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常见”成了被热议的话题。 一位叫@ Mandy一小矮的网友表示,“临时夫妻”是农民工无奈的选择。他认为,农民 工工作辛苦,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也需要身边的感情依靠,一味地以道德底线缺失来评判 他们是没有道理的。但也有人直言,这种现象是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要为道德沦丧找借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认为,“临时夫妻”的出现原因是更 开放的社会环境里人们正常生理需求的反映,另外,陌生的环境使得原有的在熟人社会里的 道德约束失效。海军计划生育宣教中心的负责人李健认为,相比于不安定、没有任何法规保 护的‘临时夫妻’,稳定的家庭关系显然更有利于群体的健康和下一代人的成长。 自身声音 老沈:起初只是想找人说说话,后来慢慢慢慢就在一起。夜里自己一个人醒来的时候, 直睡不着,心里一直感到自责,心想这样做能对得起谁?能对得起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老 婆吗?心里特别矛盾,想离开她,但又有些舍不得。后来两人都各自离了婚,但只同居在 起并没有结婚,因为他们彼此都不敢确定,两人的关系到底能够维持多久。 建国:“临时夫妻”很简单,根本没什么感情,有的就是彼此对性的需求,如同相互 帮忙一样的简单和平常。除了对老婆的愧疚外,建国丝毫没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丽娟:住在一起谈不上感情,一起搭伙过日子罢了。不怕工作苦和累,怕晚上没个人说 话。说起这种生活,丽娟自己也知道不对,但心里又似乎很难摆脱,为了孩子,在外打工总 比家里赚得多。对于心里的那份愧疚,丽娟只有每个月给儿子汇钱的时候,心里才会舒畅 些,真正感觉到快乐。 调查数据 上海市妇联和复旦大学社会性别发展与研究中心联手发布的关于《"临时夫妻"还是"忠 贞不渝"》的调查显示,虽然绝大多数受访者不接受婚姻中的不忠,但对于长期分居下自我 能否坚守表示出不确定。 该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18份。72.9%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配偶对自己有过不忠 147%的受访者认为"偶尔一次,能接受",仅28%的人认为"只要精神上不背叛都能接受"。 虽然知道不忠不妥,但在被问到不得已要接受夫妻"双城生活"二到三年,是否有把握保证自 己对配偶"忠贞不渝"问题时,38.5%的受访者说自己绝对有把握,24.3%的人坦陈自己没有 把握、很难把握或者说不清。 与冲击原有婚姻关系的婚外恋和"小三"现象不同,"临时夫妻"最大特点是以保全法律上 的夫妻关系为特色,以不拆散原有家庭为底线。"临时夫妻"往往平日搭伙、一起起居,看似 与正常夫妻无异;但一到节假日期间,或者孩子放寒暑假期间,"临时夫妻"就会有默契地各 自回到原配偶身边生活 "临时夫妻"现象,应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舒解?在调查中,受访者给出答案的排序是,首 先要通过社会舆论加以引导(认同率为5596%),而后是通过妇联等组织进行教育(认同率为 4311%),再之是通过社会治安进行管理(认同率为3670%),最后是通过法律手段加以惩戒 (认同率为25.23%) 问卷结果反思: 我们可以看见目前在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度上,大多数人只是浅尝辄止地了解。对忙于 生活,充满压力的城市人来说,对非己群体的无知或许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而对农民工 这种相对不光鲜而存在感低的职业就更是如此。国家在农民工问题的宣传和关注上并未放 松,但是有模式化抽象化之嫌,例如炒热了“留守儿童”的话题,然而大多数人却只是接受“常见”成了被热议的话题。 一位叫@Mandy-小矮的网友表示,“临时夫妻”是农民工无奈的选择。他认为,农民 工工作辛苦,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也需要身边的感情依靠,一味地以道德底线缺失来评判 他们是没有道理的。但也有人直言,这种现象是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要为道德沦丧找借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认为,“临时夫妻”的出现原因是更 开放的社会环境里人们正常生理需求的反映,另外,陌生的环境使得原有的在熟人社会里的 道德约束失效。海军计划生育宣教中心的负责人李健认为,相比于不安定、没有任何法规保 护的‘临时夫妻’,稳定的家庭关系显然更有利于群体的健康和下一代人的成长。 自身声音: 老沈:起初只是想找人说说话,后来慢慢慢慢就在一起。夜里自己一个人醒来的时候, 一直睡不着,心里一直感到自责,心想这样做能对得起谁?能对得起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老 婆吗?心里特别矛盾,想离开她,但又有些舍不得。后来两人都各自离了婚,但只同居在一 起并没有结婚,因为他们彼此都不敢确定,两人的关系到底能够维持多久。 建国: “临时夫妻”很简单,根本没什么感情,有的就是彼此对性的需求,如同相互 帮忙一样的简单和平常。除了对老婆的愧疚外,建国丝毫没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丽娟:住在一起谈不上感情,一起搭伙过日子罢了。不怕工作苦和累,怕晚上没个人说 话。说起这种生活,丽娟自己也知道不对,但心里又似乎很难摆脱,为了孩子,在外打工总 比家里赚得多。对于心里的那份愧疚,丽娟只有每个月给儿子汇钱的时候,心里才会舒畅一 些,真正感觉到快乐。 调查数据: 上海市妇联和复旦大学社会性别发展与研究中心联手发布的关于《"临时夫妻"还是"忠 贞不渝"》的调查显示,虽然绝大多数受访者不接受婚姻中的不忠,但对于长期分居下自我 能否坚守表示出不确定。 该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 218 份。72.9%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配偶对自己有过不忠, 14.7%的受访者认为"偶尔一次,能接受",仅 2.8%的人认为"只要精神上不背叛都能接受"。 虽然知道不忠不妥,但在被问到不得已要接受夫妻"双城生活"二到三年,是否有把握保证自 己对配偶"忠贞不渝"问题时,38.5%的受访者说自己绝对有把握,24.3%的人坦陈自己没有 把握、很难把握或者说不清。 与冲击原有婚姻关系的婚外恋和"小三"现象不同,"临时夫妻"最大特点是以保全法律上 的夫妻关系为特色,以不拆散原有家庭为底线。"临时夫妻"往往平日搭伙、一起起居,看似 与正常夫妻无异;但一到节假日期间,或者孩子放寒暑假期间,"临时夫妻"就会有默契地各 自回到原配偶身边生活。 "临时夫妻"现象,应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舒解?在调查中,受访者给出答案的排序是,首 先要通过社会舆论加以引导(认同率为 55.96%),而后是通过妇联等组织进行教育(认同率为 43.11%),再之是通过社会治安进行管理(认同率为 36.70%),最后是通过法律手段加以惩戒 (认同率为 25.23%)。 问卷结果反思: 我们可以看见目前在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度上,大多数人只是浅尝辄止地了解。对忙于 生活,充满压力的城市人来说,对非己群体的无知或许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而对农民工 这种相对不光鲜而存在感低的职业就更是如此。国家在农民工问题的宣传和关注上并未放 松,但是有模式化抽象化之嫌,例如炒热了“留守儿童”的话题,然而大多数人却只是接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