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38· 工程科学学报,第37卷,第3期 250 b 400F 1050℃ 1050℃ 200 1075℃ 300 1075℃ 150 200 1100℃ 100 1100℃ 1125℃ 100 1125℃ 0 -0.200.20.40.60.81.01.21.4 -0.2 0.20.40.60.81.01.2 直应变 直应变 150(r) 120 1050℃ 90 1075 1100℃ 60 30 -0.2 00.20.40.60.81.012 真应变 图3FGH96合金在双道次真应变量为0.3+0.9时不同变形速率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a)0.1s1:(b)0.01s1:(c)0.001s1 Fig.3 True stress-rue strain curves of FCH96 superalloy with the two-pass strain of0.3+0.9 at different strain rates:(a)0.1s;(b)0.01s-; (c)0.001s-1 结晶.双道次热变形在停留间隙过程中发生了部分再 是防止变形开裂.图4为0.6+0.6与0.3+0.9时合 结晶会使得加工硬化效应得到减轻,出现应力下降 金热变形后的宏观形貌.发现前者都出现了很大程度 现象. 的开裂,如图4(a)所示;而采用后者的双道次变形,除 对比两组不同应变量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可以发 了在1050℃、0.1s1(图4(b)左上角第一个)时出现 现,在总应变量相同的情况下,第一道次真应变量越 了轻微的裂纹,其他都比较完整,未出现开裂,如图4 小,则应力一应变曲线较快地落入稳态流变,而道次间 ()所示.从实际生产的角度来看,合金进行热变形 的应力下降幅度也越大,特别是在低温高速下 时,第一道次的真应变量不宜过大 2.2宏观形貌 2.3道次间再结晶 FGH96合金由于添加的合金元素含量非常多,造 根据下式计算不同真应变量的合金在不同变形条 成热加工困难,在变形过程中容易产生开裂.这主要 件下变形间隙内再结晶软化率X,结果如图5所示. 是试样在压缩过程中侧面的中间位置受到较大的拉应 X=-0巴 4 (1) 力,并且合金的边缘属于小变形区,使得再结晶细化晶 粒的作用难以发生,边缘粗大的晶粒以及受到较高的 式中,σ“为第二道次压缩发生屈服时所对应的由第一 拉应力致使表面开裂.采用双道次变形的主要目的就 道次真应变量e<e.(e.为再结晶临界应变量)阶段按 (a) 1m23456 图4不同变形条件下变形试样的宏观形貌.(a)0.6+0.6:(b)0.3+0.9 Fig.4 Macroscopic morphology of different deformation conditions:(a)0.6 +0.6:(b)0.3 +0.9工程科学学报,第 37 卷,第 3 期 图 3 FGH96 合金在双道次真应变量为 0. 3 + 0. 9 时不同变形速率下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 ( a) 0. 1 s - 1 ; ( b) 0. 01 s - 1 ; ( c) 0. 001 s - 1 Fig. 3 True stress-true strain curves of FGH96 superalloy with the two-pass strain of 0. 3 + 0. 9 at different strain rates: ( a) 0. 1 s - 1 ; ( b) 0. 01 s - 1 ; ( c) 0. 001 s - 1 结晶. 双道次热变形在停留间隙过程中发生了部分再 结晶会使得加工硬化效应得到减轻,出现应力下降 现象. 对比两组不同应变量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发 现,在总应变量相同的情况下,第一道次真应变量越 小,则应力--应变曲线较快地落入稳态流变,而道次间 的应力下降幅度也越大,特别是在低温高速下. 图 4 不同变形条件下变形试样的宏观形貌. ( a) 0. 6 + 0. 6; ( b) 0. 3 + 0. 9 Fig. 4 Macroscopic morphology of different deformation conditions: ( a) 0. 6 + 0. 6; ( b) 0. 3 + 0. 9 2. 2 宏观形貌 FGH96 合金由于添加的合金元素含量非常多,造 成热加工困难,在变形过程中容易产生开裂. 这主要 是试样在压缩过程中侧面的中间位置受到较大的拉应 力,并且合金的边缘属于小变形区,使得再结晶细化晶 粒的作用难以发生,边缘粗大的晶粒以及受到较高的 拉应力致使表面开裂. 采用双道次变形的主要目的就 是防止变形开裂. 图 4 为 0. 6 + 0. 6 与 0. 3 + 0. 9 时合 金热变形后的宏观形貌. 发现前者都出现了很大程度 的开裂,如图 4( a) 所示; 而采用后者的双道次变形,除 了在 1050 ℃、0. 1 s - 1 ( 图 4( b) 左上角第一个) 时出现 了轻微的裂纹,其他都比较完整,未出现开裂,如图 4 ( b) 所示. 从实际生产的角度来看,合金进行热变形 时,第一道次的真应变量不宜过大. 2. 3 道次间再结晶 根据下式计算不同真应变量的合金在不同变形条 件下变形间隙内再结晶软化率 X1,结果如图 5 所示. X1 = σde 1 - σp( 0. 02) σde s - σdx s . ( 1) 式中,σde 1 为第二道次压缩发生屈服时所对应的由第一 道次真应变量 ε < εc ( εc为再结晶临界应变量) 阶段按 · 833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