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疃章贷资金应收项目 1.存潋银行的存款,如因锅行啵产发生损失,应将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到期日,根据“算尾不算头”的惯例 3.应票据现要掌握节中的公式,强调 到期价倒可理解为本加息,如为不带息,则为本(面值) (2)贴现息的计算基础是票据到期价值,而不是面值; (3)做分录时,收到的贴现所得金额计入银行存款,转平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差额则计入财务费用 4.盛账款涉及现金折扣时,应按总价法核算。在计算折扣金额时,在考试中要看清要求在实中,一殷是按含税折扣。 5埰准备的核算要注意 计提坏账准备的基数是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掘到開未收回,转入应收账款后可计提τ账准备;预付账款不符合其性质,转λ其他应收款后,可计提埰账备 (2)坏账雀备的计提方法,余额百分比法使用多,账齡分析法较准确。例9说明了坏颩准备如何计提,如何冲销,如补提,如何转回,一定要搞透;其他七大准备比照着 做可提学羽率 箬三章存货 1可变现争值=存货估计售价一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一估计销售费用一相关税金 昳价准备应按单个项目来计提,繁多,单价较侹的存货可按存货计量成本与变现值 2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 ④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荐货,以台同价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②如果持有存货多于销售合同定购数量,超出部分应按般售价怍为计量的基础 ③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或原材枓的市场价怍为计量基础 3料存货的期未计量 ①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好好理解,其生产的产品的计量基础的变化) A生产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成本计量 及如材料科价格的下降,表明生产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低于成本,则该材枓应当按可变现值计量。 ②对于用于出售的材料等,需将成本与根据材料估计售价确定的可变现净值枇比 :1、A(库存商品或林料)准备出售,市场价12,合同价15,成本10,预税费6,A库存100个、但已定合同賄有50个 A变现净值=(15-6)x50+(126)x×50=750帐面价值1000 2、B(料或半成品)为生产C(库存商品)的主要群料,B的成本20,生产C还要投入30,现B的市场价15,(1)C的市场价48(2)C的市场价55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 (1)B可变现净值=48-30=18 (2)B可变现净值;由于55>20+30所以不计提跌价准备 若期c的合同价49,定货量100,c无库存B有200 B可变现净值=(49-30)×100+(48-30)×1003700 B的面价值=4000 B可变现净值=(49-30)×100+20×100=3900 价值=400 若B、C墣库存,则把1、2、结合。做题中应考其他销售税费、完工成本。 三取得存货:(按头际成本核算)注意 1、购入(以原材料为例):买价加运输费{x(1-7%)、运杂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计λ实际入库材料成本(实际入库量)2000年题、入库前挑选 整和技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税金及其他费用 2自制入账价值=实际支出 3薨托加工物资:按实际耗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本以及加工费、运杂费、保险费、和按规定计入成本的税金入账 四发出存货的价方法 六存货的简化核算方法一计划成本法 胡料成灌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样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胡发出材料应负担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x材料成本差异率 趔时(购λ时)超额记在裤料棘本差异的方(+),揿紀记在贷方; 时(发出时)-律从贷方转出,转出超支额用蓝字,转出节约额用红字(-k 因害或外事故造成的损失经批准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其他计入“管理费用(多次考过选择题,分析存货盘盈、盘亏的原因及处理) 蟑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主要掌握两句话:如果没有分派现金股利,则不确认投资收益;如果分派现金服利,有两个去向冲减投资成本或计入投资收益 ①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累计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底累计净损益)*持殷比例·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当年获得的现金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澺: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服利,即使"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掞资郕 (二)长期股衩投资采用双益法核算,又是相当重要的出题点 1.时,初始投资成本和新的投资成本确定,主要是股杈投资差额的计算、摊和账务处理 2持期权益确认:是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的处理,二是浄损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杈益的变动处理,它们的确认过程和账务处理差异很大 被拶资单实现净损益处理,甏瓤以下几个题 A.-殷况下,被掇资单位年实骢的利润,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掞资收益 B.被没资单位当年发生的净亏损,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失。但应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未确认的损失通过备查雕登记第二章 货币资金应收项目 1.存放银行的存款,如果因银行破产发生损失,应将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票据到期日,根据“算尾不算头”的惯例。 3.应收票据贴现要掌握书中的公式,强调: (1)到期价值可理解为本加息,如为不带息,则为本(面值); (2)贴现息的计算基础是票据到期价值,而不是面值; (3)做分录时,收到的贴现所得金额计入银行存款,转平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差额则计入财务费用 4.应收账款涉及现金折扣时,应按总价法核算。在计算折扣金额时, 在考试中要看清要求。在实际中,一般是按含税折扣。 5.坏账准备的核算要注意: (1)计提坏账准备的基数是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到期未收回,转入应收账款后可计提坏账准备;预付账款不符合其性质,转入其他应收款后,可计提坏账准备; (2)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余额百分比法使用较多,账龄分析法较准确。例 9 说明了坏账准备如何计提,如何冲销,如何补提,如何转回,一定要搞透;其他七大准备比照着 做,可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章 存 货 存货的期末计价[2001 试题单选,今年还会出选择] 1、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项目来计提, 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2、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 ①、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以合同价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②、如果持有存货多于销售合同定购数量,超出部分应按一般售价作为计量的基础。 ③、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或原材料的市场价作为计量基础 3、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 ①、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好好理解,其生产的产品的计量基础的变化) A、如果生产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成本计量。 B、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生产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②、对于用于出售的材料等,需将成本与根据材料估计售价确定的可变现净值相比。 [例1]:1、A(库存商品或材料)准备出售,市场价 12,合同价 15,成本 10,预计税费 6。A 库存 100 个、但已定合同的有 50 个。 A可变现净值=(15-6)×50+(12-6) ×50=750 帐面价值 1000 2、B(材料或半成品)为生产 C(库存商品)的主要原料,B 的成本 20,生产 C 还要投入 30。现 B 的市场价 15,(1)C 的市场价 48(2)C 的市场价 55[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 税费] (1)B 可变现净值=48-30=18 (2)B 可变现净值;由于 55>20+30,所以不计提跌价准备。 若当期 c 的合同价 49,定货量 100,c 无库存 B 有 200 B可变现净值=(49-30)×100+(48-30) ×100=3700 B的帐面价值=4000 B可变现净值=(49-30)×100+20×100=3900 B的帐面价值=4000 若B、C 均有库存,则把 1、2、结合。做题中应考虑其他销售税费、完工成本。 三、取得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注意 1、购入(以原材料为例):买价加运输费[×(1 -7 %)]、运杂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计入实际入库材料成本(实际入库量)2000 年题]、入库前挑选 整理费和按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税金及其他费用。 2、自制(入账价值=实际支出) 3、委托加工物资:按实际耗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本以及加工费、运杂费、保险费、和按规定计入成本的税金入账 四、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六、存货的简化核算方法--计划成本法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 100%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生时(购入时)超支额记在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额记在贷方; 转出时(发出时)一律从贷方转出,转出超支额用蓝字,转出节约额用红字(-)。 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经批准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其他计入“管理费用”(多次考过选择题,分析存货盘盈、盘亏的原因及处理) 第四章 投 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主要掌握两句话:如果没有分派现金股利,则不确认投资收益;如果分派现金股利,有两个去向:冲减投资成本或计入投资收益。 ①、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累计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底累计净损益)×持股比例-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当年获得的现金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注意: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股利,即使“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投资成本。 (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又是相当重要的出题点: 1.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和新的投资成本确定,主要是股权投资差额的计算、摊销和账务处理。 2.持有期间权益确认 :一是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的处理,二是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处理,它们的确认过程和账务处理差异很大。 (1)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的处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一般情况下,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 B.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的净亏损,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失。但应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未确认的损失通过备查账登记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