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土流失加剧、水环境质量退化、湿地萎缩、管理|殖水面等构成湿地景观,由于地处农业高强度 体制不顺等已成为流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开发区,历来受到围垦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 21降水年内、年际分配不均,洪涝和干早50—70年代,大部分湖泊湿地被围垦成农田 较为频繁 湿地生物的种群结构、群落和优势种群发生变 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洪涝和干早时常化,游、半游型鱼类大量减少或丧失,湿地 发生。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发生了7次生态恢复困难。而区域水生态及环境的恶化 大的洪涝灾害,由于防洪标准不高,洪涝灾害水源区的水土流失,早灾的频繁发生等等,影 威胁大,汉江中下游尚有58km干堤没有达响湿地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同时也带来生物多 到设计要求,民垸分洪难以适时适量,分洪后样性的下降 损失大。江汉中游的岗地和低丘区,由于受到2.4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管理粗放 大的气候环境以及较特殊的地形结构影响,缺 汉江中下游沿岸大部分城市存在着条块 乏良好的蓄水条件,雨后水分很快沿坡地流失分割;多龙管水”的现象,各部门职责交叉 下渗,地下水位低且量少,利用难度较大,土权属不清,无法实现水务统一管理,也无法实 壤植被保水能力差,加上降水少,蒸发强,经常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专门的流域性法 出现较严重的早情,近50年来已发生7次大规,管理手段落后,在汉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 的早灾,尤其是200年,汉江中下游发生了百利用上,体制和政策障碍问题日益突出。企业 年罕见的早灾,沿汉江多处打井取水,东荆河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运行管理不科学,水的重 断流,损失巨大 复利用率很低,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较大,城 22水土流失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污市供水管网老化,跑、冒、滴、漏严重。与此同 染严重 时,由于节水意识淡薄,居民生活用水浪费也 江中下游地区水士流失面积约达12×极为严重 0km,土壤侵蚀总量为2500490/a,中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地区 低山和丘陵地区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分布区, 的影响 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面源污染形式直接进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调水规模130× 汉江。城市工业、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排10m3/a(其中一期调水95×10m3/a),调水 下游河道或汉江,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威胁量占丹江口断面径流量的13,汉江中下游的 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001年,该区污水排流量及季节性分配将发生变化,防洪河道冲 放总量为71962×10,COD排放总量达22×淤、水质、航运、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以及城市 10h,约占湖北全省污水排放总量的30%以上。发展等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汉江中下游8大支流的19个控制断面中,有31防洪形势发生变化 17个不能满足相应水功能区标准。襄樊、武汉 调水后汉江中下游出现800—1000m3/ 等城区江段主要水质指标已接近水环境质量中水流量的天数将减少约20天,出现100 临界值。汉江于1992年、1998年、2000年 水流量的天数将减少 2003年4次发生“水华”,水体中藻类大量繁道冲淤情况将发生变化,对防洪会造成不利影 殖,水体呈褐色,发生频率增加,范围逐渐扩响。但是,由于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防洪库容 大,污染日趋严重队 扩大,使中下游流域的防洪标准由10—20年 2.3湖泊湿地减少迅速,湿地生态破坏严 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沿江14个分蓄洪民 垸基本可以不分洪,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江中下游地区河流、湖泊、水稻田及养 个长治久安的水利环境。库容增大,可以增 C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年 $ 第 !" 卷 $ 第 & 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 土流失加剧、水环境质量退化、湿地萎缩、管理 体制不顺等已成为流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降水年内、年际分配不均,洪涝和干旱 较为频繁 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洪涝和干旱时常 发生。!$ 世纪 %$ 年代以来,先后发生了 & 次 大的洪涝灾害,由于防洪标准不高,洪涝灾害 威胁大,汉江中下游尚有 %’#() 干堤没有达 到设计要求,民垸分洪难以适时适量,分洪后 损失大。江汉中游的岗地和低丘区,由于受到 大的气候环境以及较特殊的地形结构影响,缺 乏良好的蓄水条件,雨后水分很快沿坡地流失 或下渗,地下水位低且量少,利用难度较大,土 壤植被保水能力差,加上降水少,蒸发强,经常 出现较严重的旱情,近 %$ 年来已发生 & 次大 的旱灾,尤其是 !$$$ 年,汉江中下游发生了百 年罕见的旱灾,沿汉江多处打井取水,东荆河 断流,损失巨大。 !"! 水土流失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污 染严重 汉江中下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约达 #"!* #$+ ()! ,土壤侵蚀总量为 ! %$$—+ ,$$- . / ,中 低山和丘陵地区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分布区, 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面源污染形式直接进入 汉江。城市工业、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排 入下游河道或汉江,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威胁 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年,该区污水排 放总量为 &#,0!*#$+ -1 234 排放总量达 !!* #$+ -,约占湖北全省污水排放总量的 5$6以上。 汉江中下游 ’ 大支流的 #, 个控制断面中,有 #& 个不能满足相应水功能区标准。襄樊、武汉 等城区江段主要水质指标已接近水环境质量 临界值。汉江于 #,,! 年、#,,’ 年、!$$$ 年、 !$$5 年 + 次发生“ 水华”,水体中藻类大量繁 殖,水体呈褐色,发生频率增加,范围逐渐扩 大,污染日趋严重751’8 。 !"5 湖泊湿地减少迅速,湿地生态破坏严 重 汉江中下游地区河流、湖泊、水稻田及养 殖水面等构成湿地景观,由于地处农业高强度 开发区,历来受到围垦的影响,尤其是 !$ 世纪 %$—&$ 年代,大部分湖泊湿地被围垦成农田, 湿地生物的种群结构、群落和优势种群发生变 化,洄游、半洄游型鱼类大量减少或丧失,湿地 生态恢复困难。而区域水生态及环境的恶化, 水源区的水土流失,旱灾的频繁发生等等,影 响湿地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同时也带来生物多 样性的下降。 !"+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管理粗放 汉江中下游沿岸大部分城市存在着条块 分割“, 多龙管水”的现象,各部门职责交叉、 权属不清,无法实现水务统一管理,也无法实 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专门的流域性法 规,管理手段落后,在汉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 利用上,体制和政策障碍问题日益突出。企业 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运行管理不科学,水的重 复利用率很低,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较大,城 市供水管网老化,跑、冒、滴、漏严重。与此同 时,由于节水意识淡薄,居民生活用水浪费也 极为严重。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地区 的影响 南 水 北 调 中 线 工 程 总 调 水 规 模 #5$ * #$’ )5 . /( 其中一期调水 ,%*#$’ )5 . / ),调水 量占丹江口断面径流量的 #. 5,汉江中下游的 流量及季节性分配将发生变化,防洪、河道冲 淤、水质、航运、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以及城市 发展等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5"# 防洪形势发生变化 调水后汉江中下游出现 ’$$—# $$$)5 . 9 中水流量的天数将减少约 !$ 天,出现 # $$$— 5 $$$)5 . 9 大水流量的天数将减少 #$$ 天,河 道冲淤情况将发生变化,对防洪会造成不利影 响。但是,由于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防洪库容 扩大,使中下游流域的防洪标准由 #$—!$ 年 一遇提高到 #$$ 年一遇,沿江 #+ 个分蓄洪民 垸基本可以不分洪,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一个长治久安的水利环境。库容增大,可以增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