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947至1948年,苏联对LL-3前掠翼实验机进行了测试,该机以火箭为动 力,最大速度为1150公里/小时(o.95马赫)。因为结构上的问题无法解决, 在其后数十年间,苏联没有什么进展,美国也不例外。 1970年代以后,出现了利用复合材料结构的弯扭变形耦合效应(即通过 布置不同纤维方向铺层)克服上述现象,同时由于变弯度技术、放宽静 稳定度技术和电传操纵控制技术等的发展,前掠翼飞机遂又受到航空界 的重视。1984年12月24日,美国格鲁曼公司的X-29成功首飞,比较成功 地解决了前掠翼飞机的"气动弹性发散“问题,虽然它并没有完全解决前 掠翼在超音速时的发散问题,但它在航空基础领域和先进技术方面做出 了大量的积累,为美国航空的建设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进入80年代以来,俄中央航空流体动力研究院的一些专家,又采用最新 的科技成果,对前掠翼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研发的 复合材料才使前掠翼布局成为可能。最终,苏霍伊飞机设计局总设计师 西莫诺夫决定苏-47的两个研制方案均采用前掠翼。1947至1948年,苏联对LL-3前掠翼实验机进行了测试,该机以火箭为动 力,最大速度为1150公里/小时(0.95马赫)。因为结构上的问题无法解决, 在其后数十年间,苏联没有什么进展,美国也不例外。 1970年代以后,出现了利用复合材料结构的弯扭变形耦合效应(即通过 布置不同纤维方向铺层)克服上述现象,同时由于变弯度技术、放宽静 稳定度技术和电传操纵控制技术等的发展,前掠翼飞机遂又受到航空界 的重视。1984年12月24日,美国格鲁曼公司的X-29成功首飞,比较成功 地解决了前掠翼飞机的"气动弹性发散"问题,虽然它并没有完全解决前 掠翼在超音速时的发散问题,但它在航空基础领域和先进技术方面做出 了大量的积累,为美国航空的建设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进入80年代以来,俄中央航空流体动力研究院的一些专家,又采用最新 的科技成果,对前掠翼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研发的 复合材料才使前掠翼布局成为可能。最终,苏霍伊飞机设计局总设计师 西莫诺夫决定苏-47的两个研制方案均采用前掠翼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