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 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恩格斯指出:“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 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 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 那时,由于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生产,以及共同分配产品,个人劳动与社会劳 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成了直接统一。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个人利 益直接在社会利益中得到实现。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将不再通过交换价值的途径向社会劳动 转化,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服务也不必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来进行。概而言之,“一旦社 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 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 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 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认为, 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上只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进入高级阶段后才能实现按 需分配。他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 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己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 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一一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 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 平等。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一次以人的劳动而不是特 权或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它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就其用“劳 动”代替资本作为分配标准而言是平等的,但就其把劳动这同一个标准运用在不同情况的 人身上而言又是不平等的。一方面,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 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因而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的人之间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另一方 面,它撇开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只把人当作“劳动者”看待,而没有把劳动者的家 庭负担等方面的需要考虑进去。因此,“按劳分配”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商品等价交换 的原则。它所体现的平等权利“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只有到了共产主 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分配方式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7 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 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恩格斯指出:“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 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 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 那时,由于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生产,以及共同分配产品,个人劳动与社会劳 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成了直接统一。个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个人利 益直接在社会利益中得到实现。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将不再通过交换价值的途径向社会劳动 转化,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服务也不必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来进行。概而言之,“一旦社 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 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 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 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认为, 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上只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进入高级阶段后才能实现按 需分配。他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 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 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 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 平等。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一次以人的劳动而不是特 权或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它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就其用“劳 动”代替资本作为分配标准而言是平等的,但就其把劳动这同一个标准运用在不同情况的 人身上而言又是不平等的。一方面,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 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因而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的人之间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另一方 面,它撇开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只把人当作“劳动者”看待,而没有把劳动者的家 庭负担等方面的需要考虑进去。因此,“按劳分配”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商品等价交换 的原则。它所体现的平等权利“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只有到了共产主 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分配方式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