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教学内容 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向:电功率和能量: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容元 件、电感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 2.基本要求 (1)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 (2)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的概念; (3)掌握功率的计算; (4)熟练掌握电阻、电容、电感以及电压源、电流源等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5)了解受控源元件的特点 (6)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教学内容 电路等效变换的基本概念;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联接和△形联接的等效变换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2.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计算: (2)了解电阻的丫形连接和△形连接等效变换的方法 (3)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以及电源的等效变换的计算方法; (4)理解输入电阻和等效电阻的概念。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教学内容 电路的图、KCL和KⅥL的独立方程数:电阻电路列写方程的一般分析方法:支路电流 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2.基本要求 (1)理解电路的图的概念 (2)掌握确定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熟练掌握支路法、网孔法、回路法和结点法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电路定理 1.教学内容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原理。 2.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的计算方法 (2)了解替代定理、诺顿定理、对偶定理的分析方法。 第五章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1.教学内容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比例电路的分析;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 2.基本要求 (1)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的概念和比例电路的分析 (2)掌握具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六章储能元件 1.教学内容 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教学内容 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向;电功率和能量;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容元 件、电感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 2.基本要求 (1)理解电路和电路模型; (2)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的概念; (3)掌握功率的计算; (4)熟练掌握电阻、电容、电感以及电压源、电流源等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5)了解受控源元件的特点; (6)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教学内容 电路等效变换的基本概念;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 Y 形联接和△形联接的等效变换;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2.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计算; (2)了解电阻的丫形连接和△形连接等效变换的方法; (3)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以及电源的等效变换的计算方法; (4)理解输入电阻和等效电阻的概念。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教学内容 电路的图、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电阻电路列写方程的一般分析方法:支路电流 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2.基本要求 (1)理解电路的图的概念; (2)掌握确定 KCL 和 KVL 的独立方程数; (3)熟练掌握支路法、网孔法、回路法和结点法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 电路定理 1.教学内容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原理。 2.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的计算方法; (2)了解替代定理、诺顿定理、对偶定理的分析方法。 第五章 具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1.教学内容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比例电路的分析;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 2.基本要求 (1)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的概念和比例电路的分析; (2)掌握具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六章 储能元件 1.教学内容 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