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8、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K e,其幅频特性G(io)应为: s(T+1) B 0(T+1) T+1 T2o2+1 T2o2+1 9、非线性系统相轨迹的起点取决于: A、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初始条件 C、与外作用无关 D、初始条件和所加的外作用 10、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O2=1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0.ls+ B s+1 0.1s+1 0.5s+1 10s+1 ↑j【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 ①无阻尼自然频率On= 阻尼比 2、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三频段分别反映的系统性能是 ①低频段反映 共5页第2页 ②中频段反映 ③高频段反映 3、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H()=-5(s+4),则 +1)(S+2) ①开环根轨迹增益K"= ②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4、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2所示,试分别求出相应闭环系统在S右半平面的极点数Z8、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 K s e s Ts  (  ,其幅频特性 G( j) 应为: A、 ( 1) K e T      B 、 1 K e T     C 、 2 2 1 K e T      D、 2 2 1 K  T   9、非线性系统相轨迹的起点取决于: A、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初始条件 C、与外作用无关 D、初始条件和所加的外作用 10、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 1 c  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A、 10 1 1 s s   B 、 10 1 0.1 1 s s   C 、 2 1 0.5 1 s s   D、 0.1 1 10 1 s s   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 1 所示,则 ① 无阻尼自然频率n  ; ② 阻尼比  ; 2、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三频段分别反映的系统性能是 ① 低频段反映 ; ② 中频段反映 ; ③ 高频段反映 。 3、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5( 4) ( ) ( ) ( 1)( 2) s G s H s s s s     ,则 ① 开环根轨迹增益 * K  ; ② 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Kv  。 4、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 2 所示,试分别求出相应闭环系统在s 右半平面的极点数 Z。 图 1 共 5 页 第 2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