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建筑与城市文脉是建筑学专业设计实践选修课,属于专业提高、拓展和综合能力强化阶段的教学内容。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目: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建筑与环境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的认识,进一步确立本 土建筑学观念。通过建筑与城市文脉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在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和 体现建筑文脉的能力 课程的任务:确立对建筑文脉的基本认识,加深对于建筑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的理解;系统 学习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调査分析方法、程序和技能;初步掌握历史地区保护、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理 论、方法和技能;掌握根据建筑文脉进行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与设计程序 1、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1建筑与城市环境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 1.2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综合调查方法 1.3建筑与城市文脉的认识、挖掘和确立 1.4历史地区保护、历史建筑保护; 1.5观念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1.6全面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表现。 2、教学的方法与程序设计 2.1选择一个实际的环境地段 2.2提供可以促使学生了解环境特点的背景材料和现状图 2.3教授学生基本的调查方法和程序,学习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 2.4组织学生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环境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2.5帮助学生确定环境地段的人文和自然遗产保护对象; 2.6帮助学生确定环境设计整体观念和空间环境重点对象; 2.7采取集体讨论、教师讲评的方式促进学生设计的深入发展 2.8提供适当例图,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和掌握多种建筑与城市设计表达和表现方式。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与设计指导 本课程的学习包括课题与相关理论讲述、城市区域建设现状、历史文化调研、设计指导和学生的课堂后 作业五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运用讲述、举例、比喻、提问、讨论等多种方法使学生 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此外,在调研与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基本理论,引导学 生学习和掌握从城市(地域)历史文化入手,逻辑思维和推理方法进行建筑与环境设计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建筑与城市文脉是建筑学专业设计实践选修课,属于专业提高、拓展和综合能力强化阶段的教学内容。 2.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目: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建筑与环境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的认识,进一步确立本 土建筑学观念。通过建筑与城市文脉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在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和 体现建筑文脉的能力。 课程的任务:确立对建筑文脉的基本认识,加深对于建筑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的理解;系统 学习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调查分析方法、程序和技能;初步掌握历史地区保护、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理 论、方法和技能;掌握根据建筑文脉进行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与设计程序 1、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1建筑与城市环境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 1.2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综合调查方法; 1.3建筑与城市文脉的认识、挖掘和确立; 1.4历史地区保护、历史建筑保护; 1.5观念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1.6全面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表现。 2、教学的方法与程序设计 2.1选择一个实际的环境地段; 2.2提供可以促使学生了解环境特点的背景材料和现状图; 2.3教授学生基本的调查方法和程序,学习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 2.4组织学生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环境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2.5帮助学生确定环境地段的人文和自然遗产保护对象; 2.6帮助学生确定环境设计整体观念和空间环境重点对象; 2.7采取集体讨论、教师讲评的方式促进学生设计的深入发展; 2.8提供适当例图,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和掌握多种建筑与城市设计表达和表现方式。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与设计指导: 本课程的学习包括课题与相关理论讲述、城市区域建设现状、历史文化调研、设计指导和学生的课堂后 作业五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运用讲述、举例、比喻、提问、讨论等多种方法使学生 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此外,在调研与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基本理论,引导学 生学习和掌握从城市(地域)历史文化入手,逻辑思维和推理方法进行建筑与环境设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