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北方春麦区引起春夏流行,通过菌源的远距离传播,构成周年侵染循环 秆锈菌夏孢子不耐寒冷,在我国北方广大麦区不能安全越冬。据考察,秆锈菌的越冬区 域比较小,主要越冬区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局部地区,次要越冬区主要分布 于长江中下游各省。这些地区冬季最冷月的月均温可达10℃左右,小麦可持续生长,秆锈 菌可持续不断侵染危害。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虽然秋苗发病普遍,但受害叶片大多不能 存活到翌年春季,因此病菌越冬率极低,仅可为当地局部麦田提供少量菌源,对全国范围的 秆锈病流行作用很小。 翌年春、夏季,越冬区菌源自南向北、向西逐步传播,经由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到东北、 西北及内蒙古等地的春麦区,造成全国大范围的春、夏季流行。由于大多数地区没有或极少 有本地菌源,春、夏季广大麦区秆锈病的流行几乎都是外来菌源所致,所以田间发病都是以 大面积同时发病为特征,没有真正的发病中心。但在外来菌源数量较少、时期较短的情况下, 在本地繁殖1~2代后,田间可能会出现一些“次生发病中心”。 我国小麦秆锈菌的越夏区域较广,在西北、西南、东北和华北冷凉地区晚熟冬春麦和自 生麦苗上均可越夏并不断繁殖蔓延。至秋季,西部高原越夏秆锈菌夏孢子随高空气流由西向 东传播至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等地,或由北往南向云南、贵州等越冬区传播,引起秋苗发 病,并不断发展蔓延。由于气流主要是由西向东活动,因此,病菌由北往南的传播所起作用 可能较小。云、贵、川西部高山区地形复杂,海拔高度相差悬殊,不同播期和收获期的麦田 交错并存,秆锈菌在该地区既可越夏,又可越冬,完成周年循环,但它在全国流行中的作用 尚需进一步研究。 发病条件 小麦秆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锈菌小种变化、小麦品种抗性和环境条件 秆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秆锈菌新的毒性小种可以通过在转主寄主上的有性杂交、突变 和异核重组等途径而产生。在我国,秆锈菌的转主寄主不起作用,所以毒性小种的变化可能 以后两种途径为主。毒性较弱的优势小种2lC3自发现以来,长期稳定占据优势,而毒性很 强的生理小种40、116、34C2、34C4出现频率一直很低:1989年又发现新的小种34C5,还 发现了对秆锈菌抗性基因Srl/等有毒力的多个21C3致病类型,值得密切注意。小种混合接 种试验表明,毒力较弱的小种21C3的相对生存能力明显高于毒力强的那些小种。因此,在 田间,毒力强而相对生存能力较弱的小种就难以发展起来,从而稳定了中国小麦秆锈菌种群 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或者大面积栽培的抗病品种丧失了抗锈性,是 锈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抗秆锈病品种大多低反应型抗性,表现为过敏性坏死反应。迄今已发 现了60多个小麦抗秆锈性基因,已把40多个抗病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绝大多数报道的抗 秆锈基因都是小种专化性的,除来自小麦属各种之外,还来自小麦的近缘属。多数抗秆锈基 因在全生育期表达,但少数为成株期抗病基因或苗期抗病基因。某些抗病基因是温敏基因, 例如Sr、S/5、Sr/7等。S6在低温下抗病,而在高温下变为感病。 我国小麦秆锈菌群体对S9e、Sr、Sr22、Sr26、Sr29、Sr30、Sr3l、Sr32、Sr3、S38 SG和Srmp等12个基因的毒性频率较低(小于30%),这些基因除S26、S31、Sr33和 Sr38等分别来自长穗冰草、黑麦、方穗山羊草和偏凸山羊草外,大多来自普通小麦,说明 小麦属内存在有大量有效抗病基因。来自小麦近缘属的抗病基因,如S24、Sr25、Sr26、S27 Sr3l、S-32、Sr3等,对我国小麦秆锈菌也大都表现很好的抗性。另外,由黑麦染色体代换 (或易位)来的S3l基因广泛存在于我国小麦生产品种中,可能对控制我国小麦秆锈病多 年来不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不同地区小麦品种中所携带的抗病基因来分析,黄淮冬麦区北方春麦区引起春夏流行,通过菌源的远距离传播,构成周年侵染循环。 秆锈菌夏孢子不耐寒冷,在我国北方广大麦区不能安全越冬。据考察,秆锈菌的越冬区 域比较小,主要越冬区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局部地区,次要越冬区主要分布 于长江中下游各省。这些地区冬季最冷月的月均温可达 10℃左右,小麦可持续生长,秆锈 菌可持续不断侵染危害。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虽然秋苗发病普遍,但受害叶片大多不能 存活到翌年春季,因此病菌越冬率极低,仅可为当地局部麦田提供少量菌源,对全国范围的 秆锈病流行作用很小。 翌年春、夏季,越冬区菌源自南向北、向西逐步传播,经由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到东北、 西北及内蒙古等地的春麦区,造成全国大范围的春、夏季流行。由于大多数地区没有或极少 有本地菌源,春、夏季广大麦区秆锈病的流行几乎都是外来菌源所致,所以田间发病都是以 大面积同时发病为特征,没有真正的发病中心。但在外来菌源数量较少、时期较短的情况下, 在本地繁殖 1~2 代后,田间可能会出现一些“次生发病中心”。 我国小麦秆锈菌的越夏区域较广,在西北、西南、东北和华北冷凉地区晚熟冬春麦和自 生麦苗上均可越夏并不断繁殖蔓延。至秋季,西部高原越夏秆锈菌夏孢子随高空气流由西向 东传播至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等地,或由北往南向云南、贵州等越冬区传播,引起秋苗发 病,并不断发展蔓延。由于气流主要是由西向东活动,因此,病菌由北往南的传播所起作用 可能较小。云、贵、川西部高山区地形复杂,海拔高度相差悬殊,不同播期和收获期的麦田 交错并存,秆锈菌在该地区既可越夏,又可越冬,完成周年循环,但它在全国流行中的作用 尚需进一步研究。 发病条件 小麦秆锈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取决于锈菌小种变化、小麦品种抗性和环境条件。 秆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秆锈菌新的毒性小种可以通过在转主寄主上的有性杂交、突变 和异核重组等途径而产生。在我国,秆锈菌的转主寄主不起作用,所以毒性小种的变化可能 以后两种途径为主。毒性较弱的优势小种 21C3 自发现以来,长期稳定占据优势,而毒性很 强的生理小种 40、116、34C2、34C4 出现频率一直很低;1989 年又发现新的小种 34C5,还 发现了对秆锈菌抗性基因 Sr11 等有毒力的多个 21C3 致病类型,值得密切注意。小种混合接 种试验表明,毒力较弱的小种 21C3 的相对生存能力明显高于毒力强的那些小种。因此,在 田间,毒力强而相对生存能力较弱的小种就难以发展起来,从而稳定了中国小麦秆锈菌种群。 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或者大面积栽培的抗病品种丧失了抗锈性,是 锈病流行的基本条件。抗秆锈病品种大多低反应型抗性,表现为过敏性坏死反应。迄今已发 现了 60 多个小麦抗秆锈性基因,已把 40 多个抗病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绝大多数报道的抗 秆锈基因都是小种专化性的,除来自小麦属各种之外,还来自小麦的近缘属。多数抗秆锈基 因在全生育期表达,但少数为成株期抗病基因或苗期抗病基因。某些抗病基因是温敏基因, 例如 Sr6、Sr15、Sr17 等。Sr6 在低温下抗病,而在高温下变为感病。 我国小麦秆锈菌群体对 Sr9e、Sr11、Sr22、Sr26、Sr29、Sr30、Sr31、Sr32、Sr33、Sr38、 SrGt 和 SrTmp 等 12 个基因的毒性频率较低(小于 30%),这些基因除 Sr26、Sr31、Sr33 和 Sr38 等分别来自长穗冰草、黑麦、方穗山羊草和偏凸山羊草外,大多来自普通小麦,说明 小麦属内存在有大量有效抗病基因。来自小麦近缘属的抗病基因,如 Sr24、Sr25、Sr26、Sr27、 Sr31、Sr32、Sr33 等,对我国小麦秆锈菌也大都表现很好的抗性。另外,由黑麦染色体代换 (或易位)来的 Sr31 基因广泛存在于我国小麦生产品种中,可能对控制我国小麦秆锈病多 年来不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不同地区小麦品种中所携带的抗病基因来分析,黄淮冬麦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