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 土壤酸碱性 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土壤酸度的分 潜性酸度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作用 教学重点:土壤的酸碱度;土壤的缓冲作用; 教学难点:活性酸度、潜性酸度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教学万法:讲授法 士壤酸度是如何形成的? 、课堂待子作花:活粗短度、福性酸相百之问的关系, 筒术酸性降水时十牌酸性的号影响 本次课教学内容小结: 通过土壤酸碱度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到导致土壤酸碱性的原因。理解活性酸度、潜性酸度概念:以及土壤酸 碱性缓冲溶液的作用机理。 教学内容(讲稿) 土酸碱度分级5-556065~7075-8595 D 酸碱度分级:强酸 酸 中碱减器减 1、土壤酸度 根据士壤中H+存在的形式,土壤酸度可分为两类: (1)活性酸度activity acidity(有效酸度) 游离H*的来源! ①C02溶于水形成的H2C03 ②有机质分解生成的有机酸, ③物质军化生的无酸 ④施肥残留的无机酸 是由上商子造,H、A3+酸离子有过离子交换作用产生:商子才星示 酸性,因此称性酸 根据测定潜性酸度的提取液不同,可分为 A 代换性酸度(交换性酸度) 用过量的中性盐(KCL、NaCI等)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土壤中H+、Al3+离子交换:士壤胶体-H++KC一 土壤胶体-K++HC 由胶休A33KC 用是碱洗,溶液中金属离子可将士填胶体吸附的H+、A3+离子代换出来,同时生成弱酸,此时溪定该 弱酸的酸度称水解性酸度 NaAc H20- HAc+Na++OH-) 仕壤胶体-A3+H++4NaAc 仕壤胶体-4Na++AI(OH)3+4HAc 代换性酸度只是水解性酸度的一部分,因此水解性酸度高于代换性酸度。 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二者的关系 活性酸度 潜性酸度是 仕于 衡体系的两种 酸度 二者可以相互转换 定条件下可处于暂时平衡。 之比在沙中达100,有机质丰富的站土中高达上万倍四、 土壤酸碱性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土壤酸度的分级; (2) 理解活性酸度、潜性酸度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3) 了解土壤的碱度; (4) 掌握土壤的缓冲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土壤的酸碱度;土壤的缓冲作用; 教学难点:活性酸度、潜性酸度概念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法; 师生互动设计:提问:土壤酸度是如何形成的? 讨论:活性酸度、潜性酸度相互之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作业: 简述酸性降水对土壤酸性的影响。 本次课教学内容小结: 通过土壤酸碱度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到导致土壤酸碱性的原因。理解活性酸度、潜性酸度概念;以及土壤酸 碱性缓冲溶液的作用机理。 教 学 内 容 (讲稿) 土壤酸碱度分级 PH值: < 4.5 ~5.5 ~6.0 ~6.5 ~7.0 ~ 7.5 ~8.5~ 9.5< 酸碱度分级: 强酸 酸 弱酸 中 弱碱 碱 强碱 1、土壤酸度 根据土壤中H+存在的形式,土壤酸度可分为两类: v (1) 活性酸度 activity acidity(有效酸度) 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出来的酸度,通常用pH表示(通常描述土壤 性质时表示作土壤pH值 )。 游离H+的来源: ① CO2溶于水形成的H2CO3 ; ② 有机质分解生成的有机酸; ③ 矿物质氧化生成的无机酸; ④ 施肥残留的无机酸; v (2)潜性酸度 potential acidity 是由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Al3+离子造成的。H+、Al3+致酸离子只有通过离子交换作用产生H+离子才显示 酸性,因此称潜性酸度。 根据测定潜性酸度的提取液不同,可分为 A、 代换性酸度(交换性酸度) 用过量的中性盐(KCl、NaCl等) 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土壤中H+、Al3+离子交换:|土壤胶体|-H+ + KCl → |土壤胶体|-K+ + HCl |土壤胶体|-Al3++ 3KCl→|土壤胶体|-3K+ + AlCl3 AlCl3 + H2O → Al(HO)3 + 3HCl B、 水解性酸度 用强碱弱酸盐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可将土壤胶体吸附的H+、Al3+离子代换出来,同时生成弱酸,此时测定该 弱酸的酸度称水解性酸度。 ( NaAc + H2O → HAc + Na+ + OH- ) |土壤胶体|-Al3+、H+ + 4NaAc → |土壤胶体|-4Na+ + Al(OH)3 + 4HAc 代换性酸度只是水解性酸度的一部分,因此水解性酸度高于代换性酸度。 C、 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二者的关系 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是存在于同一平衡体系的两种酸度,二者可以相互转换,一定条件下可处于暂时平衡。 活性酸度是土壤酸度的现实表现,土壤胶体是H+ Al3+的储存库,因此潜性酸度是活性酸度的储备。 一般情况下,潜性酸度远大于活性酸度。二者之比在沙土中达1000,有机质丰富的粘土中高达上万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