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有的则是让驾驶者从高处跳下,用重力产生动力。然而无论是牵引或是重力方法, 都无法达到人类自由飞翔的要求,所以人们依旧在寻找更加优秀的飞行设备。 为了实现从平地上升的目的,人们想到了利用浮力原理。这个由古希腊哲学 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定理是指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 的重力。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因为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它自身体积相同, 所以只要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就能浮起来。这个定理对气体一样适用,所以 只要能够排开和人质量相等的空气,就能将人“浮”在空中。由此,热气球在十 八世纪被法国的蒙戈菲尔兄弟发明出来。主要运用的方法是制造一个巨大的气球, 利用加热的方法,使得气球内空气密度减小,产生更大的浮力。其实早在中国的 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已经发明了孔明灯,发出求救信号,最终得救。这也许可以 称得上最早的热气球了。 但是热气球需要排开足够体积的空气才能载人升空,所以其自身的体积必然 也十分巨大,对于飞行和运输都产生了巨大的不便。同时热气球的飞行方向控制 主要还是要依靠风力的作用。这也不能实现人类翱翔蓝天的梦想。因此,人们又 发明了更好的飞行器一一飞机。 众所周知,飞机是由20世纪初的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的出现使得 人们能够通过机械手段自由地在空中移动。同时随着飞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 已经逐步能适应各种天气状况。不像气球那样利用空气的浮力,飞机则是利用了 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升力来上升,其中的一条重要定理便是伯努利方程:对于重力 场中的不可压缩均质流体,满足以下方程 p+pgh+ipvi=C 式中p、p、v分别为流体的压强、密度和速度;h为铅垂高度,g为重力 加速度;C为常量。 为了使飞机有向上的升力就必须使飞机机翼上表面压力小于下表面,而根据 伯努利方程,要减小空气对机翼的压强,在机翼上下表面离地高度几乎相等的情 况下,就要增大空气流经上表面的速度。 在飞机机翼的设计中,采用上表面突起,下表面较平的设计,增加空气流经 上表面的路程,所以空气的速度增大,使得空气对上表面压力减小,产生升力。 NACA Aerofoil Sections 1998-2005 AeromechUSyd.eduAU 月NASA TM4741 NACA 4 Diot Section NACA 2412 4.5 Digit Series Section Number 2412 60:2412 23015 Number of Points 121 6.6A series g613 6018 图二naca1412的翼型有的则是让驾驶者从高处跳下,用重力产生动力。然而无论是牵引或是重力方法, 都无法达到人类自由飞翔的要求,所以人们依旧在寻找更加优秀的飞行设备。 为了实现从平地上升的目的,人们想到了利用浮力原理。这个由古希腊哲学 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定理是指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 的重力。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因为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它自身体积相同, 所以只要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就能浮起来。这个定理对气体一样适用,所以 只要能够排开和人质量相等的空气,就能将人“浮”在空中。由此,热气球在十 八世纪被法国的蒙戈菲尔兄弟发明出来。主要运用的方法是制造一个巨大的气球, 利用加热的方法,使得气球内空气密度减小,产生更大的浮力。其实早在中国的 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已经发明了孔明灯,发出求救信号,最终得救。这也许可以 称得上最早的热气球了。 但是热气球需要排开足够体积的空气才能载人升空,所以其自身的体积必然 也十分巨大,对于飞行和运输都产生了巨大的不便。同时热气球的飞行方向控制 主要还是要依靠风力的作用。这也不能实现人类翱翔蓝天的梦想。因此,人们又 发明了更好的飞行器——飞机。 众所周知,飞机是由 20 世纪初的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的出现使得 人们能够通过机械手段自由地在空中移动。同时随着飞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 已经逐步能适应各种天气状况。不像气球那样利用空气的浮力,飞机则是利用了 空气流动时产生的升力来上升,其中的一条重要定理便是伯努利方程:对于重力 场中的不可压缩均质流体,满足以下方程 1 2 2 p  gh  v  C 式中 p 、  、v分别为流体的压强、密度和速度;h为铅垂高度, g 为重力 加速度;C 为常量。 为了使飞机有向上的升力就必须使飞机机翼上表面压力小于下表面,而根据 伯努利方程,要减小空气对机翼的压强,在机翼上下表面离地高度几乎相等的情 况下,就要增大空气流经上表面的速度。 在飞机机翼的设计中,采用上表面突起,下表面较平的设计,增加空气流经 上表面的路程,所以空气的速度增大,使得空气对上表面压力减小,产生升力。 图二 naca1412 的翼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