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二章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数据传输(全文数据由a经b到c,或由a经e和d到c) 电路拆除(由通路中的任一结点请求拆除电路,等待继续使用) 2、报文交换技术 为解决各站点间存在随机性和突发性的数据交换要求,常采用报文交换技术,即不需要在两个网 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将需传输交换的整块报文(长度不限且可变)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交换, 此方式是把想要发送的报文加上一个目的地址信息编码,如图2.14(b)所示 网络结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结点,直到逐个地转送到目的结点。 在此过程中,每个结点收到报文后,检查无错误后,暂存在缓存区中,从信息头中找出下一个结点的 地址,然后利用空闲电路再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结点,直到目的结点,因此端到端之间无需先通过呼 叫建立固定链路。都是利用每个结点的都有排序、优先选择、发送功能实现的 3、分组交换技术 为了更好地利用信道容量,并降低结点中数据量的阻塞拥挤,现代计算机通讯网络中都采用将报 文进行分组后再交换技术,即将一个长报文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固定,根据网络协议不 同分组的长度也不同,可以从几百位到几千位。如在AIM异步传输方式下,每个分组长度总是53个 字节(424位),其中5个字节是信头( header),48个字节为有效数据段。这样分组的组又称为信元,信 息头包含各种控制信息,主要是表示信元去向的逻辑地址。信息段中包含来自各种不同业务的用户信 息,这些数据透明地穿过网络。信元的格式与业务数据类型无关,任何业务的数据都同样被切割封装 成统一格式的信元,如图2.14(c)所示 报文数据 结束标志 报文 (a)电路交换格式 地址编码(帧头) 报文数据 结束标志 (b)报文交换格式 头 信头报文分组2 地址编信头)|报文分组n 信元 (c)分组交换格式 图2.14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报文格式 再以图2.13为例分析一个分组或信元的传输过程。当T1发送一个数据到结点a并暂存这信元 然后把它发送到b或e结点,直到根据信头中的目的地址发送到目的站点T4 表面上看,分组交换比起报文交换没有什么特殊的优点,但值得考虑的是,把数据单位的最大长 度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这样每个节点所需要的存储量减小,分组可以存储在内存中,提高了交换的 速度。另外源结点发出一个报文的信元后,可以连续发出第二个、第三个直到最后一个信元,但这些 信元在各个结点中可能被同时接收,处理和发送,也可能不是同时,但可以走不同的路径,这样形成 并行性传送降低了整体性传播时间,并随时利用网络中流量分布的变化而走尽可能快的路径,使网络 整体利用率和效能提高。 第31页共49页第二章 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第31页 共 49 页 数据传输(全文数据由 a 经 b 到 c,或由 a 经 e 和 d 到 c) 电路拆除(由通路中的任一结点请求拆除电路,等待继续使用) 2、 报文交换技术 为解决各站点间存在随机性和突发性的数据交换要求,常采用报文交换技术,即不需要在两个网 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通路,将需传输交换的整块报文(长度不限且可变)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交换, 此方式是把想要发送的报文加上一个目的地址信息编码,如图 2.14(b)所示。 网络结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结点,直到逐个地转送到目的结点。 在此过程中,每个结点收到报文后,检查无错误后,暂存在缓存区中,从信息头中找出下一个结点的 地址,然后利用空闲电路再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结点,直到目的结点,因此端到端之间无需先通过呼 叫建立固定链路。都是利用每个结点的都有排序、优先选择、发送功能实现的。 3、 分组交换技术 为了更好地利用信道容量,并降低结点中数据量的阻塞拥挤,现代计算机通讯网络中都采用将报 文进行分组后再交换技术,即将一个长报文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固定,根据网络协议不 同分组的长度也不同,可以从几百位到几千位。如在 ATM 异步传输方式下,每个 分组长度总是 53 个 字节(424 位),其中 5 个字节是信头(header),48 个字节为有效数据段。这样分组的组又称为信元,信 息头包含各种控制信息,主要是表示信元去向的逻辑地址。信息段中包含来自各种不同业务的用户信 息,这些数据透明地穿过网络。信元的格式与业务数据类型无关,任何业务的数据都同样被切割封装 成统一格式的信元, 如图 2.14(c)所示。 图 2.14 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报文格式 再以图 2.13 为例分析一个分组或信元的传输过程。当 T1 发送一个数据到结点 a 并暂存这信元, 然后把它发送到 b 或 e 结点,直到根据信头中的目的地址发送到目的站点 T4。 表面上看,分组交换比起报文交换没有什么特殊的优点,但值得考虑的是,把数据单位的最大长 度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这样每个节点所需要的存储量减小,分组可以存储在内存中,提高了交换的 速度。另外源结点发出一个报文的信元后,可以连续发出第二个、第三个直到最后一个信元,但这些 信元在各个结点中可能被同时接收,处理和发送,也可能不是同时,但可以走不同的路径,这样形成 并行性传送降低了整体性传播时间,并随时利用网络中流量分布的变化而走尽可能快的路径,使网络 整体利用率和效能提高。 …… 信元 呼叫 报文数据 结束标志 报文 (a)电路交换格式 地址编码 (帧头) 报文数据 结束标志 帧 (b)报文交换格式 信头 报文分组 1 信头 报文分组 2 (c)分组交换格式 地址编码(信头) 报文分组 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