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A.12时 B.3时或15时 C.15时 D.0时或12时 2.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 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 D.北京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 答案:1.B2.D 解析:第1题,过该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12时,则北京时间为3时或15 时。第2题,当交点位于②点时,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位于④点时,为冬、 夏至日,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故此期间除赤道外各纬度的昼夜长短差异在增大。 下图为山东省某中学教学楼(部分)的顶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教室1 教室2 其他 窗户 楼梯 办公室 走廊通道 教室3 教室4 3教室以采光好、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下列教室可能符合此条件的是( A.教室1 B.教室2 C.教室3 D.教室4 4.当教室4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 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②该地肯定昼短夜长③该地昼不断缩短 ④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3.B4.D 解析:第3题,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教室1南边有楼梯等阻 挡,采光不好;而教室3、4南边没有走廊通道遮挡,正午有强光射入。第4题,教室 4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该地昼不断缩短。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 阳高度,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据此完成第5~6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09 509 40 5.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A.12 时 B.3 时或 15 时 C.15 时 D.0 时或 12 时 2.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 ) 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 B.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 D.北京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 答案:1.B 2.D 解析:第 1 题,过该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 0 时或 12 时,则北京时间为 3 时或 15 时。第 2 题,当交点位于②点时,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位于④点时,为冬、 夏至日,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故此期间除赤道外各纬度的昼夜长短差异在增大。 下图为山东省某中学教学楼(部分)的顶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3~4 题。 3.教室以采光好、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下列教室可能符合此条件的是( ) A.教室 1 B.教室 2 C.教室 3 D.教室 4 4.当教室 4 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 ) 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②该地肯定昼短夜长 ③该地昼不断缩短 ④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3.B 4.D 解析:第 3 题,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教室 1 南边有楼梯等阻 挡,采光不好;而教室 3、4 南边没有走廊通道遮挡,正午有强光射入。第 4 题,教室 4 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该地昼不断缩短。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 阳高度,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据此完成第 5~6 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0° 50° 40° 5.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