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的水准,减少对国外博士的需求。中国大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留 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而不是要把中国的大 学教师都换成美国博士。如果中国的大学走上"留美近亲繁殖"的道路,那么中国 的大学就是"放弃了学术的独立自主,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 北大目前的改革方案是乱北大、乱中国高教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根本问题是 北大主事者基本不信任北大自己现有教师队伍,而又盲目迷信国外博士,从而试 图以”留美近亲繁殖”的方式来对北大换血。如果放弃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北大 的改革完全可以有更现实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将首先立足于对北大现有年轻教 师的充分认识上。事实上,北大最近三、五年聘用的年轻教师,可能是北大历史 上最优秀最有潜力的人才。他们大多是北大和国内其他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 士,在毕业时经过激烈的竞争才成为北大教师的一员。在学校中他们通常是生活 待遇最低,工作条件最差,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是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教师。正如 现在人所周知,北大年轻的讲师副教授水平超过许多教授。这些年轻教师外语好, 阅读广,知识面宽,思路开阔,而且对学生有精神感召力。没有人可以有资格任 意断定他们的水平低于国外博士。事实上他们中佼佼者的水平和眼光远远高于留 美博士的水平。 中国从改革以来的留学运动己经二十多年,现在也应该对此有一个清醒的估 计了。理工科暂时不论,如果单纯从文科(为行文简便下面用”文科”包括所有人 文社会科学)看,在很多方面是相当令人失望的,并不那么理想。大多数文科留 美博士都挤在美国学术界一个边缘的方寸之地,就是所谓”中国研究”。中国人到 西方去留学,本应研究西学的精髓,而西学的精髓乃在西方学界对西方本身思想 传统和制度文化的研究,不在西方人对中国的研究上。西方学界的”中国研究” 只能说是西学的皮毛之学,因为这个部门研究的问题和方法是来自西学主流部 门的。现在有多少中国大陆留美博士在美国留学是专门研究西学的呢?大多数都 挤到所谓”中国研究”领域去了。很多人其实对中国一点兴趣都没有,也要挤进去, 自然是因为中国人懂中文作中国研究写论文容易点,以后在美国找工作容易点,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有些人似乎不知道在美国拿个博士只要中人之材就绰绰有 余,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华,中规中矩的学生拿个博士最容易。真正难的倒是 今天很少再有人象老辈学者陈寅格钱钟书那样去留学只问学问不求学位。 北大主事人如果对北大自己的青年教师和留美博士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 大概就会放弃盲目认定美国的博士一定比自己培养的博士好的无根据思想。而一 旦放弃了这种心态,也就有理由彻底放弃现有的以"换血”为目标的改革方案。不 妨说,北大的改革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改革主事人的思想和头脑!人们有理由要 求北大的主事人树立”华人大学的理念”,这就是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大学不是要 无休止地复制”留美近亲繁殖”,而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留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 的博士为主研究中国与西方。因此北大在今后的聘任制度上,应该有三条原则: 第一,主要面向国内博士;第二,在聘任留美博士时,主要聘用那些专门研究西 学的人,因为中国需要大规模地研究西方;第三,一般情况不聘用那些作中国研 究的留美博士,除非己经证明其人至少在西方的中国研究领域是”领头学者”。如 果按这三条原则,我相信北大人文社会科学十年后必有极大起色:反之,如果按 北大现在的改革方案办,则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必然变成西方学界”中国研究” 的一个分部,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 北大!抬起你高傲的头,挺起你高贵的胸,不要自卑自贱地低三下四跟人走, 而要自尊自信地为”华人大学的理念“走你自己的路!的水准,减少对国外博士的需求。中国大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留 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而不是要把中国的大 学教师都换成美国博士。如果中国的大学走上"留美近亲繁殖"的道路,那么中国 的大学就是"放弃了学术的独立自主,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 北大目前的改革方案是乱北大、乱中国高教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根本问题是 北大主事者基本不信任北大自己现有教师队伍,而又盲目迷信国外博士,从而试 图以"留美近亲繁殖"的方式来对北大换血。如果放弃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北大 的改革完全可以有更现实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将首先立足于对北大现有年轻教 师的充分认识上。事实上,北大最近三、五年聘用的年轻教师,可能是北大历史 上最优秀最有潜力的人才。他们大多是北大和国内其他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 士,在毕业时经过激烈的竞争才成为北大教师的一员。在学校中他们通常是生活 待遇最低,工作条件最差,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是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教师。正如 现在人所周知,北大年轻的讲师副教授水平超过许多教授。这些年轻教师外语好, 阅读广,知识面宽,思路开阔,而且对学生有精神感召力。没有人可以有资格任 意断定他们的水平低于国外博士。事实上他们中佼佼者的水平和眼光远远高于留 美博士的水平。 中国从改革以来的留学运动已经二十多年,现在也应该对此有一个清醒的估 计了。理工科暂时不论,如果单纯从文科(为行文简便下面用"文科"包括所有人 文社会科学)看,在很多方面是相当令人失望的,并不那么理想。大多数文科留 美博士都挤在美国学术界一个边缘的方寸之地,就是所谓"中国研究"。中国人到 西方去留学,本应研究西学的精髓,而西学的精髓乃在西方学界对西方本身思想 传统和制度文化的研究,不在西方人对中国的研究上。西方学界的"中国研究" 只能说是西学的皮毛之学,因为这个部门研究的问题和方法都是来自西学主流部 门的。现在有多少中国大陆留美博士在美国留学是专门研究西学的呢?大多数都 挤到所谓"中国研究"领域去了。很多人其实对中国一点兴趣都没有,也要挤进去, 自然是因为中国人懂中文作中国研究写论文容易点,以后在美国找工作容易点,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有些人似乎不知道在美国拿个博士只要中人之材就绰绰有 余,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华,中规中矩的学生拿个博士最容易。真正难的倒是 今天很少再有人象老辈学者陈寅恪钱钟书那样去留学只问学问不求学位。 北大主事人如果对北大自己的青年教师和留美博士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 大概就会放弃盲目认定美国的博士一定比自己培养的博士好的无根据思想。而一 旦放弃了这种心态,也就有理由彻底放弃现有的以"换血"为目标的改革方案。不 妨说,北大的改革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改革主事人的思想和头脑!人们有理由要 求北大的主事人树立"华人大学的理念",这就是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大学不是要 无休止地复制"留美近亲繁殖",而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留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 的博士为主研究中国与西方。因此北大在今后的聘任制度上,应该有三条原则: 第一,主要面向国内博士;第二,在聘任留美博士时,主要聘用那些专门研究西 学的人,因为中国需要大规模地研究西方;第三,一般情况不聘用那些作中国研 究的留美博士,除非已经证明其人至少在西方的中国研究领域是"领头学者"。如 果按这三条原则,我相信北大人文社会科学十年后必有极大起色;反之,如果按 北大现在的改革方案办,则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必然变成西方学界"中国研究" 的一个分部,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 北大!抬起你高傲的头,挺起你高贵的胸,不要自卑自贱地低三下四跟人走, 而要自尊自信地为"华人大学的理念"走你自己的路!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