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上述两种类型的犯罪中止相比,消极中止距离犯罪既遂较远:而积 极中止距离犯罪既遂较近,尤其是其中有些还发生了一定的实际危害 后果。因而一般说来,积极中止较消极中止的社会危害性大一些。 三、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对于中止犯的处罚,各国刑法采取的主要是必减免制和得减免制两 种原则。 我国刑法典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由此看出,我国采取 了必减免制。据此规定,是否造成损害,是对中止犯予以免除处罚或 减轻处罚的依据。 处罚根据: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 从宽根据:因中止而表现出的主观恶性减弱。 (1)我国刑法对中止犯的处罚原则是“应当”即必须免除或者减轻 处罚,而且对中止犯处理时要先考虑损害结果。(2)对中止犯的处罚, 应同时引用刑法典总则第24条和刑法典分则有关具体犯罪的条文,在 罪名上应对中止形态有所体现。 (3)对中止犯的从宽处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掌握,对于造成损害结 果的,应当减轻处罚,并应综合考察中止犯罪的各种主客观情况,如 具体损害结果的大小,中止犯罪的原因等,来决定减轻处罚的幅度; 对于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4)中止者所拟实施或刚着手实施的犯罪危害较轻,符合刑法典第 13条但书规定之“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应依法不认为是犯罪。上述两种类型的犯罪中止相比,消极中止距离犯罪既遂较远;而积 极中止距离犯罪既遂较近,尤其是其中有些还发生了一定的实际危害 后果。因而一般说来,积极中止较消极中止的社会危害性大一些。 三、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对于中止犯的处罚,各国刑法采取的主要是必减免制和得减免制两 种原则。 我国刑法典第24条第2 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由此看出,我国采取 了必减免制。据此规定,是否造成损害,是对中止犯予以免除处罚或 减轻处罚的依据。 处罚根据: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主观恶性。 从宽根据:因中止而表现出的主观恶性减弱。 (1)我国刑法对中止犯的处罚原则是“应当”即必须免除或者减轻 处罚,而且对中止犯处理时要先考虑损害结果。 (2)对中止犯的处罚, 应同时引用刑法典总则第24条和刑法典分则有关具体犯罪的条文,在 罪名上应对中止形态有所体现。 (3)对中止犯的从宽处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掌握,对于造成损害结 果的,应当减轻处罚,并应综合考察中止犯罪的各种主客观情况,如 具体损害结果的大小,中止犯罪的原因等,来决定减轻处罚的幅度; 对于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 (4)中止者所拟实施或刚着手实施的犯罪危害较轻,符合刑法典第 13 条但书规定之“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应依法不认为是犯罪。 __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