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文脉》课程教学大纲(刘克成)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234.91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当前位置首页>>课程介绍>>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前言|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前言 教学大纲制定的依据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依据国家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工科本科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 教师多年科研成果为基础,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强化本科素质教育,以及国际合作教学探索和教学改革 逐步形成的我校建筑学专业特色课程。 该课程旨培养学生对建筑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的认识,进一步确立本土建筑学观念, 初步掌握从城市或地域历史文化环境要素与构成中寻求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二、审批程序 本课程教学大纲在建筑学院西安城市与建筑研究所所长的主持下,经任课教师充分调查硏究,认真 论证后,由研究所指定本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负责执笔编写,充分讨论和研究,并经过不断的教学实 践验证和反复修改产生的。 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后经研究所所长审核、院系教学工作委员会认定、主管教学院长批准后报教务处 备案执行。 三、执行情况 课程教学大纲是组织课程课堂教学的依据,在执行过程中建筑学院对任课教师执行教学大纲的情况 定期进行检查,确保了教学大纲得以贯彻执行。 在课程教学大纲执行过程中,各研究所(教研室)根据学科的发展需要向院(系)提岀申请,经院 (系)组织专家审核批准并报请教务处后对课程教学大纲做了部分调整,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连续性、 稳定性,教学大纲一经批准后即严格执行。 课程教学大纲属基本教学文件,由研究所制订后,院(系)统一管理,报教务处备案该课程任课教 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新修订的大纲(2004级)是在2004级之前经过充分教学实践和教学 认证讨论后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返回顶部 教学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介绍 >>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前 言 | 教学内容 | 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前 言 一、教学大纲制定的依据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依据国家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工科本科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 教师多年科研成果为基础,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强化本科素质教育,以及国际合作教学探索和教学改革 逐步形成的我校建筑学专业特色课程。 该课程旨培养学生对建筑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的认识,进一步确立本土建筑学观念, 初步掌握从城市或地域历史文化环境要素与构成中寻求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二、审批程序 本课程教学大纲在建筑学院西安城市与建筑研究所所长的主持下,经任课教师充分调查研究,认真 论证后,由研究所指定本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负责执笔编写,充分讨论和研究,并经过不断的教学实 践验证和反复修改产生的。 课程教学大纲制订后经研究所所长审核、院系教学工作委员会认定、主管教学院长批准后报教务处 备案执行。 三、执行情况 课程教学大纲是组织课程课堂教学的依据,在执行过程中建筑学院对任课教师执行教学大纲的情况 定期进行检查,确保了教学大纲得以贯彻执行。 在课程教学大纲执行过程中,各研究所(教研室)根据学科的发展需要向院(系)提出申请,经院 (系)组织专家审核批准并报请教务处后对课程教学大纲做了部分调整,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连续性、 稳定性,教学大纲一经批准后即严格执行。 课程教学大纲属基本教学文件,由研究所制订后,院(系)统一管理,报教务处备案该课程任课教 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严格遵守。新修订的大纲(2004级)是在2004级之前经过充分教学实践和教学 认证讨论后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返回顶部 教学内容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建筑与城市文脉是建筑学专业设计实践选修课,属于专业提高、拓展和综合能力强化阶段的教学内容。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目: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建筑与环境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的认识,进一步确立本 土建筑学观念。通过建筑与城市文脉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在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和 体现建筑文脉的能力 课程的任务:确立对建筑文脉的基本认识,加深对于建筑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的理解;系统 学习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调査分析方法、程序和技能;初步掌握历史地区保护、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理 论、方法和技能;掌握根据建筑文脉进行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与设计程序 1、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1建筑与城市环境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 1.2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综合调查方法 1.3建筑与城市文脉的认识、挖掘和确立 1.4历史地区保护、历史建筑保护; 1.5观念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1.6全面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表现。 2、教学的方法与程序设计 2.1选择一个实际的环境地段 2.2提供可以促使学生了解环境特点的背景材料和现状图 2.3教授学生基本的调查方法和程序,学习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 2.4组织学生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环境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2.5帮助学生确定环境地段的人文和自然遗产保护对象; 2.6帮助学生确定环境设计整体观念和空间环境重点对象; 2.7采取集体讨论、教师讲评的方式促进学生设计的深入发展 2.8提供适当例图,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和掌握多种建筑与城市设计表达和表现方式。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与设计指导 本课程的学习包括课题与相关理论讲述、城市区域建设现状、历史文化调研、设计指导和学生的课堂后 作业五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运用讲述、举例、比喻、提问、讨论等多种方法使学生 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此外,在调研与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基本理论,引导学 生学习和掌握从城市(地域)历史文化入手,逻辑思维和推理方法进行建筑与环境设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建筑与城市文脉是建筑学专业设计实践选修课,属于专业提高、拓展和综合能力强化阶段的教学内容。 2.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目: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建筑与环境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的认识,进一步确立本 土建筑学观念。通过建筑与城市文脉课程的学习,训练学生在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和 体现建筑文脉的能力。 课程的任务:确立对建筑文脉的基本认识,加深对于建筑社会属性、文化属性和历史属性的理解;系统 学习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调查分析方法、程序和技能;初步掌握历史地区保护、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理 论、方法和技能;掌握根据建筑文脉进行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与设计程序 1、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1.1建筑与城市环境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 1.2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综合调查方法; 1.3建筑与城市文脉的认识、挖掘和确立; 1.4历史地区保护、历史建筑保护; 1.5观念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1.6全面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表现。 2、教学的方法与程序设计 2.1选择一个实际的环境地段; 2.2提供可以促使学生了解环境特点的背景材料和现状图; 2.3教授学生基本的调查方法和程序,学习拟定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 2.4组织学生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环境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2.5帮助学生确定环境地段的人文和自然遗产保护对象; 2.6帮助学生确定环境设计整体观念和空间环境重点对象; 2.7采取集体讨论、教师讲评的方式促进学生设计的深入发展; 2.8提供适当例图,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和掌握多种建筑与城市设计表达和表现方式。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与设计指导: 本课程的学习包括课题与相关理论讲述、城市区域建设现状、历史文化调研、设计指导和学生的课堂后 作业五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运用讲述、举例、比喻、提问、讨论等多种方法使学生 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此外,在调研与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基本理论,引导学 生学习和掌握从城市(地域)历史文化入手,逻辑思维和推理方法进行建筑与环境设计

2.作业成果与考核方式 2.1调查提纲(社会、文化、生态、景观.):(10%) 2.2环境调查分析报告(背景、性质、特点、问题、挑战…);(20%) 2.3观念设计(规划设计依据、目标、原则、结构、方法、途径…);(20%) 24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教师协商后自定);(35%) 2.5说明书及其它。(15% 四、选题建议 1、选择一个真实的环境地段,使学生有条件进行实际的现场调查、分析和研究 2、选择一个较为成熟的建筑与城市环境,有稳定的社会生活、清晰的文脉,使学生易于学习和掌握现 代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3、在保证环境功能和景观一定完整性的同时,控制适当的环境规模与尺度,避免规模过大,问题过于 复杂。 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学时分配 阶段 合计 讲课 设计指导 讨论课 调研 课程理论与内 介绍 历届学生教学2 调查分析 2 12 18 观念设计 6 一草 6 二草 6 4=2=8=88 8 16 16 三草 16 设计周 K K 合计 24 30 72+K

2.作业成果与考核方式: 2.1调查提纲(社会、文化、生态、景观…);(10%) 2.2环境调查分析报告(背景、性质、特点、问题、挑战…);(20%) 2.3观念设计(规划设计依据、目标、原则、结构、方法、途径…);(20%) 2.4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教师协商后自定);(35%) 2.5说明书及其它。(15%) 四、选题建议 1、选择一个真实的环境地段,使学生有条件进行实际的现场调查、分析和研究; 2、选择一个较为成熟的建筑与城市环境,有稳定的社会生活、清晰的文脉,使学生易于学习和掌握现 代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3、在保证环境功能和景观一定完整性的同时,控制适当的环境规模与尺度,避免规模过大,问题过于 复杂。 返回顶部 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阶段 学时分配 合计 讲课 设计指导 讨论课 调研 课程理论与内 容介绍 2 4 历届学生教学 2 2 调查分析 2 4 12 18 观念设计 6 2 8 一草 6 8 16 二草 6 8 16 三草 6 8 16 设计周 K K 合计 6 24 30 12 72+K 返回顶部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