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设计思路:土改的内容通过《分马》的剧情介绍,让学生明白除了分到土地还分到生产 资料,了解土地改革内容是多方面的。对富农政策的改变学生更难理解,因此以教师引导为 主。土改后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化在下环节结合通过的意义介绍更有说服力。 过渡: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又发生了什么呢? 土地改革的意义 资料一:到1952年底,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 畜、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的350亿千克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问题1:土地改革后,土地和生产工具主要掌握在什么人手中? 问题2:对比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什么变化? 问题3:根据问题1和2,结合教材介绍,概括土改的意义。 问题4:不管土地是掌握在农民手中还是掌握在地主手中,这时期,土地等生产资料是 属于国家所有还是属于个人所有? 资料二: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 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 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问题5:根据资料概括土改的意义。 资料三: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 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问题6:据资料概括土改的意义 资料四: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 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 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问题7:据资料概括土改的意义。 设计思路:土改的意义教材介绍得很抽象,学生难理解,根据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采 用详实的资料,引导学生得出具体的结论。 过渡:在土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经济逐步恢复发展的大号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 的因素,如刘青山、张子山贪污案。 四、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学生阅读自由阅读卡,了解刘青山、张子山贪污案的情况。 【课堂小结】设计思路:土改的内容通过《分马》的剧情介绍,让学生明白除了分到土地还分到生产 资料,了解土地改革内容是多方面的。对富农政策的改变学生更难理解,因此以教师引导为 主。土改后土地所有制性质的变化在下环节结合通过的意义介绍更有说服力。 过渡: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又发生了什么呢?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资料一:到 1952 年底,近 3 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 7 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 畜、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的 350 亿千克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问题 1:土地改革后,土地和生产工具主要掌握在什么人手中? 问题 2:对比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什么变化? 问题 3:根据问题 1 和 2,结合教材介绍,概括土改的意义。 问题 4:不管土地是掌握在农民手中还是掌握在地主手中,这时期,土地等生产资料是 属于国家所有还是属于个人所有? 资料二: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 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 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问题 5:根据资料概括土改的意义。 资料三: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 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问题 6:据资料概括土改的意义。 资料四: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 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 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 1.4363 亿吨,比 1949 年增长了 26.9%。 问题 7:据资料概括土改的意义。 设计思路:土改的意义教材介绍得很抽象,学生难理解,根据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采 用详实的资料,引导学生得出具体的结论。 过渡:在土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经济逐步恢复发展的大号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 的因素,如刘青山、张子山贪污案。 四、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学生阅读自由阅读卡,了解刘青山、张子山贪污案的情况。 【课堂小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