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5期 杨光辉等:宽带钢冷轧机辊系纵向刚度特性对比 ·577· 表1国内部分典型冷连轧机组 Table 1 Some typical tandem cold rolling mills in China h=+-Pm++0,+6 k.kw 冷连 轧机 式中:S。为空载辊缝:F为轧制力;Fw为预压靠力;k 冷轧厂 轧机组 规格/mm 为轧制力纵向刚度;Fw为弯辊力:kw为弯辊力纵向 五机架四辊 2030 刚度:O为轧制条件下液压轴承油膜厚度;G,为由 一~三机架四辊CVC+四和五机架六辊CVC 1420 于轧辊膨胀及磨损引起的轧机中心线处空载辊缝的 宝钢 五机架六辊UCMW 1550 漂移,即辊缝零位. 五机架六辊UCM 1800 可以看出,轧制力纵向刚度和弯辊力纵向刚度 直接关系到冷连轧机带钢出口厚度精度的大小.轧 五机架四辊 1700 机的弹性变形包括辊系的变形、机架以及其他部分 武钢 五机架六辊CVC 2230 的变形,其中60%以上的变形是由辊系贡献的回 五机架六辊UCM 1780 为了研究冷轧机辊系纵向刚度特性,根据冷轧 五机架六辊UCM 1500 鞍钢 机的生产工艺,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9.0 一和五机架六辑(CM)+二~四机架四辊(HCW)2130 建立了辊系有限元仿真模型,选取实际生产中的典 板带轧制过程中,轧辊对带钢施加压力使之发 型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如果忽略带钢的弹性恢复, 生塑性变形,从而使带钢厚度变薄,这是轧制过程中 辊系受力变形后的承载辊缝形状即为带钢断面横向 的主要目的之一.与此同时,带钢也给轧辊一个大 厚度分布形状,本文以承载辊缝形状来确定带钢横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使轧机发生弹性变 向厚度分布.为了提高计算速度,根据四辊、六辊轧 形,这些弹性变形的累积结果反映到轧辊辊缝,使辊 机辊系结构的反对称性和轴对称性,只需对辊系的 1/4建立模型,如图1所示,建模参数如表2所 缝增大:当辊系加上所施加的弯辊力后,不仅带钢出 口断面形状发生改变,并且将影响出口厚度,因此带 示@.模型中轧辊的物理参数如下:弹性模量为 钢出口厚度可以表示为 210GPa,泊松比为0.3,密度为7850kgm-3. W N 图1辊系变形有限元模型。(a)四辊轧机:(b)六辊轧机 Fig.1 FEM models of roll systems:(a)4-high mill:(b)6-high mill 表2辊系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参数 Table 2 Modeling parameters for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roll systems 数值 参数项 四辊轧机 六辊轧机 工作辊辊身尺寸,Dw×Lw 600mm×1900mm 500mm×1700mm 中间辊辊身尺寸,D1×L 580mm×1900mm 支持辊辊身尺寸,Dg×Lg 1450mm×1700mm 1370mm×1700mm 单位宽度轧制力,P/(kN.mm-1) 6.86-9.80 6.86-9.80 工作辊弯辊力,FgkN -500~500 -180~360 中间辊弯辊力,FwkN 0500第 5 期 杨光辉等: 宽带钢冷轧机辊系纵向刚度特性对比 表 1 国内部分典型冷连轧机组 Table 1 Some typical tandem cold rolling mills in China 冷轧厂 冷连 轧机组 轧机 规格/mm 五机架四辊 2030 宝钢 一 ~三机架四辊 CVC +四和五机架六辊 CVC 1420 五机架六辊 UCMW 1550 五机架六辊 UCM 1800 五机架四辊 1700 武钢 五机架六辊 CVC 2230 五机架六辊 UCM 1780 鞍钢 五机架六辊 UCM 1500 一和五机架六辊( UCM) +二 ~四机架四辊( HCW) 2130 板带轧制过程中,轧辊对带钢施加压力使之发 生塑性变形,从而使带钢厚度变薄,这是轧制过程中 的主要目的之一. 与此同时,带钢也给轧辊一个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使轧机发生弹性变 形,这些弹性变形的累积结果反映到轧辊辊缝,使辊 缝增大; 当辊系加上所施加的弯辊力后,不仅带钢出 口断面形状发生改变,并且将影响出口厚度,因此带 钢出口厚度可以表示为[4--8] h = S0 + FP - FP0 kz + FW kW + OF + GM . 式中: S0为空载辊缝; FP为轧制力; FP0为预压靠力; kz 为轧制力纵向刚度; FW为弯辊力; kW为弯辊力纵向 刚度; OF为轧制条件下液压轴承油膜厚度; GM为由 于轧辊膨胀及磨损引起的轧机中心线处空载辊缝的 漂移,即辊缝零位. 可以看出,轧制力纵向刚度和弯辊力纵向刚度 直接关系到冷连轧机带钢出口厚度精度的大小. 轧 机的弹性变形包括辊系的变形、机架以及其他部分 的变形,其中 60% 以上的变形是由辊系贡献的[9]. 为了研究冷轧机辊系纵向刚度特性,根据冷轧 机的生产工艺,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9. 0 建立了辊系有限元仿真模型,选取实际生产中的典 型工况进行仿真计算. 如果忽略带钢的弹性恢复, 辊系受力变形后的承载辊缝形状即为带钢断面横向 厚度分布形状,本文以承载辊缝形状来确定带钢横 向厚度分布. 为了提高计算速度,根据四辊、六辊轧 机辊系结构的反对称性和轴对称性,只需对辊系的 1 /4 建 立 模 型,如 图 1 所 示,建 模 参 数 如 表 2 所 示[10]. 模型中轧辊的物理参数如下: 弹性模量为 210 GPa,泊松比为 0. 3,密度为 7 850 kg·m - 3 . 图 1 辊系变形有限元模型. ( a) 四辊轧机; ( b) 六辊轧机 Fig. 1 FEM models of roll systems: ( a) 4-high mill; ( b) 6-high mill 表 2 辊系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参数 Table 2 Modeling parameters for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s of roll systems 参数项 数值 四辊轧机 六辊轧机 工作辊辊身尺寸,DW × LW 600 mm × 1 900 mm 500 mm × 1 700 mm 中间辊辊身尺寸,DI × LI — 580 mm × 1 900 mm 支持辊辊身尺寸,DB × LB 1 450 mm × 1 700 mm 1 370 mm × 1 700 mm 单位宽度轧制力,P /( kN·mm - 1 ) 6. 86 ~ 9. 80 6. 86 ~ 9. 80 工作辊弯辊力,FW /kN - 500 ~ 500 - 180 ~ 360 中间辊弯辊力,FW /kN — 0 ~ 500 ·57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