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 个不间断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更新过程,“日新之谓盛德”、人,在现实中通过努力可以达到。闯易传》全书共出现君 日新其德说的就是此意。这个过程就像井水养人一样,井子”词达125次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在像传Ⅻ现次 水养人无穷无尽,道德的培育也当无穷无尽。人生来有欲数最多,有54卦,足见《易传》对君子的重视程度。相对于 望,过错难免,重要的有错要改。“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孔、孟、荀等儒学大师来说,惕易传)君子观更带有时代特 改。”(嗌益·象》)“曰:颂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征,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⑥。当今学者研究认为,仁、智、勇、 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不远复,无袛悔,元行,构成了儒家人格论的全部内涵。这种说法,基本上概括 吉。’”(係辞》鉴于这个原因,惕易传腓常强调个人的道德了裼易传思想。在锡易传盾来,本之于天道的仁,是人格 修养,多次告诫应当进德修业,用很大篇幅对嚇进德”明的核心,有德性完美的人称为“者"。“知唧即智慧,倜易》 德”崇德″等进行了描述,其中涉及道德修养的方法,如六十四卦蕴藏智慧,“卦之德方以知(智)”智慧法天以崇高 伩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为贵,礼仪法地而以卑下为贵,“知(智)崇礼卑”,具有智慧 所以居业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君子敬以直内,的人为知者”。仁知是道全部内容,仁为阳,知为阴,“一阴 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状畜·象》云:“君子以多识阳之谓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于道不同认知。理 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多识前言往行”主要指学习周文王想人格二者具备。“勇"是一种进取精神,“自强不息”(係系 修德的经验。帛书要別孔子话说:“倜易失也,且又辞》),“圣者仁,壮者勇”(绵书系辞》)⑦,说的就是这种刚 古之遗言焉。”④按照廖名春解释,“这里的遗言是指文王之劲强健不畏艰险的品格。“行代表儒家的实践性人格特征 道⑤。今本係辞从为,周文王德性修养藏在倜易》、传》分重”,如言》“宽以行之”,系辞》“利用 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中,即所谓“三陈九德”。“三安身以崇德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说的就是“行”的问 陈九德陟及到德性修养方方面面,如修德内容方法、结果题。惕传狸想人格除了以上四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中正 等。如履是教人履礼,履礼可以致和谐。谦是教人恭让,恭内容。所谓中是不偏不倚,适中。所谓正,是居应当所居的 让而可以广大,可以制礼。复教人是自我反省,知错能改。位置,不能越位。像传》像传》中正地方非常多,其要是 恒教人有恒心,固守节操。损教人“减少私欲”,“以惩忿窒本之于爻位而谈论德性,说明中正是裼易传厮推崇品格 欲”,减少私欲“先难而后易”,可以远离祸害。益教人施利 理想人格具有巨大感化作用。这种感化作用西方称为 于他人,而不虚假。困教人处困境而坚强乐观,可以通达,减影响力。按照西方领导学的理论,领导的才能就是影响力 少怨言。井是教人养德不穷,安居其所,辨明道义,广施于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 人。巽教人顺势发布命令而不自我显露,可以行使权力 惕易传胐这种管理者的影响力称为道德的感召力或感化力。 易传別为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像文王一样 管理者首先光明其德,然后用道德力量感化民众。《易传》 成就德性之后,当以德性和品性感化民众。君子以果行育云: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晋·象》)“两 德”(蒙·象》),“君子以反身修德”(继蹇·象》),“君子以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犒·象》)前者说的是,管理 振民育德”(儘·象》),君子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临者应当效法晋卦象,完善自己的德性,使自己的道德如日出 象》)。顧·彖脱:“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地上,光明照人。后者是指管理者用自己道德感化四方人 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化成就是进行全国性心,如传脏谈到圣人治理社会作用时指出:“天地感而 教化,培育人才。这是说,培育民众的道德,可以通过不厌其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缄咸·彖》)如何感化 烦的不间断教育完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语行为的感化完民众?首先以表率作用感化民众,“师,众也。贞,正也。能 成。因此,除了德以外,易传》关注礼。德是控制人的内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 在行为,而作为礼仪制度又是规范人外在行为。你卦》云:从之,吉又何咎矣。只要行正,就可以服众。如果为政者自 “履者,礼也。”钛大壮·象》云:“君子以非礼弗履。”缬履 己身正,其所管辖下的各级管理人员以及民众就没有不 象》: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它要求管理者行仁政,只要的。所谓“身正號是为政者的道德人格,它具有重要的影响 行仁政,则就合礼。伩言》:“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勿从。”(论语·子 以合礼。” 路》)同时,也可以身先士卒服众。锡易传汩:“说以先民,民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人格作用不可忽视。所谓人格,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兑之大,民劝矣哉!吡是说,先 指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是一个人的尊严、价于民众劳苦感化民众,使民众喜悦,民众则就会忘记自身的 值和质量的总和,也是个人在一定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的统疲劳;能够先于民众知难而进,感化民众使民众喜悦,民众则 。从狭义上讲,人格是指个人的价值和质量的总和,也即就会忘记自身的伤亡。因此,通过德性的感化让民众心情愉 是人的道德人格。陽易传肥理想人格分为两类:一类是观念快,是管理者实行管理的良策。这其实是一种德治方法 上的理想人格,即圣人,他是尽善尽美的人,是最理想的人“德治"就是把家庭内部亲情管理原则和个人德性的原则推 格;另一类是现实中的理想人格,即君子,他是比较完美的广到国家的行政管理中去,尊重被管理者人格,关爱被管理 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个不间断的过程 ,也是一个自我更新过程 ,“日新之谓盛德 ”、 “日新其德 ”说的就是此意。这个过程就像井水养人一样 ,井 水养人无穷无尽 ,道德的培育也当无穷无尽。人生来有欲 望 ,过错难免 ,重要的有错要改。“君子见善则迁 ,有过则 改。”(《益 ·象 》)“子曰 :‘颜氏之子 ,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 尝不知 ,知之未尝复行也。《易 》曰 :‘不远复 ,无祗悔 ,元 吉。’”(《系辞 》)鉴于这个原因 ,《易传 》非常强调个人的道德 修养 ,多次告诫应当进德修业 ,用很大篇幅对“进德 ”、“明 德 ”、“崇德 ”等进行了描述 ,其中涉及道德修养的方法 ,如 《文言 》云 :“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 ,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 , 所以居业也。”“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君子敬以直内 , 义以方外 ,敬义立 ,而德不孤。”《大畜 ·象 》云 :“君子以多识 前言往行 ,以畜其德。”“多识前言往行 ”主要指学习周文王 修德的经验。帛书《要 》引孔子话说 :“《周易 》未失也 ,且又 古之遗言焉。”④按照廖名春解释 ,“这里的遗言是指文王之 道 ”⑤。今本《系辞 》认为 ,周文王德性修养藏在《周易 》履、 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中 ,即所谓“三陈九德 ”。“三 陈九德 ”涉及到德性修养方方面面 ,如修德内容、方法、结果 等。如履是教人履礼 ,履礼可以致和谐。谦是教人恭让 ,恭 让而可以广大 ,可以制礼。复教人是自我反省 ,知错能改。 恒教人有恒心 ,固守节操。损教人“减少私欲 ”,“以惩忿窒 欲 ”,减少私欲“先难而后易 ”,可以远离祸害。益教人施利 于他人 ,而不虚假。困教人处困境而坚强乐观 ,可以通达 ,减 少怨言。井是教人养德不穷 ,安居其所 ,辨明道义 ,广施于 人。巽教人顺势发布命令而不自我显露 ,可以行使权力。 《易传 》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像文王一样 ,在 成就德性之后 ,当以德性和品性感化民众。“君子以果行育 德 ”(《蒙 ·象 》) ,“君子以反身修德 ”(《蹇 ·象 》) ,“君子以 振民育德 ”(《蛊 ·象 》) ,“君子教思无穷 ,容保民无疆 ”(《临 ·象 》)。《恒 ·彖 》说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 ,四时变化而能 久成 ,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化成 ”就是进行全国性 教化 ,培育人才。这是说 ,培育民众的道德 ,可以通过不厌其 烦的不间断教育完成 ;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语行为的感化完 成。因此 ,除了德以外 ,《易传 》也关注礼。德是控制人的内 在行为 ,而作为礼仪制度又是规范人外在行为。《序卦 》云 : “履者 ,礼也。”《大壮 ·象 》云 :“君子以非礼弗履。”《履 · 象 》:“君子以辨上下 ,定民志。”它要求管理者行仁政 ,只要 行仁政 ,则就合礼。《文言 》云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嘉会足 以合礼。” 在这个过程中 ,管理者人格作用不可忽视。所谓人格 , 指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是一个人的尊严、价 值和质量的总和 ,也是个人在一定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的统 一。从狭义上讲 ,人格是指个人的价值和质量的总和 ,也即 是人的道德人格。《易传 》把理想人格分为两类 :一类是观念 上的理想人格 ,即圣人 ,他是尽善尽美的人 ,是最理想的人 格 ;另一类是现实中的理想人格 ,即君子 ,他是比较完美的 人 ,在现实中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易传 》全书共出现“君 子 ”一词达 125次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 ,其中在《象传 》出现次 数最多 ,有 54卦 ,足见《易传 》对君子的重视程度。相对于 孔、孟、荀等儒学大师来说 ,《易传 》的君子观更带有时代特 征 ,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⑥。当今学者研究认为 ,仁、智、勇、 行 ,构成了儒家人格论的全部内涵。这种说法 ,基本上概括 了《易传 》的思想。在《易传 》看来 , 本之于天道的仁 ,是人格 的核心 ,有德性完美的人称为“仁者 ”。“知 ”即智慧 ,《周易 》 六十四卦蕴藏智慧 ,“卦之德方以知 (智 ) ”,智慧法天以崇高 为贵 ,礼仪法地而以卑下为贵 ,“知 (智 )崇礼卑 ”,具有智慧 的人为“知者 ”。仁知是道全部内容 ,仁为阳 ,知为阴 ,“一阴 一阳之谓道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是对于道不同认知。理 想人格二者具备。“勇 ”是一种进取精神 ,“自强不息 ”(《系 辞 》) ,“圣者仁 ,壮者勇 ”(《帛书系辞 》) ⑦,说的就是这种刚 劲强健不畏艰险的品格。“行 ”代表儒家的实践性人格特征。 《易传 》十分重“行 ”,如 《文言 》“宽以行之 ”,《系辞 》“利用 安身以崇德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说的就是“行 ”的问 题。《易传 》理想人格除了以上四方面的内容 ,还包括了中正 内容。所谓中是不偏不倚 ,适中。所谓正 ,是居应当所居的 位置 ,不能越位。《彖传 》《象传 》谈中正地方非常多 ,其要是 本之于爻位而谈论德性 ,说明中正是《易传 》所推崇品格。 理想人格具有巨大感化作用。这种感化作用西方称为 影响力。按照西方领导学的理论 ,领导的才能就是影响力 , 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 ,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 《易传 》把这种管理者的影响力称为道德的感召力或感化力。 管理者首先光明其德 ,然后用道德力量感化民众。《易传 》 云 :“明出地上 ,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晋 ·象 》) “明两 作离 ,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离 ·象 》)前者说的是 ,管理 者应当效法晋卦象 ,完善自己的德性 ,使自己的道德如日出 地上 ,光明照人。后者是指管理者用自己道德感化四方人 心 ,如《易传 》在谈到圣人治理社会作用时指出 :“天地感而 万物化生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咸 ·彖 》)如何感化 民众 ? 首先以表率作用感化民众 ,“师 ,众也。贞 ,正也。能 以众正 ,可以王矣。刚中而应 ,行险而顺 , 以此毒天下 ,而民 从之 ,吉又何咎矣。”只要行正 ,就可以服众。如果为政者自 己身正 ,其所管辖下的各级管理人员以及民众就没有不正 的。所谓“身正 ”就是为政者的道德人格 ,它具有重要的影响 力。“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勿从。”(《论语 ·子 路 》)同时 ,也可以身先士卒服众。《易传 》曰 :“说以先民 ,民 忘其劳 ;说以犯难 ,民忘其死 ;兑之大 ,民劝矣哉 ! ”此是说 ,先 于民众劳苦感化民众 ,使民众喜悦 ,民众则就会忘记自身的 疲劳 ;能够先于民众知难而进 ,感化民众使民众喜悦 ,民众则 就会忘记自身的伤亡。因此 ,通过德性的感化让民众心情愉 快 ,是管理者实行管理的良策。这其实是一种德治方法。 “德治 ”就是把家庭内部亲情管理原则和个人德性的原则推 广到国家的行政管理中去 ,尊重被管理者人格 ,关爱被管理 481 中州学刊 2007年第 1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