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解度,即固有溶解度和离子溶解度。在溶液中微溶化合物以分子状态或离子对状态存在 的浓度为一常数,常用S表示,称为该物质的分子溶解度,即固有溶解度。它与微溶化 合物的性质有关。除少数沉淀外,大多数沉淀的固有溶解度较小,在计算溶解度时可以 忽略不计。 3.1同离子效应 在微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组成沉淀的离子(即构晶离子)时,微溶化合物 的溶解度降低,这种现象叫同离子效应。同离子效应减小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在实际 工作中,通常利用同离子效应,即加大沉淀剂的用量,使被测组分沉淀完全。一般情况 下,沉淀剂过量50%~100%是合适的,如果沉淀剂不易挥发,则以过量20%~30%为宜。 3.2盐效应 在微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非构晶离子的强电解质时,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 增大,这种现象叫盐效应。盐效应增大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构晶离子的电荷愈高,影 响也愈严重。故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各种电解质的存在。 3.3酸效应 酸度对微溶化合物溶解度的影响称为酸效应。酸效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溶液中[H] 浓度大小对弱酸离解平衡的影响。应当指出:对于弱酸盐在纯水中溶解度的计算是比较 复杂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通常对于溶解度很小的弱酸盐,只考虑水的酸 效应,即[H]以10olL1来计算:对于溶解度较大的弱酸盐,由于溶液中阴离子浓度 较大,则主要考虑其阴离子的水解对溶解度的影响。 3.4络合效应 在微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若有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存在时, 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将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络合效应。络合效应使微溶化合物溶解度增 大的程度与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及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的大小有关。形成的络合物越稳定, 络合效应越显著,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就增大的越多。 例如在一定温度下,设有一弱酸微溶化合物MA。在水溶液中建立了两相平衡,饱 和溶液的溶解度为S:若溶液中既有盐效应、又加入C,的同离子效应,而且M和A还有 副反应,则溶解度S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MA,(s)=mM++nAm- ms ns A-ns C A CA- YA-≈ Am- YA- 133133 解度,即固有溶解度和离子溶解度。在溶液中微溶化合物以分子状态或离子对状态存在 的浓度为一常数,常用 S 0表示,称为该物质的分子溶解度,即固有溶解度。它与微溶化 合物的性质有关。除少数沉淀外,大多数沉淀的固有溶解度较小,在计算溶解度时可以 忽略不计。 3.1 同离子效应 在微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组成沉淀的离子(即构晶离子)时,微溶化合物 的溶解度降低,这种现象叫同离子效应。同离子效应减小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在实际 工作中,通常利用同离子效应,即加大沉淀剂的用量,使被测组分沉淀完全。一般情况 下,沉淀剂过量 50%~100%是合适的,如果沉淀剂不易挥发,则以过量 20%~30%为宜。 3.2 盐效应 在微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非构晶离子的强电解质时,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 增大,这种现象叫盐效应。盐效应增大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构晶离子的电荷愈高,影 响也愈严重。故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各种电解质的存在。 3.3 酸效应 酸度对微溶化合物溶解度的影响称为酸效应。酸效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溶液中[H +] 浓度大小对弱酸离解平衡的影响。应当指出:对于弱酸盐在纯水中溶解度的计算是比较 复杂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通常对于溶解度很小的弱酸盐,只考虑水的酸 效应,即[H +]以 10 -7mol•L-1 来计算;对于溶解度较大的弱酸盐,由于溶液中阴离子浓度 较大,则主要考虑其阴离子的水解对溶解度的影响。 3.4 络合效应 在微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若有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存在时, 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将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络合效应。络合效应使微溶化合物溶解度增 大的程度与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及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的大小有关。形成的络合物越稳定, 络合效应越显著,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就增大的越多。 例如在一定温度下,设有一弱酸微溶化合物MmAn 在水溶液中建立了两相平衡,饱 和溶液的溶解度为 S;若溶液中既有盐效应、又加入 Ac 的同离子效应,而且 M 和 A 还有 副反应,则溶解度 S 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 ) + − = + n m m s M A s mM nA s ms ns [ ] − − − − − − − − ≈ + = = − m m m m m m m m A A A A A A A m A γ α c γ α ns c a A γ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