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归纳内力图的基本作法 (1)外力(中间连接力对局部研究对象而言是外力):根据结构整体或局部平衡求支座 反力和中间连接力。(避免解联立方程。适当选取隔离体,由平衡方程求解支座和联结 处的约束力) (2选定外力的不连续点为控制截面(控制截面:如支承点、集中荷载作用点、集中力偶 作用点左右截面、分布荷载的起点及终点等),求控制截面的内力值(采用截面法); (3)分段画弯矩图。采用内力图与荷载的关系。当控制截面间无荷载时,根据控制截面 的弯矩值,即可作出直线弯矩图;当控制截面间有荷载作用时,根据控制截面的弯矩值 作出直线图形后,再叠加上这一段按简支梁求出的弯矩图 (4)分段画剪力图。根据控制截面的剪力竖标,无荷载区段,Q图连以水平线:均匀荷 载区段,Q图连以斜直线; (5)分段画轴力图。根据控制截面的轴力竖标,在无轴向外荷载区段,N图连以水平线; 在有均匀轴向外荷载区段,N图连以斜直线 (6)校核内力图 (7)N、Q图也可以通过M图由杆件平衡作出。 例1:悬臂梁、简支梁、外伸梁 ↓↓ILL↓L↓↓』』』』↓↓↓ 些44 四、斜梁的内力图 单跨静定斜梁:梁式楼梯、板式楼梯、屋面斜梁,简支斜梁。及具有斜杄的刚架 两种荷载形式 1、水平向均匀荷载:人群荷载 水平向均匀荷载q,斜角a 1)支座反力:考虑整体平衡 H4=0.V4=VB=ql/2(个) 2)求截面K的内力方程:取AK段隔离体 ∑Mk=0.心-2 (与相应水平简支梁完全一样) 2 y=0,k=(VA-qr)cosa= ql-ax cosa ∑ ∑x=0Nk=(-2 gx sn a三、归纳内力图的基本作法 (1) 外力(中间连接力对局部研究对象而言是外力):根据结构整体或局部平衡求支座 反力和中间连接力。(避免解联立方程。适当选取隔离体,由平衡方程求解支座和联结 处的约束力) (2)选定外力的不连续点为控制截面(控制截面:如支承点、集中荷载作用点、集中力偶 作用点左右截面、分布荷载的起点及终点等),求控制截面的内力值(采用截面法); (3)分段画弯矩图。采用内力图与荷载的关系。当控制截面间无荷载时,根据控制截面 的弯矩值,即可作出直线弯矩图;当控制截面间有荷载作用时,根据控制截面的弯矩值 作出直线图形后,再叠加上这一段按简支梁求出的弯矩图; (4)分段画剪力图。根据控制截面的剪力竖标,无荷载区段,Q 图连以水平线;均匀荷 载区段,Q 图连以斜直线; (5)分段画轴力图。根据控制截面的轴力竖标,在无轴向外荷载区段,N 图连以水平线; 在有均匀轴向外荷载区段,N 图连以斜直线; (6)校核内力图 (7)N、Q 图也可以通过 M 图由杆件平衡作出。 例 1:悬臂梁、简支梁、外伸梁 四、斜梁的内力图: 单跨静定斜梁:梁式楼梯、板式楼梯、屋面斜梁,简支斜梁。及具有斜杆的刚架。 两种荷载形式 1、水平向均匀荷载:人群荷载 水平向均匀荷载 q,斜角α 1) 支座反力:考虑整体平衡 H = 0,V =V = ql / 2() A A B 2) 求截面 K 的内力方程:取 AK 段隔离体 2 2 0, 2 qx x ql M K = M K = − (与相应水平简支梁完全一样)  cos 2  ' 0, ( ) cos       = = − = − qx ql Y Q V qx K A 3) sin  2  ' 0,       = = − + qx ql X NK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