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本体与有形之形器的合一就成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如阮籍《乐论》日:“故达道 之化者可与审乐,好音之声者不足与论律也。”这里的“道”就是无形的作为音乐灵魂的世 界本体,“声”则只是音乐的有形的形器要素,音乐就是有与无二者的合一,有与无之间,以 无最重要陶渊明也曾说过:“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晋书·陶潜传》)此“趣”也是作 为音乐灵魂的无形的生活世界的本体。 需要指出的是《易传》在强调天地、乾坤同体的同时,更强调作为本源的天乾的主导 作用,但这种思想在《乐记》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在《乐记》中,与天对应的乐和与地对应的 礼只是并等关系,这是它的缺点之 按《荀子》一系的美学思想,乐的产生至少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前提,一是心,一是物,心 物相感则生音成乐。这种观念与《易传》系的“礼乐”生于天地、阴阳的思都显然根本不 同,《乐记》作者没有在二者之间建立起内在逻辑关系。因而这两种思想互不关联,处于游 离状态。作者创作《乐记》时,似仅仅把二种思想从易作》与《荀子》中移了出来,而缺少了 揉合的功夫。这是其缺点之二。 我们认为,这是由于作者对《易传》本体思想理解不透、贯彻不彻底、缺乏圆融贯通的 境界所致。珙代人在西学语境的影响下,虽对来自《荀子》一系的思想有较为明确的理解 但对源于《易传》的“礼乐”一系的理论却不甚明了。我们认为,这两种思想可以在《易传 生活本体思想的基础上得到统一。从根本上看,主观的心与客观的物都是由天、乾所推出 的形器,都处在现象界的层次,心之为心,物之为物,都是天的作用,其“本质”都是天之 “显”(作为动词)形,故生自心物相感的乐归根到底也是以天为源泉。在乐的产生过程中 心与物只是本体通过乐而显示自身的“工具”与“媒介”,故心与物不具本源意义。仅仅以 心物相感论乐,缺乏本体深度,显然只停留在形而下的器的层次上,而不知诸物源于天,不 懂得应突破经验的世界,从形而上的角度看待事物,这种缺点本为《荀子》所具有,作者不 加辨别,照搬到《乐记》中来了 从以上分析可见,《易传》一系的理论观点才是《乐记》中最深刻、最有价值、最能代表 中国文化精神的美学思想,它将乐的源泉建立在生活本体之上,为后代道艺合一的中国艺 术思想的形成做出了探索。这种美学思想是西方传统艺术观中所缺乏的,只有到了海德 格尔以后,西方人才渐入此境。而《乐记》中《荀子》一系的美学观点实不足真正代表中国 文化精神,因为这种心物相感的功利主义艺术观在西方传统中并不鲜见;而且从哲学基础 上看,这种观点只停留在现象界的层次上,由此也就决定了这种美学观点不可能达到本体 深度,难以体现出中国美学最深刻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孙尧年《乐记》作者问题考辨[J].《音乐论丛》第四辑,1981 [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41 [3]吴毓清论《乐记》二题—《乐记》探索之二[A].《乐记》论辩[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355 [4]金钟关于公孙尼子的《乐记》的断代和评价问题[.人民音乐,1979,(7) [5]刘楚材,“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国音乐,1981,(1) [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53 贵任编辑:刘玉建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无形 的本体与有形 之形器 的合一就成 了中 国艺术 的基 本精神 , 如阮籍《乐 论 》曰 “ 故 达道 之化者可与审乐 , 好音之声者不 足与论律也 。 ”这 里的 “ 道 ”就是无 形 的作为音乐 灵 魂 的世 界本体 , “ 声 ”则 只是音乐 的有形 的形器要素 , 音乐就是有 与无 二者 的合一 , 有与无之间 , 以 无最重要 , 陶渊 明也 曾说过 “ 但识琴 中趣 , 何劳弦上声 。 ” 晋书 · 陶潜传 此 “ 趣 ”也是作 为音乐灵魂 的无形 的生活世界 的本体 。 需要指 出的是 ,《易传 》在 强调天地 、 乾坤 同体的同时 , 更强调作为本源 的天 、 乾的主导 作用 , 但这种 思想在《乐记 》中并 没有体现 出来 。 在《乐记 》中 , 与天对应 的乐 和 与地对应 的 礼只是并等关系 , 这 是它 的缺点 之一 。 按《荀 子 》一 系的美学思想 , 乐 的产生至少 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前提 , 一是 心 , 一是 物 , 心 物相感则生音成乐 。 这种观念与《易传 》一 系 的 “ 礼乐 ” 生 于 天 地 、 阴 阳 的思 想显 然 根本 不 同 ,《乐记 》作者没有在二者之 间建立起 内在逻辑关 系 。 因而这两种思想互不关联 , 处于游 离状态 。 作者创作《乐 记 》时 , 似仅仅把二种思想 从《易传 》与《荀子 》中移 了 出来 , 而缺少 了 揉合 的功夫 。 这是其缺点之二 。 我们认 为 , 这 是 由于作者对《易传 》本体思 想 理解 不 透 、 贯 彻 不彻底 、 缺 乏 圆融 贯通 的 境界所致 。 现代人 在西学语境的影 响下 , 虽对来 自《荀子 》一 系的思想有较为 明确 的理解 , 但对 源于《易传 》的 “ 礼乐 ”一 系的理论却 不甚 明了 。 我们认 为 , 这两 种 思 想 可 以 在《易传 》 生活本 体思想的基础上得 到统一 。 从根本上看 , 主观 的心 与客观 的物都是 由天 、 乾所推 出 的形 器 , 都处在现象界 的层 次 , 心 之 为 心 , 物 之 为物 , 都 是 天 的作 用 , 其 “ 本 质 ” 都 是 天 之 “ 显 ” 作 为动词 形 , 故生 自心 物相感 的乐归根 到底也是 以天 为源泉 。 在乐 的产 生过程 中 , 心 与物 只是本体通过乐 而显示 自身的 “ 工 具 ”与 “ 媒介 ” , 故 心 与物不 具本源 意义 。 仅仅 以 心物相感论乐 , 缺乏本体深度 , 显然 只停 留在形而下 的器 的层 次上 , 而不知诸物源于天 , 不 懂得应 突破经验 的世界 , 从形而 上 的角度看待事物 , 这种缺点本 为《荀子 》所 具有 , 作者不 加辨别 , 照搬 到《乐记 》中来 了 。 从 以上分析可见 ,《易传 》一 系的理论观 点才是《乐记 》中最 深刻 、 最 有价值 、 最 能代 表 中国文化精神的美学思想 , 它将乐 的源泉建立在生 活本体之上 , 为后代道艺合一 的中国艺 术思想 的形 成做 出了探索 。 这种美学思想是 西方传统 艺术 观 中所缺 乏 的 , 只有 到 了海德 格尔 以后 , 西方人 才渐人 此境 。 而《乐记 》中《荀子 》一 系 的美学观点实不 足 真 正代 表 中国 文化精神 , 因为这种 心物相感 的功利 主义艺术观在西方传统 中并不鲜见 而且从哲学基 础 上看 , 这种观点 只停 留在 现象界 的层 次上 , 由此也就决定 了这种美学观点不可 能达 到本体 深度 , 难 以体现 出中国美学最深刻 的思 想 。 参考文 献 〕孙尧年 《乐记 》作者 问题考辨〔 《音乐 论丛 》第 四 辑 , 〔幻李泽厚 , 刘纲 纪 中国美学史 第一 卷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 【 〕吴忱清 论《乐 记 》二题 — 《乐 记 》探索之二 〔 」《乐 记 》论辩【 〕北京 人 民音乐 出版 社 , 〔 金钟 关于公 孙尼 子 的《乐记 》的断代和评价 问题 人 民音乐 , , 【 刘楚材 “ 乐记 ”的音乐 美学思 想【 中国音乐 , , 〕 卜 〔 」叶 朗 中国美学 史大纲【 」上海 上海人 民 出版社 , 巧 贵任编 辑 刘 玉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