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量,计算出来的解向量所决定的配置是一种可行的市场结清配置 当代微观经济学比以往更加重视一般经济均衡的计算。瓦尔拉的均衡模型广泛应用于发 展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宏观经济学、财政金融学等领域,但不幸的是,均衡一般只是不动 点,而不是凸优化问题的解。这就带来了两个麻烦:一个是均衡可能难以计算,另一个是均 衡可能不至一种。围绕这两个问题,微观经济学发展起来了一套均衡计算理论 (八)社会选择理论 社会选择问题属于福利经济学的论题,含义是如何通过个人选择来确定社会选择,或者 说,如何通过个人的意愿来决定社会的意愿。具体地讨论社会选择问题,就会涉及到人们的 价值判断问题,但高级微观经济学把此问题抽象化,使其变成定出一套规则,按照这套规则 并依据社会上各人的偏好来定出社会的偏好。高级微观经济学不讨论这套规则对谁有利、是 否符合道德规范等价值判断问题,因而所作的社会选择问题硏究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 投票悖论是社会选择问题的原型,它假定某选区有三名候选人甲、乙和丙,要求选民按 照自己心目中的顺序对他们进行排序,最后按照得票多少排出三位候选人的名次。投票的结 果是:三分之一选民的排序为:甲、乙、丙:三分之一选民的排序为:乙、丙、甲;三分之 一选民的排序为:丙、甲、乙。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三分之二的选民认为甲比乙好 分之二的选民认为乙比丙好,还有三分之二的选民认为丙比甲好。结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 的原则,社会就无法在甲、乙、丙之间排出先后名次来 阿罗在1951年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刻研究,证明了社会选择的不可能性定理。自阿罗以后 六十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这方面的新成果,集中研究怎样给出社会选择原则、在什么条件 下社会选择是可能的、又在什么条件下社会选择是不可能的。至今,社会选择问题仍是众所 关注的 (九)不完全资产市场理论 不完全市场理论研究证券与商品的定价原理,以及完全竞争的资产市场与商品市场在确 定消费与投资中的相互作用。由于金融经济学关心的主要是证券定价,而宏观经济学关心的 是货币资产的实际效应,因此,不完全资产市场均衡论提供了一种涉及众多领域的微观经济 分析框架 证券定价理论主要强调金融资产的定价问题,把金融市场理论与一般均衡理论结合起来 共同研究价格的形成过程,便引起了人们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极大关注。另外,信息的不对 称又可能导致经纪人之间的勾结,出现战略性投资行为问题,这也是要加以研究的 不完全市场理论还关注经济效率问题,对效率含义作出了新解释,支持了反对帕累托市 场过程有效性的论断。但它保留了与阿罗一德布罗理论相同的方法论:经纪人要进行行为优 化,他们的期望是合理的,完全有条件进行预见,市场结清,一切市场交易都是在完全竞争 的条件下进行。按照不完全资产市场理论,均衡是不定的,也不是帕累托最优的,仅是帕累 托次优的,而且连现有的资产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需要政府干预。 现代不完全资产市场理论源于冯诺伊曼一摩根斯顿的风险期望效用和萨维奇(L. Savage)的不确定期望效用,讨论的基本问题是期望效用的表示以及如何测量决策者对风险的 态度问题,其焦点是独立性公理与绝对事件原理之间的关系。 十)无限维经济分析 德布罗通过扩充商品空间维数的办法,把带有不确定性的一般经济均衡问题纳入到他所 建立的理论框架之中。扩充维数也成为研究动态经济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当所考虑的第一章 概 论 11 量,计算出来的解向量所决定的配置是一种可行的市场结清配置。 当代微观经济学比以往更加重视一般经济均衡的计算。瓦尔拉的均衡模型广泛应用于发 展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宏观经济学、财政金融学等领域,但不幸的是,均衡一般只是不动 点,而不是凸优化问题的解。这就带来了两个麻烦:一个是均衡可能难以计算,另一个是均 衡可能不至一种。围绕这两个问题,微观经济学发展起来了一套均衡计算理论。 (八)社会选择理论 社会选择问题属于福利经济学的论题,含义是如何通过个人选择来确定社会选择,或者 说,如何通过个人的意愿来决定社会的意愿。具体地讨论社会选择问题,就会涉及到人们的 价值判断问题,但高级微观经济学把此问题抽象化,使其变成定出一套规则,按照这套规则 并依据社会上各人的偏好来定出社会的偏好。高级微观经济学不讨论这套规则对谁有利、是 否符合道德规范等价值判断问题,因而所作的社会选择问题研究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 投票悖论是社会选择问题的原型,它假定某选区有三名候选人甲、乙和丙,要求选民按 照自己心目中的顺序对他们进行排序,最后按照得票多少排出三位候选人的名次。投票的结 果是: 三分之一选民的排序为:甲、乙、丙;三分之一选民的排序为:乙、丙、甲;三分之 一选民的排序为:丙、甲、乙。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三分之二的选民认为甲比乙好,三 分之二的选民认为乙比丙好,还有三分之二的选民认为丙比甲好。结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 的原则,社会就无法在甲、乙、丙之间排出先后名次来。 阿罗在 1951 年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刻研究,证明了社会选择的不可能性定理。自阿罗以后 六十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这方面的新成果,集中研究怎样给出社会选择原则、在什么条件 下社会选择是可能的、又在什么条件下社会选择是不可能的。至今,社会选择问题仍是众所 关注的。 (九)不完全资产市场理论 不完全市场理论研究证券与商品的定价原理,以及完全竞争的资产市场与商品市场在确 定消费与投资中的相互作用。由于金融经济学关心的主要是证券定价,而宏观经济学关心的 是货币资产的实际效应,因此,不完全资产市场均衡论提供了一种涉及众多领域的微观经济 分析框架。 证券定价理论主要强调金融资产的定价问题,把金融市场理论与一般均衡理论结合起来 共同研究价格的形成过程,便引起了人们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极大关注。另外,信息的不对 称又可能导致经纪人之间的勾结,出现战略性投资行为问题,这也是要加以研究的。 不完全市场理论还关注经济效率问题,对效率含义作出了新解释,支持了反对帕累托市 场过程有效性的论断。但它保留了与阿罗—德布罗理论相同的方法论:经纪人要进行行为优 化,他们的期望是合理的,完全有条件进行预见,市场结清,一切市场交易都是在完全竞争 的条件下进行。按照不完全资产市场理论,均衡是不定的,也不是帕累托最优的,仅是帕累 托次优的,而且连现有的资产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需要政府干预。 现代不完全资产市场理论源于冯诺伊曼—摩根斯顿的风险期望效用和萨维奇(L.J. Savage)的不确定期望效用,讨论的基本问题是期望效用的表示以及如何测量决策者对风险的 态度问题,其焦点是独立性公理与绝对事件原理之间的关系。 (十)无限维经济分析 德布罗通过扩充商品空间维数的办法,把带有不确定性的一般经济均衡问题纳入到他所 建立的理论框架之中。扩充维数也成为研究动态经济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当所考虑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