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小型蓄水用水工程的作用在于将坡地径流及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灌溉农田 提高作物产量。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包括小水库、蓄水塘坝、淤滩造田、引洪漫地、引水上山等。 在规划布设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时,不仅应当考虑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 之间的合理配置;而且要求全面分析坡面工程、沟道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及小型蓄水用水工程之间的 相互联系,工程与生物相结合,实行坡沟兼治,上下游治理相配合的原则。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洪水 设计标准根据工程的种类、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来确定。坡面工程均按5~10a一遇24h最大暴雨标准设 计。治沟工程及小型蓄水工程防洪标准根据工程种类、工程规模确定。淤地坝、拦沙坝、小型水库 般按10~20a一遇的洪水设计,50~-100a一遇的洪水校核。引洪漫地工程一般按5~10a一遇的洪水设计。 小流域综合治理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多种措施。随着系统工程的发展,在水土保持工程规划设计 中,将会更广泛地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另外,为了使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现代化,将逐步推广 应用计算机辅僵设计方法与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 水土保持的成就与作用 (一)水土保持的成就 水土保持(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是指防治水土流失,对山丘区、风沙区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中 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第394页)。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 (1)水土保持是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及土地两种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而不仅限于土地资源,水土保持不 等同于土壤保持 (2)保持( conserv ation)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 protection, improvement and rational use) 水土保持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更不能等同于土壤侵蚀控制( erosion control) (3)水土保持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当地农业生态环 境,为发展山丘区、风沙区的生产和建设,整治国土、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灾害等服务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水土保持学科的概念与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所规定的水土保持学工 作的业务范围是一致的。《水土保持法》第一条规定:“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 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制定本法” 50年代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的水土保持由试验、示范、推广到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 绩。据统计,截止1998年底,全国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78万km2,其中,修梯田、建坝地等共11.87万km2,栽 植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40万km2,种草4万km2,还兴修了上亿处蓄水保土工程。就黄河流域而言,到1997年底, 全流域治理了41.1%的水土流失面积。其中,黄土高原地区共在坡耕地上修建水平梯田432万km2,建设其他类型基 本农田1.33万km2,在沟道和田间修建各类小型水利水土保持工程300多万处(座)、淤地坝10万座,在多沙、粗沙 区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治洶骨干工程984座。全区治理面积累计达166万km。从长江流域来看,据《长江流域 水利统计年鉴》所示,至1997年底,全流域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04万km2,从海河流域来看,据统计年鉴所 示,从1949~1997年,全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99万km2。这些水土保持措施,在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 业持续发展和脱贫致富,减少江河湖库泥沙淤积,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1)1980年“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正式提出以后,使以往的由措施单一的分散治理转向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 域为单元,实行全面规划,林草措施、工程措施与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治 理的全新阶段。水土流失治理速度由原来每年治理几千平方公里发展到3万km2,1998年首次突破5万km2。 (2)由多年来单纯抓治理逐步转向以预防为主,加强了监督管理,部分地区初步改变了边治理边破坏、破坏大于治理 的局面。尤其从1991年《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开始进入了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的新阶段 (3)199》年以来,为了顺应社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土流失治理由单纯的生态防护型合理转向综合开发型治理 综合经营流域自然资源。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经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通过治理将大量水土流失严重 的低产劣质土地改造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的土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小流域经济,在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同时, 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融为一体,使农民得到实惠,也使水土保持获得了强大的生命 66 小型蓄水用水工程的作用在于将坡地径流及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灌溉农田, 提高作物产量。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包括小水库、蓄水塘坝、淤滩造田、引洪漫地、引水上山等。 在规划布设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时,不仅应当考虑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 之间的合理配置;而且要求全面分析坡面工程、沟道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及小型蓄水用水工程之间的 相互联系,工程与生物相结合,实行坡沟兼治,上下游治理相配合的原则。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洪水 设计标准根据工程的种类、防护对象的重要性来确定。坡面工程均按 5~10a 一遇 24h 最大暴雨标准设 计。治沟工程及小型蓄水工程防洪标准根据工程种类、工程规模确定。淤地坝、拦沙坝、小型水库一 般按 10~20a 一遇的洪水设计,50~100a 一遇的洪水校核。引洪漫地工程一般按 5~10a 一遇的洪水设计。 小流域综合治理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多种措施。随着系统工程的发展,在水土保持工程规划设计 中,将会更广泛地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另外,为了使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现代化,将逐步推广 应用计算机辅僵设计方法与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 二、水土保持的成就与作用 (一)水土保持的成就 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是指防治水土流失,对山丘区、风沙区水土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中 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第 394 页)。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 (1)水土保持是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及土地两种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而不仅限于土地资源,水土保持不 等同于土壤保持。 (2)保持(conservation) 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protection,improvement and rational use)。 水土保持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更不能等同于土壤侵蚀控制(erosion control)。 (3)水土保持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当地农业生态环 境,为发展山丘区、风沙区的生产和建设,整治国土、治理江河,减少水、旱、风、沙灾害等服务。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水土保持学科的概念与 1991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所规定的水土保持学工 作的业务范围是一致的。《水土保持法》第一条规定:“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 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制定本法”。 50 年代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国的水土保持由试验、示范、推广到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 绩。据统计,截止 1998 年底,全国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 78 万 km2,其中,修梯田、建坝地等共 11.87 万 km2,栽 植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 40 万 km2,种草 4 万 km2,还兴修了上亿处蓄水保土工程。就黄河流域而言,到 1997 年底, 全流域治理了 41.1%的水土流失面积。其中,黄土高原地区共在坡耕地上修建水平梯田 4.32 万 km2,建设其他类型基 本农田 1.33 万 km2,在沟道和田间修建各类小型水利水土保持工程 300 多万处(座)、淤地坝 10 万座,在多沙、粗沙 区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治沟骨干工程 984 座。全区治理面积累计达 16.6 万 km2。从长江流域来看,据《长江流域 水利统计年鉴》所示,至 1997 年底,全流域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1.04 万 km2,从海河流域来看,据统计年鉴所 示,从 1949~1997 年,全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7.99 万 km2。这些水土保持措施,在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 业持续发展和脱贫致富,减少江河湖库泥沙淤积,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1)1980 年“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正式提出以后,使以往的由措施单一的分散治理转向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 域为单元,实行全面规划,林草措施、工程措施与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治 理的全新阶段。水土流失治理速度由原来每年治理几千平方公里发展到 3 万 km2,1998 年首次突破 5 万 km2。 (2)由多年来单纯抓治理逐步转向以预防为主,加强了监督管理,部分地区初步改变了边治理边破坏、破坏大于治理 的局面。尤其从 1991 年《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开始进入了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的新阶段。 (3)1992 年以来,为了顺应社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土流失治理由单纯的生态防护型合理转向综合开发型治理, 综合经营流域自然资源。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经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通过治理将大量水土流失严重 的低产劣质土地改造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的土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小流域经济,在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同时, 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融为一体,使农民得到实惠,也使水土保持获得了强大的生命 力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