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6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的测定 拉伸实验中得到的屈服极限RL、RH和强度极限Rm,反映了它承受载荷的能力:而延伸率A 和截面收缩率Z,反映了材料塑性变形的能力。弹性模量E则反映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变形的能 力,它是以其所承受载荷下产生的变性量来表征的。 在弹性范围内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的比例常数就是材料的弹性模量E,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 比值称为泊松比u,也叫横向变形系数,它是反映材料横向变形的弹性常数。 实验目的 1.用电测方法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及泊松比μ: 2.验证虎克定律: 3.掌握电阻应变测试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二.实验原理 1.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一般采用比例极限内的拉伸实验,材料在比例极限内服从虎克定律,其 载荷与变形关系为: △(△I)= △F (5.6-1) ESo 若已知载荷△F及试件承载面积S,只要测得试件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即线应变,便可得出 弹性模量: E= △FL。△F △F1 (AI)S。S。△(△I)/ (5.6-2) S,△8 本实验采用电阻应变片测量线应变ε。在面积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测试所加载荷对应的线应变, 求得材料的弹性模量E。 采用增量法逐级加载,分别测量在相同载荷增量△F作用下试件所产生的应变增量△ε。采用增量 法可以验证力与变形间的线性关系,若每次载荷增量△F相等,相应地由应变仪读出的应变增量△ε 也大至相等,则线性关系成立,从而验证了虎克定律。 加载的最大应力值不应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一般取屈服极限R,70%~80%,故最大载荷: Fm =0.8RS (5.6-3) 加载级数一般不少于5级。 2.材料在受拉伸或压缩时,不仅沿纵向发生纵向变形,在横向也会同时发生缩短或增大的横向 变形。由材料力学知,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横向应变&和纵向应变x成正比关系,这一比值称为材 料的泊松比,一般以μ表示,即 (5.6-4) E. 实验时,如同时测出纵向应变和横向应变,则可由上式计算出泊松比μ。 102102 5.6 弹性模量 E 和泊松比 µ 的测定 拉伸实验中得到的屈服极限 ReL、ReH 和强度极限 Rm,反映了它承受载荷的能力;而延伸率 A 和截面收缩率 Z,反映了材料塑性变形的能力。弹性模量 E 则反映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变形的能 力,它是以其所承受载荷下产生的变性量来表征的。 在弹性范围内纵向应力与纵向应变的比例常数就是材料的弹性模量 E,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 比值称为泊松比 µ,也叫横向变形系数,它是反映材料横向变形的弹性常数。 一.实验目的 1.用电测方法测定低碳钢的弹性模量 E 及泊松比 µ; 2.验证虎克定律; 3.掌握电阻应变测试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二.实验原理 1.测定材料弹性模量 E 一般采用比例极限内的拉伸实验,材料在比例极限内服从虎克定律,其 载荷与变形关系为:   0 0 Fl l ES     (5.6-1) 若已知载荷 ΔF 及试件承载面积 S,只要测得试件单位长度上的伸长量 Δl/l0,即线应变,便可得出 弹性模量:   0 0 0 0 0 1 1 ( ) Fl F F E l S S S l l              (5.6-2) 本实验采用电阻应变片测量线应变 ε。在面积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测试所加载荷对应的线应变 ε, 求得材料的弹性模量 E。 采用增量法逐级加载,分别测量在相同载荷增量 ΔF 作用下试件所产生的应变增量 Δε。采用增量 法可以验证力与变形间的线性关系,若每次载荷增量 ΔF 相等,相应地由应变仪读出的应变增量 Δε 也大至相等,则线性关系成立,从而验证了虎克定律。 加载的最大应力值不应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一般取屈服极限 ReL70%~80%,故最大载荷: max 0 0.8 F R S   eL (5.6-3) 加载级数一般不少于 5 级。 2.材料在受拉伸或压缩时,不仅沿纵向发生纵向变形,在横向也会同时发生缩短或增大的横向 变形。由材料力学知,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横向应变 εy和纵向应变 εx成正比关系,这一比值称为材 料的泊松比,一般以 μ 表示,即 x y     (5.6-4) 实验时,如同时测出纵向应变和横向应变,则可由上式计算出泊松比 μ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