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都说“天塌不下来”。古代曾嘲笑“杞人忧天”是瞎操心,以后谁再说“天” 真的要塌下来,肯定要被人说是天方夜谭,贻笑大方。然而,英国科学家最近证 实,就在近短短的30年中,地球上方的大气层顶部,距地面的高度已经降低了 8公里,而且会离地面越来越近。人们,惊呼:天正在从我们的头顶上塌下来。 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全球的环境正在恶化,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温度上 升,而大气层上反而变冷,导致大气压减弱,天空顶端髙度就降低。于是人类的 天空变得越来越小 然而,全球的海洋却正在渐渐上升,使得我们的天地变得越来越窄。也是因 为全球环境的恶化,气候变暖,高山冰川,融化入海。海洋本身也因增温而膨胀, 彼此互动,促使海平面上升。目前海平面已上升18cm,预测末来将上升20cm。 天塌,海涨,这都是自然现象,不能全怪人类。然而,其中确有人类活动的 影响。人口的急剧膨胀,对大地、海洋的开发,无序无限地增长,有害气体不断 排放,气温继续上升,气压反而降低,冰川却日渐融化。于是,天空在缩小,海 水在上升 也许初衷是要为当地人民谋福利,求发展,但其后果则是给大家带来了灾难 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这是因为,这些人并不了解自然本身的规律,不知道物与 物之间有着怎么样的联系,相互有着什么样的制约和作用,只从眼前的直接利益 出发去任意改变自然,以为征服了自然,然而,却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人民自 己倒了霉,害了自己。所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语重心长地告诫人类:因 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 对自然界的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PI59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主要分布欧洲、北美、中国长江以南。 (三)自然资源衰竭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资源一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藏。 可再生资源:水、土壤、森林、草地、渔业等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从岩层矿石中提取矿石原料近1×10t。截止1985年, 人类已经开采黄金10×10°t,铜2.7×10°t、铁350×10°t、煤1650×10°t、石 油720×10°t、铝土14×10°t、铀5.87×10°t。有人估计,当今全球矿产资源的 储量约占全人类社会需求总量的70%,常规能源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被耗尽:煤 矿储量预计还可开采200年,天然气储量可供开采60年,石油储量仅可供开采 30-40年。 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35.9×10%hm2,约占全球干旱区陆地面积的69%,占全 球陆地总面积的28%.不仅如此全球的荒漠化正以每年1.182×10hm2和年增 长3.5%的速度扩展.另外,由于人口的增多,城市化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 用。在发达国家,每年至少有30×10hm的耕地被城镇侵占,发展中国家的耕地 占用速度则更大。 在森林方面,20世纪50年代,全球森林覆盖率为25%,80年代降至20% 到2000年则降至16%。若按此速度发展,170年后,全球森林的前景将不堪设 想 3、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物种的人为灭绝速度已超过自然灭都说“天塌不下来”。古代曾嘲笑“杞人忧天”是瞎操心,以后谁再说“天” 真的要塌下来,肯定要被人说是天方夜谭,贻笑大方。然而,英国科学家最近证 实,就在近短短的 30 年中,地球上方的大气层顶部,距地面的高度已经降低了 8 公里,而且会离地面越来越近。人们,惊呼:天正在从我们的头顶上塌下来。 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全球的环境正在恶化,大气污染,气候变暖,温度上 升,而大气层上反而变冷,导致大气压减弱,天空顶端高度就降低。于是人类的 天空变得越来越小。 然而,全球的海洋却正在渐渐上升,使得我们的天地变得越来越窄。也是因 为全球环境的恶化,气候变暖,高山冰川,融化入海。海洋本身也因增温而膨胀, 彼此互动,促使海平面上升。目前海平面已上升 18cm,预测末来将上升 20cm。 天塌,海涨,这都是自然现象,不能全怪人类。然而,其中确有人类活动的 影响。人口的急剧膨胀,对大地、海洋的开发,无序无限地增长,有害气体不断 排放,气温继续上升,气压反而降低,冰川却日渐融化。于是,天空在缩小,海 水在上升。 也许初衷是要为当地人民谋福利,求发展,但其后果则是给大家带来了灾难, 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这是因为,这些人并不了解自然本身的规律,不知道物与 物之间有着怎么样的联系,相互有着什么样的制约和作用,只从眼前的直接利益 出发去任意改变自然,以为征服了自然,然而,却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人民自 己倒了霉,害了自己。所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语重心长地告诫人类:因 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 对自然界的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P159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主要分布欧洲、北美、中国长江以南。 (三)自然资源衰竭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自然资源一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藏。 \可再生资源:水、土壤、森林、草地、渔业等。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从岩层矿石中提取矿石原料近 1×1012t。截止 1985 年, 人类已经开采黄金 10×108 t,铜 2.7×108 t、铁 350×108 t、煤 1650×108 t、石 油 720×108 t、铝土 14×108 t、铀 5.87×108 t。有人估计,当今全球矿产资源的 储量约占全人类社会需求总量的 70%,常规能源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被耗尽:煤 矿储量预计还可开采 200 年,天然气储量可供开采 60 年,石油储量仅可供开采 30-40 年。 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 35.9×108 hm2 ,约占全球干旱区陆地面积的 69%,占全 球陆地总面积的 28%.不仅如此全球的荒漠化正以每年 1.182×108 hm2 和年增 长 3.5%的速度扩展.另外,由于人口的增多,城市化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 用。在发达国家,每年至少有 30×104 hm2的耕地被城镇侵占,发展中国家的耕地 占用速度则更大。 在森林方面,20 世纪 50 年代,全球森林覆盖率为 25%,80 年代降至 20%, 到 2000 年则降至 16%。若按此速度发展,170 年后,全球森林的前景将不堪设 想。 3、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物种的人为灭绝速度已超过自然灭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