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氮上电子云密度降低,接受质子能力降低,所以芳香胺碱性小于氨。 胺的碱性强弱除与烃基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有关外,还受到水溶 剂化效应、空间位阻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胺分子中,氮上连接氢愈多, 溶剂化效应愈大,胺正离子就愈稳定,胺的碱性也愈强;氨原子上取 代基越多,空间位阻越大,使质子不易与氮原子接近,胺的碱性就愈 弱。 综合以上各种效应,胺类化合物碱性顺序为脂肪族仲胺>脂肪族 伯胺>脂肪族叔胺>NH>芳香族伯胺>芳香族仲胺>芳香族叔胺。 取代芳胺的强弱取决于取代基的性质,取代基为供电子基时,使 碱性增强:取代基为吸电子基时,使碱性减弱。例如: NH> NH2 NH2 NH2 NH2 ◇,◇,◇>◇ OCH3 CH3 CI NO (5)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酸碱性。饱和杂环化合物的碱性具有正 常脂肪胺的碱性。如六氢吡啶(pKb=2.73)和四氢比咯(pK,=3.36) 相当于脂肪2°胺的碱性。吡咯分子中由于氮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参 加了环的大π键使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降低,不易接受质子,故吡咯 (pK,=13.6)的碱性比苯胺(pK。9.38)弱得多。吡啶分子中由于氮 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没有参与大π键共轭体系,易接受质子,因而显 碱性(pKb=896),比苯胺的碱性略强,比脂肪胺的碱性弱。例如, 下列化合物碱性顺序为 (6)酰胺的酸碱性。酰胺RCONH2分子中,氮原子的未共用电 子对与羰基形成pP-π共轭体系,使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降低,减弱了 氮原子接受质子的能力,碱性降低,一般呈近中性。在酰亚胺分子中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