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发布时间:2015-10-19浏览次数:2765 郭金鑫14301020020 内容摘要在近代中国,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剧,面对国内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国外列强的侵 略,为谋求自救而觉酲的民族意识逐渐成为最为有效的社会动员资源。笔者通过梳理发现,在近代 中囯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大致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每一次觉醒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 为时间节点,并由最开始的民族意识萌发逐级深化,这成为了近代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不竭动力, 为中华民族实现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到抗战全面胜利的浴火重生提供强有力的精神 支撑。 关键词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国家出路 、引言 自19世纪中叶开始,在中西剧烈碰撞、全面冲突的时代,中国经历了数次具有 标志性或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一是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失利;二是五四运动的爆 发;三是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前者是中国近代耻辱史的开端,而后者开启了中华 民族的复兴事业。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内,到底是什么帮助中国实现浴火重生?其 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尝试以这几次重大事件为线索,从民族意识觉醒的角度探析 这个问题的答案。 民族意识概念初探 1904年8月31日,孙中山先生首次在其文章中使用“民族意识”一词,其后逐渐 为人们接受并使用,梁启超曾指出:“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并进 而举例说明:“‘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 人’之一观念者浮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意 识是一种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一社会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但就其深层内涵而言,还 应包括“在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 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正是因为这种关心本民族安危、维护其 利益的“天性”使得拥有民族意识的人对于伤害本民族尊严的行为颇为敏感,这就 为各个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提供了精神动力 、鸦片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萌发 鸦片战争前,由于长期存在的文化中心和地域中心观念,再加上中国物产丰 饶、地域辽阔的自我优越感,严重限制了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者和国民的视野,人们 普遍怀有一种“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自满心态,从未将其他国家看成地位平等 的对手。而此时的许多西方国家早已完成资本主义革命,先进的政治制度和高效的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发布时间: 2015-10-19 浏览次数: 2765 郭金鑫 14301020020 内容摘要 在近代中国,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剧,面对国内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国外列强的侵 略,为谋求自救而觉醒的民族意识逐渐成为最为有效的社会动员资源。笔者通过梳理发现,在近代 中国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大致经历了四次民族意识觉醒的历程,每一次觉醒都是以重大历史事件 为时间节点,并由最开始的民族意识萌发逐级深化,这成为了近代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不竭动力, 为中华民族实现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到抗战全面胜利的浴火重生提供强有力的精神 支撑。 关键词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国家出路 一、引言 自19世纪中叶开始,在中西剧烈碰撞、全面冲突的时代,中国经历了数次具有 标志性或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一是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失利;二是五四运动的爆 发;三是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前者是中国近代耻辱史的开端,而后者开启了中华 民族的复兴事业。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内,到底是什么帮助中国实现浴火重生?其 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尝试以这几次重大事件为线索,从民族意识觉醒的角度探析 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民族意识概念初探 1904年8月31日,孙中山先生首次在其文章中使用“民族意识”一词,其后逐渐 为人们接受并使用,梁启超曾指出:“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并进 而举例说明:“‘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 人’之一观念者浮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意 识是一种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一社会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但就其深层内涵而言,还 应包括“在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 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正是因为这种关心本民族安危、维护其 利益的“天性”使得拥有民族意识的人对于伤害本民族尊严的行为颇为敏感,这就 为各个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提供了精神动力。 三、鸦片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萌发 鸦片战争前,由于长期存在的文化中心和地域中心观念,再加上中国物产丰 饶、地域辽阔的自我优越感,严重限制了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者和国民的视野,人们 普遍怀有一种“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自满心态,从未将其他国家看成地位平等 的对手。而此时的许多西方国家早已完成资本主义革命,先进的政治制度和高效的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