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066 工程科学学报,第40卷,第9期 niscus may be wrapped by the rapidly cooled molten steel above the primary hook.In the vertical shell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hooks, small-size inclusions (less than 100 um)may be wrapped by the solidified front,but large-size inclusions are difficult to be wrapped. KEY WORDS ultralow-earbon steel:continuous casting:oscillation marks:solidified hooks;inclusion entrapment;force analysis 超低碳钢系列冷轧钢板一般应用于汽车、家电 当前研究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尚不够全面. 覆盖件及电池壳等领域,其表面质量要求极为严 对于夹杂物在凝固前沿的受力分析,Thomas 格.特别是电动汽车电池壳用钢领域,为避免电 等6在2008年研究了结晶器出口附近坯壳凝固前 池服役过程发生漏液、爆炸等重大事故,下游客户一 沿附近夹杂物的受力特点.苑鹏等m在2015年分 般要求其表面达到双面O5级别.研究表明,多数冷 析了马兰格尼力对不同尺寸夹杂物的作用规律.但 轧产品表面质量缺陷与连铸坯表层洁净度有 是对于具体的凝固钩表面不同位置,由于前人未能 关P-),由于超低碳钢连铸坯皮下钩状坯壳(hook, 确定坯壳复杂的内腔形状以及夹杂物受力参数,其 又称凝固钩)的存在,超低碳钢连铸坯表层夹杂物 捕集夹杂物的作用规律尚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数值 含量明显高于铸坯内部.为此,生产企业需要对 模拟,计算了坯壳在初始凝固过程中的钩状坯壳在 连铸坯进行表面修磨或火焰清理(俗称“扒皮”),这 不同高度处的尺寸分布及演变特征.根据模拟结果 严重影响了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 制作了物理模型,在线观察了凝固钩捕集夹杂物的 早在20世纪70年代,Emi)学者发现了连铸 具体过程,并对凝固钩附近不同区域的夹杂物进行 坯皮下的钩状坯壳的存在.1981年,Tomono等圆提 了受力分析. 出弯月面凝固与钢液溢流的钩状坯壳形成机理. 2002年,Fredriksson与Elfsberg可发现凝固坯壳、钢 1 研究方法 液和保护渣的三相交接点在表面张力和重力作用下 1.1钩状坯壳形状演变的数值模拟 会达到平衡,钢液的弯月面形状满足Bikerman方 针对连铸坯皮下钩状坯壳,建立结晶器内坯壳 程.2006~2007年,Thomas教授团队0-通过数值 初始凝固过程的数值模型,分析钩状坯壳的形成与 模拟综合分析了初始凝固过程中坯壳受到的热应 演变行为.为减少模型的运算量和分析成本,根据 力、机械压力、钢液静压力等多重作用下,用组图和 连铸坯表面中心区域传热行为的对称性,忽略沿铸 动画的形式,形象地揭示了凝固钩的形成过程.对 坯表面方向的水平传热,在表面中心沿高度方向建 于弯月面处钢液溢流的发生时间,传统的连铸坯初 立一个纵向的二维切片模型.由弯月面向下模型高 始凝固过程分析认为发生在负滑脱阶段2).近 年来杨文等学者研究后认为,钢液溢流行为发生 度为163.5mm(20个振痕间距高度),沿坯壳生长 方向模型宽度为10mm.利用ANSYS大型有限元软 在正滑脱后期和负滑脱前期两个阶段. 总体看来,前人们经过多年的探索、争论,目前 件求解模型的传热过程.模型形状及在结晶器内的 位置示意如图1所示. 对钩状坯壳的形成过程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但是,对于凝固钩形成以后随着坯壳下行过程中的 超低碳钢连铸坯坯壳内的钩状结构形成机理十 分复杂.坯壳在弯月面初始凝固过程中受到结晶 演变行为,当前研究尚显不足.有学者认为凝固钩 形成以后下行一个振动周期即埋没进入坯壳. 器、渣圈、渣膜、下部坯壳、内部液态钢液等多方面的 然而实际上一个振痕间距仅为10mm左右,而金相 传热和应力的综合作用.本模型基于弯月面凝固与 分析连铸坯表层钩状坯壳的深度一般为2~4 溢流的凝固钩形成原理网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模型 mm的,通过分析结晶器铜板的热流密度知,坯壳很 采用以下简化和假设: 难在如此短的距离即形成埋没凝固钩所需的的坯壳 (1)依据工业生产连铸坯金相形貌绘制模型的 厚度.此外,观察低碳钢连铸的漏钢坯壳通常会发 振痕形状. 现,在顶端弯月面以下几十毫米范围内其内腔并非 (2)模型的弯月面形状符合Bikerman方程回, 自上而下光滑均匀的,而是伴随了坯壳外部的振痕 式(1)~(3),忽略保护渣渣道压力变化对凝固钩的 在内腔呈现规律性的隆起形状.因此,凝固钩形成 影响: 以后随坯壳下移必然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该过程导 致坯壳内腔的不均匀性变化.这对凝固前沿的钢液 x-=-√2-2+2@n@+2@- 2 微观流场以及夹杂物的运动行为都有较大的影响, (1)工程科学学报,第 40 卷,第 9 期 niscus may be wrapped by the rapidly cooled molten steel above the primary hook. In the vertical shell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hooks, small-size inclusions ( less than 100 μm) may be wrapped by the solidified front,but large-size inclusions are difficult to be wrapped. KEY WORDS ultralow-carbon steel; continuous casting; oscillation marks; solidified hooks; inclusion entrapment; force analysis 超低碳钢系列冷轧钢板一般应用于汽车、家电 覆盖件及电池壳等领域,其表面质量要求极为严 格[1--2]. 特别是电动汽车电池壳用钢领域,为避免电 池服役过程发生漏液、爆炸等重大事故,下游客户一 般要求其表面达到双面 O5 级别. 研究表明,多数冷 轧产品表面质量缺陷与连铸坯表层洁净度有 关[2--3]. 由于超低碳钢连铸坯皮下钩状坯壳( hook, 又称凝固钩) 的存在,超低碳钢连铸坯表层夹杂物 含量明显高于铸坯内部[4--6]. 为此,生产企业需要对 连铸坯进行表面修磨或火焰清理( 俗称“扒皮”) ,这 严重影响了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Emi[7]学者发现了连铸 坯皮下的钩状坯壳的存在. 1981 年,Tomono 等[8]提 出弯月面凝固与钢液溢流的钩状坯壳形成机理. 2002 年,Fredriksson 与 Elfsberg[9]发现凝固坯壳、钢 液和保护渣的三相交接点在表面张力和重力作用下 会达到平衡,钢液的弯月面形状满足 Bikerman 方 程. 2006 ~ 2007 年,Thomas 教授团队[10--11]通过数值 模拟综合分析了初始凝固过程中坯壳受到的热应 力、机械压力、钢液静压力等多重作用下,用组图和 动画的形式,形象地揭示了凝固钩的形成过程. 对 于弯月面处钢液溢流的发生时间,传统的连铸坯初 始凝固过程分析认为发生在负滑脱阶段[12--13]. 近 年来杨文等[14]学者研究后认为,钢液溢流行为发生 在正滑脱后期和负滑脱前期两个阶段. 总体看来,前人们经过多年的探索、争论,目前 对钩状坯壳的形成过程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但是,对于凝固钩形成以后随着坯壳下行过程中的 演变行为,当前研究尚显不足. 有学者认为凝固钩 形成以后下行一个振动周期即埋没进入坯壳[11]. 然而实际上一个振痕间距仅为 10 mm 左右,而金相 分析连 铸 坯 表 层 钩 状 坯 壳 的 深 度 一 般 为 2 ~ 4 mm[15],通过分析结晶器铜板的热流密度知,坯壳很 难在如此短的距离即形成埋没凝固钩所需的的坯壳 厚度. 此外,观察低碳钢连铸的漏钢坯壳通常会发 现,在顶端弯月面以下几十毫米范围内其内腔并非 自上而下光滑均匀的,而是伴随了坯壳外部的振痕 在内腔呈现规律性的隆起形状. 因此,凝固钩形成 以后随坯壳下移必然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该过程导 致坯壳内腔的不均匀性变化. 这对凝固前沿的钢液 微观流场以及夹杂物的运动行为都有较大的影响, 当前研究对这一领域的认识尚不够全面. 对于夹杂物在凝固前沿的受力分析,Thomas 等[16]在 2008 年研究了结晶器出口附近坯壳凝固前 沿附近夹杂物的受力特点. 苑鹏等[17]在 2015 年分 析了马兰格尼力对不同尺寸夹杂物的作用规律. 但 是对于具体的凝固钩表面不同位置,由于前人未能 确定坯壳复杂的内腔形状以及夹杂物受力参数,其 捕集夹杂物的作用规律尚鲜有报道. 本文通过数值 模拟,计算了坯壳在初始凝固过程中的钩状坯壳在 不同高度处的尺寸分布及演变特征. 根据模拟结果 制作了物理模型,在线观察了凝固钩捕集夹杂物的 具体过程,并对凝固钩附近不同区域的夹杂物进行 了受力分析. 1 研究方法 1. 1 钩状坯壳形状演变的数值模拟 针对连铸坯皮下钩状坯壳,建立结晶器内坯壳 初始凝固过程的数值模型,分析钩状坯壳的形成与 演变行为. 为减少模型的运算量和分析成本,根据 连铸坯表面中心区域传热行为的对称性,忽略沿铸 坯表面方向的水平传热,在表面中心沿高度方向建 立一个纵向的二维切片模型. 由弯月面向下模型高 度为 163. 5 mm( 20 个振痕间距高度) ,沿坯壳生长 方向模型宽度为 10 mm. 利用 ANSYS 大型有限元软 件求解模型的传热过程. 模型形状及在结晶器内的 位置示意如图 1 所示. 超低碳钢连铸坯坯壳内的钩状结构形成机理十 分复杂. 坯壳在弯月面初始凝固过程中受到结晶 器、渣圈、渣膜、下部坯壳、内部液态钢液等多方面的 传热和应力的综合作用. 本模型基于弯月面凝固与 溢流的凝固钩形成原理[8]建立数值模拟模型. 模型 采用以下简化和假设: ( 1) 依据工业生产连铸坯金相形貌绘制模型的 振痕形状. ( 2) 模型的弯月面形状符合 Bikerman 方程[9], 式( 1) ~ ( 3) ,忽略保护渣渣道压力变化对凝固钩的 影响: x - x0 = - 2a2 槡 sf - z 2 + 2a2 槡 sf 2 ( ln 2a2 槡 sf + 2a2 槡 sf - z 2 ) z ( 1) · 6601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