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图10-2面肌 (二)眼轮匝肌orbicularis oculi位于眼裂周围,呈扁椭圆形,收缩时可使眼裂闭合。由于 少量肌束附着于泪囊,促使泪液经鼻泪管流入鼻腔。 (三)口周围肌口周围肌包括辐射状肌和环形肌两种。辐射状肌分别位于口唇的上下方 能上提上唇,下降下唇或拉口角向上、下或外等不同方向。环形肌称口轮匝肌orbicularisoris 收缩时关闭口裂。在面颊深部还有一对颊肌,紧贴口腔侧壁粘膜,可使唇、颊紧贴牙齿,帮助 咀嚼和吸吮,还可外拉口角 3.面部浅层的动脉 (一)面动脉facialartery(图10-3)在舌动脉的上方起自颈外动脉,行向前上,经茎突舌骨 肌和二腹肌后腹的深面,在下颌三角内行于下颌下腺的深面,绕下领骨体下缘至面部,在咬肌 前缘处可触及入该动脉的搏动,然后斜向前上经口角与鼻翼外侧,抵外内眦,改名为内眦动 脉。面动脉行程迂曲,沿途分支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和鼻外侧动脉。在口、鼻、眼的周围, 两侧的动脉支吻合丰富。内眦动脉在内眦部与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有吻合。 匙上动、静脉和经 内动、静 面神经数支 面神经颇支 咬肌 面动、静脉 颈外 神经下领缘支 面神轻颈支 图10-3面部浅层结构 (二)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图10-3)为颈外动脉终支之一,在下颌颈处续 于颈外动脉。经颧弓根部的浅面,在颧弓根上方约2-3厘米处,分为额支和顶支,额支前行与 额动脉交通,顶支向后行与耳后动脉及枕动脉吻合 颞浅动脉在上行过程中,先居于腮腺实质内,发出面横动脉在颧弓和腮腺管之间前行,分 布于腮腺及咬肌表面,在颧弓上方发出颧眶动脉,布于眼轮匝肌周围。 由于题浅动脉的位置浅而恒定,临床上常用来测压及压迫止血,在治疗领面恶性肿瘤时 还可经该动脉进行逆行插管,灌注化疗药物。 (三)眶上动脉supraorbitalartery(图10-3)是颈内动脉的眼动脉的分支,在眶内分出 后,经眶上切迹或孔穿孔出,布于额部皮肤及肌肉 图10-2 面肌 (二)眼轮匝肌orbicularis oculi位于眼裂周围,呈扁椭圆形,收缩时可使眼裂闭合。由于 少量肌束附着于泪囊,促使泪液经鼻泪管流入鼻腔。 (三)口周围肌 口周围肌包括辐射状肌和环形肌两种。辐射状肌分别位于口唇的上下方, 能上提上唇,下降下唇或拉口角向上、下或外等不同方向。环形肌称口轮匝肌orbicularisoris, 收缩时关闭口裂。在面颊深部还有一对颊肌,紧贴口腔侧壁粘膜,可使唇、颊紧贴牙齿,帮助 咀嚼和吸吮,还可外拉口角。 3.面部浅层的动脉 (一)面动脉facialartery(图10-3)在舌动脉的上方起自颈外动脉,行向前上,经茎突舌骨 肌和二腹肌后腹的深面,在下颌三角内行于下颌下腺的深面,绕下颌骨体下缘至面部,在咬肌 前缘处可触及入该动脉的搏动,然后斜向前上经口角与鼻翼外侧,抵外内眦,改名为内眦动 脉。面动脉行程迂曲,沿途分支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和鼻外侧动脉。在口、鼻、眼的周围, 两侧的动脉支吻合丰富。内眦动脉在内眦部与颈内动脉的分支眼动脉有吻合。 图10-3 面部浅层结构 (二) 颞浅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图10-3)为颈外动脉终支之一,在下颌颈处续 于颈外动脉。经颧弓根部的浅面,在颧弓根上方约2-3厘米处,分为额支和顶支,额支前行与 额动脉交通,顶支向后行与耳后动脉及枕动脉吻合。 颞浅动脉在上行过程中,先居于腮腺实质内,发出面横动脉在颧弓和腮腺管之间前行,分 布于腮腺及咬肌表面,在颧弓上方发出颧眶动脉,布于眼轮匝肌周围。 由于颞浅动脉的位置浅而恒定,临床上常用来测压及压迫止血,在治疗颌面恶性肿廇时, 还可经该动脉进行逆行插管,灌注化疗药物。 (三)眶上动脉supraorbitalartery(图10-3)是颈内动脉的眼动脉的分支,在眶内分出 后,经眶上切迹或孔穿孔出,布于额部皮肤及肌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