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有人一定会反驳说,如果北京大学今后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 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那么由这样的北大教 师队伍培养的北大博士自然也应该是最好的,怎么会反而贬值呢?我们说,这只 是想当然的看法。因为如果北大以及全中国的一流大学都走上了”留美近亲繁殖” 道路(为行文简便,以下用”留美"泛指所有留学),亦即如果北大等先天地认定 北大教师聘任首先考虑留美博士,那么所有北大本科生自然就明白,读北大博士 是绝对没有前途的,是低人一等甚至三等的。由此北大自己就贬低了自己培养的 北大博士,这样北大学生自然不屑再读北大的博士,怎么也得到美国去混个博士, 以免低人一等。由此就会造成一代又一代的”留美近亲繁殖”,因为北大将惯性地 认为只有留美博士才有资格来北大任教,北大学生会惯性地认为只有去美国拿博 士才有前途,而读了北大博士的将注定只能去中国三流大学任教。一旦形成这种 状况事实上就将永远无法再改变。由此,北大当然注定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一 流大学”,它将千年万年地最多成为最好的”北京留美预备大学”。 如果这就是北大改革的方向,那也未尝不可。不过这样北大要学的就不是哈 佛或芝加哥大学等,而应该多学美国的liberal college.。同时,北大不应该再 办研究院,没有必要再培养那么多北大博士,甚至连硕士都没有必要培养。作个 名副其实的”北京留美预备大学”,尽早把本科生送到美国去读博士,对学生、对 家长、对学校、对国家和纳税人,都是更经济更负责的方式。但问题在于北大号 称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次北大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它认为 ”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是大学教师必须大多数是美国博士,有这一条才能确保大 多数教师都用英文写作论文到英美期刊发表。因此这次北大改革其实只有一个目 标,这就是如何尽快把北大现有教师换掉,换成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博士。北大改 革方案的所有设计其实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例如为什么要”十七年"呢,因为 北大现在改革不能动己有教授,没有教授支持就无法通过改革方案。但”十七年” 后现在的教授基本都退休了。因此改革的主要矛头是如何尽可能多地淘汰日前北 大的讲师副教授,由此设计的升级机制毫无理路地繁复无比,总之升级越难越好, 淘汰越多越好,这才可以有更多的位置给留美博士。最后,则是北大自己的博士 不留校,说是防止”北大近亲繁殖”。 但我们可以问,北大不留自己的博士,又尽可能淘汰自己的青年教师,难道 是为了纳入国内的复旦、南大、浙大的博士?当然不会,北大毕业的人自然都知 道,以北大的老大心态,它怎么会把国内其他大学放在眼里?北大眼里自然只有 美国的大学比它好,空位自然将主要只聘任留美博士。因此,杜绝”北大近亲繁 殖"的目的其实是要扩大"留美近亲繁殖”。但问题是,现在复旦和浙大等并没有 把北大放在眼里,它们因此很可能同样不会聘任北大的博士,而是同样只要留美 博士。由此,全中国一流大学都走上"留美近亲繁殖"的道路,而全中国一流大学 自己培养的博士就全都只有到中国二流三流地方大学去任教。由此,最终的结果 将是中国所有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都贬值。如果这样,中国实在应该考虑取 消所有的博士培养点,把钱用在办地方中等学院和加强乡村的基础教育。 五、立足"华人大学的理念”改革北大 从”华人大学的理念"出发,北大的改革应该着重于提升北大自己培养的博士有人一定会反驳说,如果北京大学今后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 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那么由这样的北大教 师队伍培养的北大博士自然也应该是最好的,怎么会反而贬值呢?我们说,这只 是想当然的看法。因为如果北大以及全中国的一流大学都走上了"留美近亲繁殖" 道路(为行文简便,以下用"留美"泛指所有留学),亦即如果北大等先天地认定 北大教师聘任首先考虑留美博士,那么所有北大本科生自然就明白,读北大博士 是绝对没有前途的,是低人一等甚至三等的。由此北大自己就贬低了自己培养的 北大博士,这样北大学生自然不屑再读北大的博士,怎么也得到美国去混个博士, 以免低人一等。由此就会造成一代又一代的"留美近亲繁殖",因为北大将惯性地 认为只有留美博士才有资格来北大任教,北大学生会惯性地认为只有去美国拿博 士才有前途,而读了北大博士的将注定只能去中国三流大学任教。一旦形成这种 状况事实上就将永远无法再改变。由此,北大当然注定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一 流大学",它将千年万年地最多成为最好的"北京留美预备大学"。 如果这就是北大改革的方向,那也未尝不可。不过这样北大要学的就不是哈 佛或芝加哥大学等,而应该多学美国的 liberal college。同时,北大不应该再 办研究院,没有必要再培养那么多北大博士,甚至连硕士都没有必要培养。作个 名副其实的"北京留美预备大学",尽早把本科生送到美国去读博士,对学生、对 家长、对学校、对国家和纳税人,都是更经济更负责的方式。但问题在于北大号 称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次北大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它认为 "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是大学教师必须大多数是美国博士,有这一条才能确保大 多数教师都用英文写作论文到英美期刊发表。因此这次北大改革其实只有一个目 标,这就是如何尽快把北大现有教师换掉,换成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博士。北大改 革方案的所有设计其实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例如为什么要"十七年"呢,因为 北大现在改革不能动已有教授,没有教授支持就无法通过改革方案。但"十七年" 后现在的教授基本都退休了。因此改革的主要矛头是如何尽可能多地淘汰目前北 大的讲师副教授,由此设计的升级机制毫无理路地繁复无比,总之升级越难越好, 淘汰越多越好,这才可以有更多的位置给留美博士。最后,则是北大自己的博士 不留校,说是防止"北大近亲繁殖"。 但我们可以问,北大不留自己的博士,又尽可能淘汰自己的青年教师,难道 是为了纳入国内的复旦、南大、浙大的博士?当然不会,北大毕业的人自然都知 道,以北大的老大心态,它怎么会把国内其他大学放在眼里?北大眼里自然只有 美国的大学比它好,空位自然将主要只聘任留美博士。因此,杜绝"北大近亲繁 殖"的目的其实是要扩大"留美近亲繁殖"。但问题是,现在复旦和浙大等并没有 把北大放在眼里,它们因此很可能同样不会聘任北大的博士,而是同样只要留美 博士。由此,全中国一流大学都走上"留美近亲繁殖"的道路,而全中国一流大学 自己培养的博士就全都只有到中国二流三流地方大学去任教。由此,最终的结果 将是中国所有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都贬值。如果这样,中国实在应该考虑取 消所有的博士培养点,把钱用在办地方中等学院和加强乡村的基础教育。 五、立足"华人大学的理念"改革北大 从"华人大学的理念"出发,北大的改革应该着重于提升北大自己培养的博士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