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行状况以及四季、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变迁。因此,观《易》象即是观天道,“万物顺之则 和,逆之则乱”,人事亦然,故“王者亦当则天而行,与时消息,安而不忘亡,将以顺性命之 理”(同上)。天降之谓命,人与万物受之而成性。所谓王者“则天而行”,谓王者能依时寄 政刑德不失其度,如此则政通人和,万国咸宁,人与万物可各正其性命矣。然若王者不能 则天而行,天将以灾异谴告之,于是便有必要起卦以定吉凶之源以明得失之理。故京房 云:“卜篮非袭于吉唯变所适穷理尽性于兹矣。”(同上)由上可知,京房以八宫总体框架 容纳了天人感应的积算程序于其中,以便“考天时,察人事”(同上),而达于“穷理尽性”的 目的。因此,京房建构的八宫框架,意在占筮国家的气象盛衰,而不在鄙夫愚妇浅近的吉 凶祸福。其师焦赣曾云:“得我道以亡身者,必京生也。”后果不幸言中,京房因灾变劾奏石 显专权反被下狱处死。 二、八官卦序与黄道轨迹 八宫卦序以八经卦自重(鄙八纯料)为宫卦,然后每宫各自变出七卦,与宫卦共为八, 八宫共成六十四到。八其之次以乾率震坎艮三子,坤率巽离兑三女为次。每宫之七变以 官卦为本,初变为第一爻变,二变为第一至二爻变,三变为第一至三爻变,四变为第一至四 爻变,五变为第一至五爻变,六变谓之游魂,为五变后第四爻游复原貌,七变谓之归魂,为 游魂后下三爻进而回归原貌。如果说一变至五变,尚属寻常之举,而游魂归魂之设则颇具 匠心,居然将六十四卦毫无遗漏地建构成一个有序性的整体,其创造性足可与门捷列夫的 《元素周期表》相媲美 由视运动所得的黄道轨迹,反映一年内太阳在四象二十八宿中的运行进程。由于这 个进程决定了四季、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的变迁规律因而受到历代天文、历法、医学、兵学 等各个学科的高度重视,更成为诸子之学特别是阴阳家学派建构天人合一学说思想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者都注意到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但又往往 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这就是天人合一不只是一个观点,而是一种致思走向,因而不同 的学派尽管都遵循着这样一种共同的致思走向,却可以建构出各具特征的不同的学术思 想体系,从而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彩纷呈之象 《京氏易传》是《易》与阴阳家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理论基石是将六十四卦纳入二十八 宿组成的黄道圈,约当2.35圈。由于二十八宿各宿的周天度数有别,故以宿入卦所处爻 位有一定差别。《京氏易传》依八宫次序每卦纳一宿,具体表叙如下: 乾宫 乾 参宿从位起壬戌 “井宿从位入辛丑” 遁“鬼宿入位降丙辰”(按:“辰”当为“午”之误。) 柳宿从位降乙卯 观 星宿从位降辛未” 剥 “张宿从位降丙子” 晋 翼宿从位降己酉金” 大有“轸宿从位降甲辰” 201994-2010chinn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行状况以及四季 、 二十四气 、 七十二候的变迁 。 因此 , 观《易 》象即是观天道 , “ 万物顺之则 和 , 逆之则乱 ” , 人事亦然 , 故 “ 王者亦 当则天 而行 , 与时消息 , 安而不忘亡 , 将 以顺性命之 理 ,’同上 。 天降之谓命 , 人与万物受之而成性 。 所谓王者 “ 则天 而行 ” , 谓王者能依时寄 政 , 刑德不失其度 , 如此则政通人和 , 万 国咸宁 , 人与万物可各正其性命矣 。 然若王者不能 则天而行 , 天将 以灾异谴告之 , 于是便有必要起卦 , 以定吉凶之源 , 以明得失之理 。 故京房 云 “ 卜盆非袭于吉 , 唯变所适 , 穷理尽性于兹矣 。 ” 同上 由上可知 , 京房以八宫总体框架 , 容纳了天人感应 的积算程序于其中 , 以便 “ 考天时 , 察人事 ” 同上 , 而达于 “ 穷理尽性 ” 的 目的 。 因此 , 京房建构的八宫框架 , 意在 占笠 国家的气象盛衰 , 而不在鄙夫愚妇浅近 的吉 凶祸福 。 其师焦赣 曾云 “ 得我道 以亡身者 , 必京生也 。 ”后果不幸言中 , 京房因灾变幼奏石 显专权反被下狱处死 。 二 、 又宫卦序与黄道轨迹 八宫卦序以八经卦 自重 即八纯卦 为宫卦 , 然后每宫各 自变出七卦 , 与宫卦共为八 , 八宫共成六 十四卦 。 八宫之次以乾率震坎 良三子 , 坤率粪离兑三女为次 。 每宫之七变 以 宫卦为本 , 初变为第一交变 , 二变为第一至二交变 , 三变为第一至三交变 , 四变为第一至 四 交变 , 五变为第一至五丈变 , 六变谓之游魂 , 为五变后第 四丈游复原貌 , 七 变谓之归魂 , 为 游魂后下三交进而 回归原貌 。 如果说一变至五变 , 尚属寻常之举 , 而游魂归魂之设则颇具 匠心 , 居然将六 十四卦毫无遗漏地建构成一个有序性的整体 , 其创造性足可与 门捷列夫的 《元素周期表 》相媲美 。 由视运动所得的黄道轨迹 , 反映一年 内太 阳在 四象二十八宿中的运行进程 。 由于这 个进程决定 了 四季 、 二十 四气 、 七十二候的变迁规律 , 因而受到历代天文 、 历法 、 医学 、 兵学 等各个学科的高度重视 , 更成为诸子之学特别是阴阳家学派建构天人合一学说思 想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 。 许多研究者都注意到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 , 但又往往 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 这就是天人合一不 只是一个观点 , 而是一种致思 走 向 , 因而不同 的学派尽管都遵循着这样一种共同的致思走 向 , 却可 以建构出各具特征 的不 同的学术思 想体系 , 从而显示 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彩纷呈之象 。 《京 氏易传 》是《易 》与阴阳家相结合的产物 。 它 的理论基石是将六 十四卦纳人二十八 宿组成的黄道 圈 , 约 当 圈 。 由于二十八宿各宿的周天 度数有别 , 故 以宿人卦所处艾 位有一定差别 。 《京 氏易传 》依八宫次序每卦纳一宿 , 具体表叙如下 乾宫 乾 “ 参宿从位起壬戌 ” 妨 “ 井宿从位人辛丑 ” 遁 “ 鬼宿人位降丙辰 ,’按 “ 辰 ” 当为 “ 午 ”之误 。 否 “ 柳宿从位降乙卯 ” 观 “ 星宿从位降辛未 ” 剥 “ 张宿从位降丙子 ” 晋 “ 翼宿从位降己酉金 ” 大有 “ 较宿从位降甲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