争相当之少。但是,英国的历届君主总 是逆潮流而动,他们不自量力地想要扩张,这就使英国总是处于战火之中。先是百年战争, 断断续续打了近百年的战,结局就是英国丧尽在法国的领地。亨利八世并不吸取这个教训 他仍然参加战争,发动战争,并把战火引向自己的邻邦苏格兰,在自己的近处树立了一个永 久的仇敌。伊丽莎白是个量力而行的人,她希望搞外交均衡,以便最大限度地使英国摆脱战 争,为英国争取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伊丽莎白提倡建立一支比较先进的、以防卫和保护英 国贸易为目的的海军,在其他的方面,减少军事上的开支。英国的军费比欧洲其他国家要相 对低些,这却使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得到一种发展。 伊丽莎白有意与最具有经济实力的市民阶级结成一种微妙的联盟,使其成为自己执政的 社会基础。现在基础已经显露了出来,有能力的那些中产人士想去政府充当朝臣,维护中世 纪传统的旧贵族的那一套,不久将会是昨日黄花,会随着时代的推进而被抛弃。因此,伊丽 莎白最深奥的魔术一再表现为从市民中提取精英,把他们用作政府官员,作为一种调和的力 量让希望之星在英国升起。 伊丽莎白对市民们采取结盟态度,这使得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上升。商品经济反过 来刺激了农村经济:农民们关心市场价格,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一系列保护工商业的政策 被制订出来,例如政府承认财产权,通过政府法令推行重商的政策,对贵族、乡绅的经商活 动不严加限制,对资本流向也没有特别的限制。英国的资本流动较快是一个经济上的特点 城市的资产阶级对农村进行投资,农村的乡绅也对城市的工商业进行投资。如果同欧洲其他 国家相比,英国的经济政策的优越性相当明显:法国的资产阶级渴望成为贵族,他们用购买 农村土地的办法来提高过时了的虚荣心。法国的贵族们又非常地看不起资产阶级,称他们为 新贵,结果只是城市资本迅速流向农村,而农村贵族的资本却极少投资于工商业。西班牙、 德国和法国的政府对资产阶级进行了过渡的掠夺,但伊丽莎白在这方面比较克制。结果,英 国用较低的成本发展了经济,取得了经济起飞的满意效果。 在外交方面,伊丽莎白力主均衡。伊丽莎白的原则,是不惜任何代价维持英国的独立自 主地位,同时又不过高地付出代价。一方面,英国决不成为西班牙或法国的附属国,另一方 面,英国又不能让西班牙和法国联合对其构成威胁。伊丽莎白非常清楚的知道,由于她倾向 于新教,西班牙、法国和罗马教会,都成了英国的敌人,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神圣罗马帝国 对她也无信任感。不过,女王明白,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只要应付巧妙,英国是可以 同这些国家进行周旋的。这就为英国赢得发展的时间和较大的利益。 处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大变动时期的英国人,需要深刻了解当时欧洲的政治动荡和 因信仰危机所导致的不安全感。当时的欧洲是怎么一种情景呢?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米开朗 琪罗原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画家,连他也一再告诚家人,不要在大街上谈论时事,以免遭 到不测。在欧洲中部,到处是对死神的崇拜,死神舞蹈的木刻画比比皆是。在意大利一个离 罗马城并不太远的地方,一些人在深夜之中没命地奔跑,他们是一些男巫,自以为在为人类 的利益,同魔鬼进行坚持不懈的夜之战,直到天主教会的宗教裁判所,把他们当成异端逮捕 起来并处以死刑。一些热情的布道者们,渴望通过教育来挽救人类,他们或宣传宗教,或宣 扬文化救国,或宣扬人间天国,或宣扬苦修主义,真是五花把门,各出心裁。真正有学问的
阁中有了发言权。商人们可以用金钱换得贵族的称号,可以用金钱购得土地,可以任意控制 物价,可以用高利贷不顾道义的剥削平民百姓。商人的行为遭到贵族世家的不齿和广大农民 的痛恨,但大家对他们又无可奈何。贵族要向商人们借贷,农民们的生计在某种程度正受着 商人控制。一种新的对立关系正在形成。 如果要使英国有其发展机会,就要避免战争,运用外交手段解决国际纷争。16世纪中 期,英国不仅经济落后、政治紊乱,还饱受战争、饥饿和瘟疫之苦。伊丽莎白试图通过减少 战争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从地理上看,这个岛国本是处在非常安全的位置上:几乎所有的 欧洲大战都是在大陆上进行,在英国本土上进行的战争相当之少。但是,英国的历届君主总 是逆潮流而动,他们不自量力地想要扩张,这就使英国总是处于战火之中。先是百年战争, 断断续续打了近百年的战,结局就是英国丧尽在法国的领地。亨利八世并不吸取这个教训, 他仍然参加战争,发动战争,并把战火引向自己的邻邦苏格兰,在自己的近处树立了一个永 久的仇敌。伊丽莎白是个量力而行的人,她希望搞外交均衡,以便最大限度地使英国摆脱战 争,为英国争取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伊丽莎白提倡建立一支比较先进的、以防卫和保护英 国贸易为目的的海军,在其他的方面,减少军事上的开支。英国的军费比欧洲其他国家要相 对低些,这却使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得到一种发展。 伊丽莎白有意与最具有经济实力的市民阶级结成一种微妙的联盟,使其成为自己执政的 社会基础。现在基础已经显露了出来,有能力的那些中产人士想去政府充当朝臣,维护中世 纪传统的旧贵族的那一套,不久将会是昨日黄花,会随着时代的推进而被抛弃。因此,伊丽 莎白最深奥的魔术一再表现为从市民中提取精英,把他们用作政府官员,作为一种调和的力 量让希望之星在英国升起。 伊丽莎白对市民们采取结盟态度,这使得商品经济发展,商人地位上升。商品经济反过 来刺激了农村经济:农民们关心市场价格,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一系列保护工商业的政策 被制订出来,例如政府承认财产权,通过政府法令推行重商的政策,对贵族、乡绅的经商活 动不严加限制,对资本流向也没有特别的限制。英国的资本流动较快是一个经济上的特点: 城市的资产阶级对农村进行投资,农村的乡绅也对城市的工商业进行投资。如果同欧洲其他 国家相比,英国的经济政策的优越性相当明显:法国的资产阶级渴望成为贵族,他们用购买 农村土地的办法来提高过时了的虚荣心。法国的贵族们又非常地看不起资产阶级,称他们为 新贵,结果只是城市资本迅速流向农村,而农村贵族的资本却极少投资于工商业。西班牙、 德国和法国的政府对资产阶级进行了过渡的掠夺,但伊丽莎白在这方面比较克制。结果,英 国用较低的成本发展了经济,取得了经济起飞的满意效果。 在外交方面,伊丽莎白力主均衡。伊丽莎白的原则,是不惜任何代价维持英国的独立自 主地位,同时又不过高地付出代价。一方面,英国决不成为西班牙或法国的附属国,另一方 面,英国又不能让西班牙和法国联合对其构成威胁。伊丽莎白非常清楚的知道,由于她倾向 于新教,西班牙、法国和罗马教会,都成了英国的敌人,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神圣罗马帝国, 对她也无信任感。不过,女王明白,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只要应付巧妙,英国是可以 同这些国家进行周旋的。这就为英国赢得发展的时间和较大的利益。 处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大变动时期的英国人,需要深刻了解当时欧洲的政治动荡和 因信仰危机所导致的不安全感。当时的欧洲是怎么一种情景呢?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米开朗 琪罗原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画家,连他也一再告诫家人,不要在大街上谈论时事,以免遭 到不测。在欧洲中部,到处是对死神的崇拜,死神舞蹈的木刻画比比皆是。在意大利一个离 罗马城并不太远的地方,一些人在深夜之中没命地奔跑,他们是一些男巫,自以为在为人类 的利益,同魔鬼进行坚持不懈的夜之战,直到天主教会的宗教裁判所,把他们当成异端逮捕 起来并处以死刑。一些热情的布道者们,渴望通过教育来挽救人类,他们或宣传宗教,或宣 扬文化救国,或宣扬人间天国,或宣扬苦修主义,真是五花把门,各出心裁。真正有学问的
人文主义者如马基雅维里,真正的宗教改革家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他们倒是万分地清醒 他们居然不谋而合地走到一起,宣扬一种人间和天国完全不同的理论。马基雅维里和马丁咯 德在对待人间问题上都是现实主义者,前者正式宣布人性是邪恶的,后者把希望寄托在通过 与天国之神的交往。无论是僧侣还是俗人,都盼望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和道德秩序,如同他们 盼望一种良好的宗教秩序一样,显得迫切而虔诚。一个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政府,才能 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所,如何才能把人们从极度的现实和精神痛苦之中拯救出来? 欧洲的新学问也是值得英国人加以重视的,这就是来自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新思想。新 文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同中世纪的文化和宗教意识形态开了距离,实现文化、文学和艺术 上的转型,二是开创一种富有创新意义的思想,贯穿了思想、文学、绘画、建筑、政治各个 领域。英国的新文化运动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内容,本身却是多元的,零碎的,非体系的。它 是一种世俗主义、实用主义、人性、人格、学问、浪漫、个人情感、理性、经验和科学精神 的奇怪混合体。不过,在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经院哲学和天主教文化的否定方面,它却表现 出非常新颖的思想内容。 这一时期的欧洲文人们似乎总有许多话要说,这当然就带动了大学教育和图书出版业的 发展。十五六世纪活字印刷开始在欧洲各地流行,廉价书籍遍布歐欧洲。西欧人习惯于雕版印 刷,尽管这么做成本很高。不过,一个名叫约翰·古登堡的金银匠做出了金属字母的模型 从而带动了印刷行业的革命。新的活字排版代替雕版印刷,并可连续使用,所以成本很低。 学者们一叶知秋,对此称赞不已。英国的大学者法兰西斯·培根说了这样的话:活字印刷、 火药和指南针“改变了世界各国的处境”。他在说这样的话时,根本没有料到火药和指南针 其实也可以用来制作鞭炮和看风水的工具的,不见得就能改变各国的处境。但是在欧洲,印 刷术推动了文化上的革命,火药引发了军事革命一一骑士的武功变得不及火枪手的火枪重 要,虽然战争是越打越疯狂。指南针被迅速运用到了航海之中,有指南针的船,可以跑遍世 界。哥伦布出现了,哥伦布航海的伟大意义却被他的同时代人贬低,当哥伦布成为新发现 地上的海军大将后,父老乡亲们在为他举行的宴会上竟有人说航海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道理 其实十分简单:哥伦布是一个敢于打破鸡蛋并把它树立在桌子上的人。他完全不同于那些饱 学的僧侣博士,而他的伟大业绩,也并不妨碍他为以后的几代人签订了殖民主义的卖身契。 不过,印刷、教育、宣传和扫除文盲合在一起,欧洲就有了兴起文化高潮的技术手段 至少,这抵制了中世纪时代的封闭、和孤陋寡闻。过去印一本《圣经》需要10-15年的 抄写。历史学家指出,在活字印刷采用以后的50年中印刷的图书等于欧洲过去几千年所有 的图书量。从书籍的内容看,在1589年巴黎出版的169本书中,有百分之三十二是文 学作品,二十九是宗教,十六是历史,十三是艺术和科学。在1645年出版的456本书 中,百分之三十八是宗教,二十四是文学,十八是历史,七是科学。这两项加在一起,只有 三分之一的书是关于宗教方面的。书籍每版的印数也很可观,一般是1250-1500本 主要是用拉丁文写的,不过民族语言也在发展。意大利的但丁、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马 丁·路德,都是现代民族语言的伟大奠基者。但是,英国文学在欧洲的市场上还是比较软弱 的:1564到1600法兰克福图书市场共有15000本德国版书籍,其中有三分之 是用德文写的。在1601-1605年的1334本书中,有813本是拉丁文写的,有 422本是德文写的。随着民族语言的出现,断文识字成为一种社会风尚。1483年约克 的大主教说:“年轻人必须学习技术和其他关于实际事务的知识。”教会一般控制了教育。随 着教育的发展,人民中间的识字率提高。1642年一份1265人抗议英国萨里郡政府的 文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签了名。伊丽莎白时代苏格兰人建立了爱丁堡大学(1583年) 英国建立了新教的阿伯丁学院(1593年)。一些古老的大学也在脱胎换骨,剑桥大学的 学生从1564年的1267人增加到1622年的2050人。 文化高潮中最积极的思想成果之是人文主义。这个词概括了学者们对人文学、特别是修
人文主义者如马基雅维里,真正的宗教改革家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他们倒是万分地清醒, 他们居然不谋而合地走到一起,宣扬一种人间和天国完全不同的理论。马基雅维里和马丁·路 德在对待人间问题上都是现实主义者,前者正式宣布人性是邪恶的,后者把希望寄托在通过 与天国之神的交往。无论是僧侣还是俗人,都盼望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和道德秩序,如同他们 盼望一种良好的宗教秩序一样,显得迫切而虔诚。一个新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政府,才能 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所,如何才能把人们从极度的现实和精神痛苦之中拯救出来? 欧洲的新学问也是值得英国人加以重视的,这就是来自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新思想。新 文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同中世纪的文化和宗教意识形态开了距离,实现文化、文学和艺术 上的转型,二是开创一种富有创新意义的思想,贯穿了思想、文学、绘画、建筑、政治各个 领域。英国的新文化运动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内容,本身却是多元的,零碎的,非体系的。它 是一种世俗主义、实用主义、人性、人格、学问、浪漫、个人情感、理性、经验和科学精神 的奇怪混合体。不过,在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经院哲学和天主教文化的否定方面,它却表现 出非常新颖的思想内容。 这一时期的欧洲文人们似乎总有许多话要说,这当然就带动了大学教育和图书出版业的 发展。十五六世纪活字印刷开始在欧洲各地流行,廉价书籍遍布欧洲。西欧人习惯于雕版印 刷,尽管这么做成本很高。不过,一个名叫约翰·古登堡的金银匠做出了金属字母的模型, 从而带动了印刷行业的革命。新的活字排版代替雕版印刷,并可连续使用,所以成本很低。 学者们一叶知秋,对此称赞不已。英国的大学者法兰西斯·培根说了这样的话:活字印刷、 火药和指南针“改变了世界各国的处境”。他在说这样的话时,根本没有料到火药和指南针 其实也可以用来制作鞭炮和看风水的工具的,不见得就能改变各国的处境。但是在欧洲,印 刷术推动了文化上的革命,火药引发了军事革命--骑士的武功变得不及火枪手的火枪重 要,虽然战争是越打越疯狂。指南针被迅速运用到了航海之中,有指南针的船,可以跑遍世 界。哥伦布出现了,哥伦布航海的伟大意义却被他的同时代人贬低,当哥伦布成为新发现土 地上的海军大将后,父老乡亲们在为他举行的宴会上竟有人说航海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道理 其实十分简单:哥伦布是一个敢于打破鸡蛋并把它树立在桌子上的人。他完全不同于那些饱 学的僧侣博士,而他的伟大业绩,也并不妨碍他为以后的几代人签订了殖民主义的卖身契。 不过,印刷、教育、宣传和扫除文盲合在一起,欧洲就有了兴起文化高潮的技术手段。 至少,这抵制了中世纪时代的封闭、和孤陋寡闻。过去印一本《圣经》需要10-15年的 抄写。历史学家指出,在活字印刷采用以后的50年中印刷的图书等于欧洲过去几千年所有 的图书量。从书籍的内容看,在1589年巴黎出版的169本书中,有百分之三十二是文 学作品,二十九是宗教,十六是历史,十三是艺术和科学。在1645年出版的456本书 中,百分之三十八是宗教,二十四是文学,十八是历史,七是科学。这两项加在一起,只有 三分之一的书是关于宗教方面的。书籍每版的印数也很可观,一般是1250-1500本。 主要是用拉丁文写的,不过民族语言也在发展。意大利的但丁、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马 丁·路德,都是现代民族语言的伟大奠基者。但是,英国文学在欧洲的市场上还是比较软弱 的:1564到1600法兰克福图书市场共有15000本德国版书籍,其中有三分之一 是用德文写的。在1601-1605年的1334本书中,有813本是拉丁文写的,有 422本是德文写的。随着民族语言的出现,断文识字成为一种社会风尚。1483年约克 的大主教说:“年轻人必须学习技术和其他关于实际事务的知识。”教会一般控制了教育。随 着教育的发展,人民中间的识字率提高。1642年一份1265人抗议英国萨里郡政府的 文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签了名。伊丽莎白时代苏格兰人建立了爱丁堡大学(1583年), 英国建立了新教的阿伯丁学院(1593年)。一些古老的大学也在脱胎换骨, 剑桥大学的 学生从1564年的1267人增加到1622年的2050人。 文化高潮中最积极的思想成果之是人文主义。这个词概括了学者们对人文学、特别是修
辞学的酷爱。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进行好讲演和写出漂亮的文章。那个时候,拉丁文仍然 是通用的标准语言,人文主义者因此主要研究古典的拉丁文作品,以此来提高修辞水平。不 久,为灿烂的古代世俗文化所吸引,学者们对古代拉丁文和希腊文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美形 式表现出异常的热情。他们开始感到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一种可以用来改进人类文明的因素。 人文主义者开始具有了新的世俗化了的人生态度,他们用非宗教性的语言来阐述自己对人的 美德、能力、人的自由度、人的选择等的理解。他们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当务之急教 育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不仅仅要学习医学、法律等技能,还要传播新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不仅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还应具备在各种不同的人文场景中都表现出 道德行为的能力。在这种品德培养中,学习古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希腊文和拉丁文的作品, 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不仅是修辞学的典范,也是文明生活的指导。人文主义者宣扬光明和 文明,把同人性和世俗文化的那些传统视为落后、野蛮的、不道德和非理性的。人文主义者 也开始对罗马教会的许多腐败现象进行深刻的揭露 注重经验和实证的方法至少在美术和医学领域获得成功。艺术家开始发展透视观念 生们则开始人体解剖。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宣言是伟大的建筑师阿尔贝第在1434年 发表的“画论”,他原是一个因政治关系被放逐的佛罗伦萨富家子弟,但他表示要向一切人 学习,向金匠、营造匠、造船匠、甚至鞋匠学习,惟恐任何人可能有在本行上某些不平常秘 密知识,所以他时常假装不懂来发掘别人的特长。阿尔贝第要求画家用二维来表现三维立体 图像,要求艺术家具有光学、几何等知识。另一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他称绘画为科学, 说:绘画这门科学所讨论的是物体表面上的一切颜色以及由表面包藏着的物体的形状:涉及 这些物体的相对远近距离;讲到距离渐增时物形必须缩小的各种程度;此外,这门科学是透 视学之母,也就是科学之母。这也是近代医学的兴起时期。人体被测量、被探究、被量度、 被记录并被解释为一具异常复杂的机器。法国医生让·斐纳(1497-1558)提出了 生理学和病理学的概念,打破了古代巫术对医学的束缚。查理五世的医生安德勒雅·维萨留 斯著《人体构造》一书,是当时最完备的关于人体器官的论述。1537年他在帕雕亚大学 创立医学院,造就出许多解剖学家,包括伟大的哈维。 所以,到十五六世纪,具有生命、富有创造性的人己经无法再被枯燥的逻辑和哲学讨论 来限定。一种较为科学的态度,一种对人生的爱和深切的关切,这就能把人文主义者与经院 派哲学家区别开来。人文主义因此就是一种对人的生命和创造力的崇拜及透彻了解,而这也 正是把文化从中世纪传统之中解放出来的思想武器。如果一定要寻找新文化发展轨迹的话, 那么就是:对古典文化热烈的赞美,在古典和中世纪文化的土壤上精心培养出新的文化幼芽, 最后再让人文主义之花开遍文学、思想和艺术领域。新思潮的诞生经历了“复兴”、“和谐” 和“创新”三个阶段的苦旅,完成一次地狱、炼狱和天堂间的穿插旅行。新的价值观对中世 纪提倡的禁欲主义持否定态度。禁欲起源于人类对原罪的一种错误认识。中世纪的人们相信 人类是犯了罪的,因此他们需要世代受到惩罚,特别是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救赎自己。中 世纪发展出一种重彼岸、轻世间的观念,认为人在世界上获得得越多,就会离开天国越远 因此,中世纪提倡商业要不争钱,婚姻中应当没有欲念的理念,号召人不为自己牟利,而要 为荣耀上帝奉献。这种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遭到批判。一种调和的哲学在渐渐兴起,实际上 是要用世俗主义代替禁欲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把真、善、美、德、灵、命运等与 假、恶、丑、欲、肉体、能力进行调和,提出一种新的灵肉和谐模式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一个新时代正在欧洲脱颖而出。这些互相交织和影响着的要素构成 一个前提:谁能够借助欧洲文化的优势,谁就可能成为新时代的开辟者。各国的命运也是如 此木马般旋转,先是德国和法国的争霸,后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诸国的霸业,最后,英国崛起 并后来居上。在欧洲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潮各种真正的剧烈变化中,英国像一艘战舰 充满危险地上下沉浮。执掌舵手的重要职务,在1558年因玛丽女王的过早死亡,奇迹般
辞学的酷爱。他们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进行好讲演和写出漂亮的文章。那个时候,拉丁文仍然 是通用的标准语言,人文主义者因此主要研究古典的拉丁文作品,以此来提高修辞水平。不 久,为灿烂的古代世俗文化所吸引,学者们对古代拉丁文和希腊文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美形 式表现出异常的热情。他们开始感到这些作品中包含了一种可以用来改进人类文明的因素。 人文主义者开始具有了新的世俗化了的人生态度,他们用非宗教性的语言来阐述自己对人的 美德、能力、人的自由度、人的选择等的理解。他们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当务之急教 育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不仅仅要学习医学、法律等技能,还要传播新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不仅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还应具备在各种不同的人文场景中都表现出 道德行为的能力。在这种品德培养中,学习古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希腊文和拉丁文的作品, 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不仅是修辞学的典范,也是文明生活的指导。人文主义者宣扬光明和 文明,把同人性和世俗文化的那些传统视为落后、野蛮的、不道德和非理性的。人文主义者 也开始对罗马教会的许多腐败现象进行深刻的揭露。 注重经验和实证的方法至少在美术和医学领域获得成功。艺术家开始发展透视观念,医 生们则开始人体解剖。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宣言是伟大的建筑师阿尔贝第在1434年 发表的“画论”,他原是一个因政治关系被放逐的佛罗伦萨富家子弟,但他表示要向一切人 学习,向金匠、营造匠、造船匠、甚至鞋匠学习,惟恐任何人可能有在本行上某些不平常秘 密知识,所以他时常假装不懂来发掘别人的特长。阿尔贝第要求画家用二维来表现三维立体 图像,要求艺术家具有光学、几何等知识。另一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他称绘画为科学, 说:绘画这门科学所讨论的是物体表面上的一切颜色以及由表面包藏着的物体的形状;涉及 这些物体的相对远近距离;讲到距离渐增时物形必须缩小的各种程度;此外,这门科学是透 视学之母,也就是科学之母。这也是近代医学的兴起时期。人体被测量、被探究、被量度、 被记录并被解释为一具异常复杂的机器。法国医生让·斐纳(1497-1558)提出了 生理学和病理学的概念,打破了古代巫术对医学的束缚。查理五世的医生安德勒雅·维萨留 斯著《人体构造》一书,是当时最完备的关于人体器官的论述。1537年他在帕雕亚大学 创立医学院,造就出许多解剖学家,包括伟大的哈维。 所以,到十五六世纪,具有生命、富有创造性的人已经无法再被枯燥的逻辑和哲学讨论 来限定。一种较为科学的态度,一种对人生的爱和深切的关切,这就能把人文主义者与经院 派哲学家区别开来。人文主义因此就是一种对人的生命和创造力的崇拜及透彻了解,而这也 正是把文化从中世纪传统之中解放出来的思想武器。如果一定要寻找新文化发展轨迹的话, 那么就是:对古典文化热烈的赞美,在古典和中世纪文化的土壤上精心培养出新的文化幼芽, 最后再让人文主义之花开遍文学、思想和艺术领域。新思潮的诞生经历了“复兴”、“和谐” 和“创新”三个阶段的苦旅,完成一次地狱、炼狱和天堂间的穿插旅行。新的价值观对中世 纪提倡的禁欲主义持否定态度。禁欲起源于人类对原罪的一种错误认识。中世纪的人们相信 人类是犯了罪的,因此他们需要世代受到惩罚,特别是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救赎自己。中 世纪发展出一种重彼岸、轻世间的观念,认为人在世界上获得得越多,就会离开天国越远。 因此,中世纪提倡商业要不争钱,婚姻中应当没有欲念的理念,号召人不为自己牟利,而要 为荣耀上帝奉献。这种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遭到批判。一种调和的哲学在渐渐兴起,实际上 是要用世俗主义代替禁欲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把真、善、美、德、灵、命运等与 假、恶、丑、欲、肉体、能力进行调和,提出一种新的灵肉和谐模式。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一个新时代正在欧洲脱颖而出。这些互相交织和影响着的要素构成 一个前提:谁能够借助欧洲文化的优势,谁就可能成为新时代的开辟者。各国的命运也是如 此木马般旋转,先是德国和法国的争霸,后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诸国的霸业,最后,英国崛起 并后来居上。在欧洲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潮各种真正的剧烈变化中,英国像一艘战舰, 充满危险地上下沉浮。执掌舵手的重要职务,在1558年因玛丽女王的过早死亡,奇迹般
地降落在一位25岁的姑娘身上,她就是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即位之时,完全只是个受过良好教育青年贵族女子的纯洁样子,没有谁能够仅 此外貌上看出她的能量,她的热情和她的创伤感。她早已在各种宫廷阴谋中锻炼得相当成熟 而她婷婷玉立,无比高贵的样子和她那种特有的性格温和、腼腆、克制和害羞的样子,只是 种要让人时刻感到她的纯洁无暇和一种安全感的面具。任何大臣都被伊丽莎白的这种假象 所迷惑,认为她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他们可以对她随心所欲。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将成为 他们主人的伊丽莎白是怎么样的一为出色的女子,他们的大男子主义限制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的正常发挥。经历了许多磨难的伊丽莎白在温柔的外表下面是一颗跳动地非常热烈非常理性 的成熟心,这对于一个青年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幸事,但却是英国人的幸福。她的女王地位, 将使她而不是使她的大臣们为所欲为。总之,她是一位名正言顺同时又名符其实的君主,今 后她将像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在英国升起,将成为这个国家命运的主宰者,而不是什么大臣 控制下的傀儡。 伊丽莎白深知政治风云多变,所以她决不放任自己,一切都需要做到恰如其分,而如何 演好这场即位的戏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伊丽莎白来说并不困难。我们知道在待人接物方面女 王有过人的本领,她非常擅长扮演楚楚动人角色,而且可以做到天衣无缝。所以当她被通知 她将成为英国女王的时候(其实她早己知道),她真诚地感谢一切为她出了力的人,并且把 这归功于上帝的恩赐。住在哈特菲尔德的伊丽莎白以平和友善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普遍信 任,在听到她的同父异母姐姐玛丽女王归天、而她将成为英国的下一任女王的消息时,她仅 用无比害羞的样子说出无比动人的话语:“啊,这真是上帝的意愿,从我看来,一切真是太 好了”。言词之中,好像是充满了无限感激,一种真诚的谦虚态度使人们相信不是伊丽莎白 有权利继承王位,而是他们,把权力之门向她开启,而她的继位均是他们所赐。 当然,伊丽莎白具有非凡的美丽气质和动人的言辞,必有机会向世人展示她的风度。她 的身上既具有亨利八世那样的王家气质,又具有她母亲那般的美丽的眼神。这种风度其实是 她的保护神,使得她无往而不胜。她时而温柔时而刚毅的脾气,更令她平白增加了许多妩媚, 大家把她的刚毅当作了女孩的天真和稚气,并不往心中放。伊丽莎白很耐心地接见大臣 他们长谈,让他们理解她,服从她,显示出他们各自的才能,与女王谈过话的大臣们都放了 心,认为只有在她面前,自己才像个大臣,她将把他们的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而她只是他们 的一个害羞的学生。利用这样的游戏,结果伊丽莎白大获全胜,她得到了所有她想要得到的 东西。她过去的每一分痛苦现在都成为一种有用的经验,使她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应付复杂 的宫廷政治。她需要把深深的智慧隐藏在情感的妩媚之中,这样做虽然有些丧失身份,但在 切没有明确之前,这样的大智若愚,才是胜人一筹的高招。 我们已经知道,伊丽莎白是那种决不容别人任意摆布的人。她需要得到的不过是各种人 士的支持,为此她竟不惜以君主之尊,来和她的大臣们周旋。她的身边马上就有了许多自以 为可为女王老师、并可以影响她决策的人,甚至还有人冒失地向她表示爱情,而女王居然也 害羞地表示理解。这个25岁的青年女子,就这样十分轻松地折服了许多善于运用各种最恶 毒阴谋诡计的人,至少使他们放下面具,最后是完全听命于女王。一种理解,一种愉快,使 得大臣们开始相信,伊丽莎白同她的姐姐玛丽女王是完全不同的:她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天使, 而她的姐姐则是一位魔鬼,后者现在已是回到撒旦那里去了 正处于青春妙龄的伊丽莎白,不失时机向人显示受过良好教育得来的种种修养。她那富 有美丽的神情,加上打扮大方高贵的衣着,与她周围的人们很快就融为一片。伊丽莎白就是 英国,她身上凝聚着英国人特有的稳重、大方、热情,简而言之,她给了每一个人一种心满 意足的欣喜和心灵安慰,人们非常喜爱这位女君主,认为英国从此有救。人们认为伊丽莎白 是那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她其实也是,在她那个时代,她可以说是少数几个最有才华的女 性之一。她可以与简·格雷郡主、塞西尔的第二夫人密尔德瑞德等当时英国最富于才智的女
地降落在一位25岁的姑娘身上,她就是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即位之时,完全只是个受过良好教育青年贵族女子的纯洁样子,没有谁能够仅 此外貌上看出她的能量,她的热情和她的创伤感。她早已在各种宫廷阴谋中锻炼得相当成熟, 而她婷婷玉立,无比高贵的样子和她那种特有的性格温和、腼腆、克制和害羞的样子,只是 一种要让人时刻感到她的纯洁无暇和一种安全感的面具。任何大臣都被伊丽莎白的这种假象 所迷惑,认为她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他们可以对她随心所欲。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将成为 他们主人的伊丽莎白是怎么样的一为出色的女子,他们的大男子主义限制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的正常发挥。经历了许多磨难的伊丽莎白在温柔的外表下面是一颗跳动地非常热烈非常理性 的成熟心,这对于一个青年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幸事,但却是英国人的幸福。她的女王地位, 将使她而不是使她的大臣们为所欲为。总之,她是一位名正言顺同时又名符其实的君主,今 后她将像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在英国升起,将成为这个国家命运的主宰者,而不是什么大臣 控制下的傀儡。 伊丽莎白深知政治风云多变,所以她决不放任自己,一切都需要做到恰如其分,而如何 演好这场即位的戏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伊丽莎白来说并不困难。我们知道在待人接物方面女 王有过人的本领,她非常擅长扮演楚楚动人角色,而且可以做到天衣无缝。所以当她被通知 她将成为英国女王的时候(其实她早已知道),她真诚地感谢一切为她出了力的人,并且把 这归功于上帝的恩赐。住在哈特菲尔德的伊丽莎白以平和友善的态度赢得了人们的普遍信 任,在听到她的同父异母姐姐玛丽女王归天、而她将成为英国的下一任女王的消息时,她仅 用无比害羞的样子说出无比动人的话语:“啊,这真是上帝的意愿,从我看来,一切真是太 好了”。言词之中,好像是充满了无限感激,一种真诚的谦虚态度使人们相信不是伊丽莎白 有权利继承王位,而是他们,把权力之门向她开启,而她的继位均是他们所赐。 当然,伊丽莎白具有非凡的美丽气质和动人的言辞,必有机会向世人展示她的风度。她 的身上既具有亨利八世那样的王家气质,又具有她母亲那般的美丽的眼神。这种风度其实是 她的保护神,使得她无往而不胜。她时而温柔时而刚毅的脾气,更令她平白增加了许多妩媚, 大家把她的刚毅当作了女孩的天真和稚气,并不往心中放。伊丽莎白很耐心地接见大臣,与 他们长谈,让他们理解她,服从她,显示出他们各自的才能,与女王谈过话的大臣们都放了 心,认为只有在她面前,自己才像个大臣,她将把他们的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而她只是他们 的一个害羞的学生。利用这样的游戏,结果伊丽莎白大获全胜,她得到了所有她想要得到的 东西。她过去的每一分痛苦现在都成为一种有用的经验,使她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应付复杂 的宫廷政治。她需要把深深的智慧隐藏在情感的妩媚之中,这样做虽然有些丧失身份,但在 一切没有明确之前,这样的大智若愚,才是胜人一筹的高招。 我们已经知道,伊丽莎白是那种决不容别人任意摆布的人。她需要得到的不过是各种人 士的支持,为此她竟不惜以君主之尊,来和她的大臣们周旋。她的身边马上就有了许多自以 为可为女王老师、并可以影响她决策的人,甚至还有人冒失地向她表示爱情,而女王居然也 害羞地表示理解。这个25岁的青年女子,就这样十分轻松地折服了许多善于运用各种最恶 毒阴谋诡计的人,至少使他们放下面具,最后是完全听命于女王。一种理解,一种愉快,使 得大臣们开始相信,伊丽莎白同她的姐姐玛丽女王是完全不同的:她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天使, 而她的姐姐则是一位魔鬼,后者现在已是回到撒旦那里去了。 正处于青春妙龄的伊丽莎白,不失时机向人显示受过良好教育得来的种种修养。她那富 有美丽的神情,加上打扮大方高贵的衣着,与她周围的人们很快就融为一片。伊丽莎白就是 英国,她身上凝聚着英国人特有的稳重、大方、热情,简而言之,她给了每一个人一种心满 意足的欣喜和心灵安慰,人们非常喜爱这位女君主,认为英国从此有救。人们认为伊丽莎白 是那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她其实也是,在她那个时代,她可以说是少数几个最有才华的女 性之一。她可以与简·格雷郡主、塞西尔的第二夫人密尔德瑞德等当时英国最富于才智的女
性比美而毫不逊色。英国现在要有一个才女来统治了,人们对此十分满意。编年史家写道 她现在正25岁,是由富有经验和成熟的教师培养而成。她具有高过她年龄的智慧,这体 现在她如何选择她的大臣方面。大臣们对她尽心尽力,而她永远是独立的,不受制于任何人。” 总之,伊丽莎白的出现,抹去了人们因为玛丽的去世而产生的巨大不安和阴影。她手中 的魔杖,就是她的理性、克制和智慧。与其说是伊丽莎白美丽,不如说是她的气质非凡,因 此是非常适合重视风度的英格兰人口味。她的好看的头发,还有她那“长得很好的眼睛”, 都属于编年史家非常乐意使用的措辞。伊丽莎白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种帝王的庄重,从母亲 安妮·博林那里,继承了聪明和机敏,这使她具有了善于应付复杂突然事件的本领。玛丽女 王统治的巨大阴影,被健康、大方、得体的伊丽莎白驱散了。好像是上帝送给的英国人民 个和蔼可亲的君主,一个充满望的时代似乎就此开始 在英国的历史上,伊丽莎白时代这一页因此是不能轻易翻过去的。我们在这里提请读者 记住,从1558年起,伊丽莎白就成了英格兰女王,她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603年,因 而成为都铎王朝中统治时期最长的君主之一。女王的各种才能不须多说,最重要的是她实际 上能够做到很少犯错误。总之,一个能在风口浪尖上行舟的舵手,她的努力就是要让英格兰 避开暗礁、走向坦途。 外交 伊丽莎白女王的外交起于一首美妙的和平咏叹调,这就是1559年4月以女王名义颁布 的《英国与法国、苏格兰的和平公告》。其中道:“为荣耀万能之主,英国将尽力与一切君主 和平共处。不仅同法国、苏格兰实现永久与真诚之和平,英国也借此机会,呼吁世界和平, 和平一旦建立,敌意化为乌有,战争烟消云散”。 只要稍微知道伊丽莎白女王尴尬处境的人,都禁不住要为她的坚强克制动容!伊丽莎 白扪心自问,常禁不住发自内心的悲哀与感叹。几个月前,女王屈尊与法国外交使节商谈停 战事项时,傲慢的使节们居然不屑一顾,理由是他们无法判断伊丽莎白是否为英国的合法女 王!说起这个事情,就要涉及法国宫廷的一系列阴谋,它想把苏格兰的女王玛丽推上英格兰 女王的宝座。玛丽与法国的关系非同一般,她虽为苏格兰的女王,却嫁到了法国,为法国王 太子弗朗西斯的妻子。伊丽莎白清楚知道,英国与法国及苏格兰实为仇敌:前者是百年战争 以来英国的世仇,后者因她亨利八世,武力逼迫玛丽嫁英国王太子爱德华未遂而结怨。除政 治因素外,还有雪上添霜的宗教分歧。法国君主亨利二世及玛丽女王都是天主教徒,他们无 法容忍倾向新教的伊丽莎白执掌英国。尤其是,亨利二世竞与教皇保罗四世勾结,这就有了 教皇的敕令,宣布伊丽莎白属宗教异端,因而无权就任英国女王。亨利二世的意图很明白 一旦教皇的敕令激起英国内乱以至于伊丽莎白逊位,那么,他之儿媳苏格兰的玛丽就能上台 因为玛丽是前英国君主亨利七世的曾外孙女。这涉及一段历史旧事,原来,英王亨利七世曾 有吞并苏格兰之意。因此,把女儿玛格丽特嫁与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为妻。这一联合并未 成功,当詹姆斯四世死后,继位的詹姆斯五世明显倒向法国。他先后的两妻子,均娶自于法 国,法国与苏格兰的联盟从此奠定。1542年,英格兰与苏格兰终于爆发战争。詹姆斯五世 不久死去,所遗下的女婴玛丽承继为苏格兰的女王。玛丽成为法国王太子的妻子后,一切惟 法国是从。此外,她也有与伊丽莎白一争英格兰王位的企图。法国和苏格兰君主们的这些阴 谋,伊丽莎白是了如指掌的,这就有了法国使节不承认伊丽莎白为英国合法女王的那一幕 尽管法国和苏格兰的敌意无法逆转,伊丽莎白还是企图与这两国的君主们暂时和好 以便使英国从战争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促使女王痛下决心的还有西班牙君主菲利普二世的态 度:菲利普因多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未成,竟然恼羞成怒。他不顾英国曾站在西班牙一边与法
性比美而毫不逊色。英国现在要有一个才女来统治了,人们对此十分满意。编年史家写道, “她现在正25岁,是由富有经验和成熟的教师培养而成。她具有高过她年龄的智慧,这体 现在她如何选择她的大臣方面。大臣们对她尽心尽力,而她永远是独立的,不受制于任何人。” 总之,伊丽莎白的出现,抹去了人们因为玛丽的去世而产生的巨大不安和阴影。她手中 的魔杖,就是她的理性、克制和智慧。与其说是伊丽莎白美丽,不如说是她的气质非凡,因 此是非常适合重视风度的英格兰人口味。她的好看的头发,还有她那“长得很好的眼睛”, 都属于编年史家非常乐意使用的措辞。伊丽莎白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种帝王的庄重,从母亲 安妮·博林那里,继承了聪明和机敏,这使她具有了善于应付复杂突然事件的本领。玛丽女 王统治的巨大阴影,被健康、大方、得体的伊丽莎白驱散了。好像是上帝送给的英国人民一 个和蔼可亲的君主,一个充满望的时代似乎就此开始。 在英国的历史上,伊丽莎白时代这一页因此是不能轻易翻过去的。我们在这里提请读者 记住,从1558年起,伊丽莎白就成了英格兰女王,她的统治一直延续到1603年,因 而成为都铎王朝中统治时期最长的君主之一。女王的各种才能不须多说,最重要的是她实际 上能够做到很少犯错误。总之,一个能在风口浪尖上行舟的舵手,她的努力就是要让英格兰 避开暗礁、走向坦途。 外交 伊丽莎白女王的外交起于一首美妙的和平咏叹调,这就是 1559 年 4 月以女王名义颁布 的《英国与法国、苏格兰的和平公告》。其中道:“为荣耀万能之主,英国将尽力与一切君主 和平共处。不仅同法国、苏格兰实现永久与真诚之和平,英国也借此机会,呼吁世界和平, 和平一旦建立,敌意化为乌有,战争烟消云散”。 只要稍微知道伊丽莎白女王尴尬处境的人,都禁不住要为她的坚强克制动容!伊丽莎 白扪心自问,常禁不住发自内心的悲哀与感叹。几个月前,女王屈尊与法国外交使节商谈停 战事项时,傲慢的使节们居然不屑一顾,理由是他们无法判断伊丽莎白是否为英国的合法女 王!说起这个事情,就要涉及法国宫廷的一系列阴谋,它想把苏格兰的女王玛丽推上英格兰 女王的宝座。玛丽与法国的关系非同一般,她虽为苏格兰的女王,却嫁到了法国,为法国王 太子弗朗西斯的妻子。伊丽莎白清楚知道,英国与法国及苏格兰实为仇敌;前者是百年战争 以来英国的世仇,后者因她亨利八世,武力逼迫玛丽嫁英国王太子爱德华未遂而结怨。除政 治因素外,还有雪上添霜的宗教分歧。法国君主亨利二世及玛丽女王都是天主教徒,他们无 法容忍倾向新教的伊丽莎白执掌英国。尤其是,亨利二世竞与教皇保罗四世勾结,这就有了 教皇的敕令,宣布伊丽莎白属宗教异端,因而无权就任英国女王。亨利二世的意图很明白; 一旦教皇的敕令激起英国内乱以至于伊丽莎白逊位,那么,他之儿媳苏格兰的玛丽就能上台, 因为玛丽是前英国君主亨利七世的曾外孙女。这涉及一段历史旧事,原来,英王亨利七世曾 有吞并苏格兰之意。因此,把女儿玛格丽特嫁与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为妻。这一联合并未 成功,当詹姆斯四世死后,继位的詹姆斯五世明显倒向法国。他先后的两妻子,均娶自于法 国,法国与苏格兰的联盟从此奠定。1542 年,英格兰与苏格兰终于爆发战争。詹姆斯五世 不久死去,所遗下的女婴玛丽承继为苏格兰的女王。玛丽成为法国王太子的妻子后,一切惟 法国是从。此外,她也有与伊丽莎白一争英格兰王位的企图。法国和苏格兰君主们的这些阴 谋,伊丽莎白是了如指掌的,这就有了法国使节不承认伊丽莎白为英国合法女王的那一幕。 尽管法国和苏格兰的敌意无法逆转,伊丽莎白还是企图与这两国的君主们暂时和好, 以便使英国从战争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促使女王痛下决心的还有西班牙君主菲利普二世的态 度:菲利普因多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未成,竟然恼羞成怒。他不顾英国曾站在西班牙一边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