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36卷第1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1月 Vol 36. No. 1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January, 2004 今本《易传》中“曰”语篇浅析 傅惠生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上海20062) 摘要:汇集《易传》中明确标有“子曰”的文字,进行具体的语篇分析,可以确定《易 传》非孔子所作。但是,孔子言论在《系辞》中涉及篇幅有三分之一,足可说明孔子思想在《易 传》中的分量。比照《论语》阅读这部分文字,可以感受其中思想的成熟和深,它们应该是孔 子晚年思想的结晶,是儒家思想精华中的一部分 关键词:易传;子曰;浯鹛分析 中图分类号:A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79(2004)01-0106-06 今本《易传》与孔子的关系一直为后人谈论,《系辞上七章》,3.《系辞上叭八章》,4.《系辞下· 至今未有确切定论。后世的注释、翻译和解说基本五章》。另外,还有七个散见于《系辞》五个篇章 上是注重字句,对《易传》中孔子之言的整体语篇中的句子。历史上关于孔子与《易传》的关系争论 分析鲜见。比如,金景芳《周易讲座》谈到《系不休,但是先秦师传传统和今本《易传》编者对于 辞》(下)第五章时,说:“这一大段,是在讲《易孔子言论在编辑中所显示出的谨慎态度,可以使我 经》的九条爻辞。大概是孔子讲易经的时候,弟子们相信《易传》中凡有“子曰”二字是孔子原话的 们记录下来的。现在讲有些不便,以后讲到各卦可能性比较大,而没有标有“子曰”二字的其他内 时,将详细讲。4这里篇章的作用和意义被忽略。容,显然就很难断定是孔子的原话。综合这些标有 再如,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中对《系辞下“子日”的段落和句子,我们可以作一个相对整体 五章》的总结为:“本章引用孔子言论,阐发十 的语篇分析。 爻大义。”并引《周易折中》的一句话“第五章举 《系辞上七章》说 爻所以效动之例(即阴阳动静、吉凶悔吝在十一爻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 例子中的体现。)”。还有“全章所释之义,均从 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 “象内’引申到“象外’,运用精纯的哲理思维,颇 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为深刻地揭示了各爻特定的象征意旨,由此可以看这段话是孔子论《易》中最具概括性的,五个句子 出孔子《易》学的一个重要特点”2]这里虽然提细分为五层意思:1)“《易》其至矣乎”这里最关 及篇章,概括章节的主要意思,其注意重点仍在字键的字是“至”,与下文连起来读,它的意思应该 句上。连笔者所能见到多种专门的《易传》注译本是《易》把有关圣人的德和业关系的道理说到了极 都没有细致的语篇解说和分析,如高亨《周易大传致,赞叹语气十分强烈。2)“夫《易》,圣人所以 今注》、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王新华《周易系崇德而广业也。”相对于第一句而言,这一句以 辞传研究》,刘大均、林忠军《易传全译》等等。 夫《易》”,在信息上与上句主语重复,形成连接 今本《易传》中大段记载,明确标示孔子论“所以”表示圣人依据《易》指导自己的行动。“崇 《易》有四处:1.《文言》中乾卦六爻的评说,2.德而广业”中“而”显示有主次之分,先是“崇德 收稿日期:2003-09-20 作者简介:傅惠生(1955-),男,安徽和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教授 106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第 36 卷第 1 期 Vol. 36 , No. 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 0 0 4 年 1 月 January , 2004 今本《易传》中“子曰”语篇浅析 傅 惠 生 (华东师范大学 对外汉语系 , 上海 200062) 摘 要 : 汇集《易传》中明确标有“子曰”的文字 , 进行具体的语篇分析 , 可以确定《易 传》非孔子所作。但是 , 孔子言论在《系辞》中涉及篇幅有三分之一 , 足可说明孔子思想在《易 传》中的分量。比照《论语》阅读这部分文字 , 可以感受其中思想的成熟和深邃 , 它们应该是孔 子晚年思想的结晶 , 是儒家思想精华中的一部分。 关键词 : 易传 ; 子曰 ; 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 : A03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5579 (2004) 01 - 0106 - 06 今本《易传》与孔子的关系一直为后人谈论 , 至今未有确切定论。后世的注释、翻译和解说基本 上是注重字句 , 对《易传》中孔子之言的整体语篇 分析鲜见。比如 , 金景芳《周易讲座》谈到《系 辞》(下) 第五章时 , 说 : “这一大段 , 是在讲《易 经》的九条爻辞。大概是孔子讲易经的时候 , 弟子 们记录下来的。现在讲有些不便 , 以后讲到各卦 时 , 将详细讲。”[1 ] 这里篇章的作用和意义被忽略。 再如 ,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中对《系辞下 ·五章》的总结为 : “本章引用孔子言论 , 阐发十一 爻大义。”并引《周易折中》的一句话“第五章举 爻所以效动之例 (即阴阳动静、吉凶悔吝在十一爻 例子中的体现。) ”。还有 “全章所释之义 , 均从 ‘象内’引申到‘象外’, 运用精纯的哲理思维 , 颇 为深刻地揭示了各爻特定的象征意旨 , 由此可以看 出孔子《易》学的一个重要特点”。[2 ] 这里虽然提 及篇章 , 概括章节的主要意思 , 其注意重点仍在字 句上。连笔者所能见到多种专门的《易传》注译本 都没有细致的语篇解说和分析 , 如高亨《周易大传 今注》、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王新华《周易系 辞传研究》, 刘大均、林忠军《易传全译》等等。 今本《易传》中大段记载 , 明确标示孔子论 《易》有四处 : 1. 《文言》中乾卦六爻的评说 , 2. 《系辞上·七章》, 3. 《系辞上·八章》, 4. 《系辞下· 五章》。另外 , 还有七个散见于《系辞》五个篇章 中的句子。历史上关于孔子与《易传》的关系争论 不休 , 但是先秦师传传统和今本《易传》编者对于 孔子言论在编辑中所显示出的谨慎态度 , 可以使我 们相信《易传》中凡有“子曰”二字是孔子原话的 可能性比较大 , 而没有标有“子曰”二字的其他内 容 , 显然就很难断定是孔子的原话。综合这些标有 “子曰”的段落和句子 , 我们可以作一个相对整体 的语篇分析。 《系辞上·七章》说 : 子曰 : “《易》其至矣乎 ! 夫《易》, 圣人所以崇 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 , 崇效天 , 卑法地。天地设 位 , 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 , 道义之门。” 这段话是孔子论《易》中最具概括性的 , 五个句子 细分为五层意思 : 1) “《易》其至矣乎 !”这里最关 键的字是“至”, 与下文连起来读 , 它的意思应该 是《易》把有关圣人的德和业关系的道理说到了极 致 , 赞叹语气十分强烈。2) “夫《易》, 圣人所以 崇德而广业也。”相对于第一句而言 , 这一句以 “夫《易》”, 在信息上与上句主语重复 , 形成连接 , “所以”表示圣人依据《易》指导自己的行动。“崇 德而广业”中“而”显示有主次之分 ,先是“崇德”, 收稿日期 : 2003 - 09 - 20 作者简介 : 傅惠生 (1955 — ) , 男 , 安徽和县人 ,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教授。 60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