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6期 林安利等:脉冲磁场技术在高矫顽力稀土永磁测量领域的应用 ·783· 证极头的极面近似于磁等位面.然而即使使用目前 之一.使用该装置,对两个中10mm×7mm(磁化方 比较好的铁钴材料作极头,其饱和磁极化强度也只 向为7mm)、内禀矫顽力不同的钕铁硼(NdFeB)样 能达到2.45T,即最大磁化场只能达到1950kA· 品进行测量,所得到的退磁曲线如图1所示.从两 m,而很多稀土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H)大于 图中第1象限磁化曲线可看出,当外磁场约大于 2000kA°m,因而在测量过程中电磁铁的极头会 1592kAm'时,磁极化强度(J)曲线不升高反而下 达到过饱和状态,使得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或 降.经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电磁铁极 测量根本无法进行.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建立了 头饱和引起测量条件改变所致:而从两图中第2象 一套基于脉冲磁场技术的高矫顽力永磁测量系统, 限退磁曲线可看出,当退磁场约大于1592kAm1 该系统能产生高达8800kAm一的磁场,可以实现 时,磁极化强度曲线出现了急剧“塌陷”(图中圆圈标 内禀矫顽力小于3980kAmˉ1的永磁体的全象限磁 出的部分),从而导致内禀矫顽力等测量结果比实际 滞回线的准确测量。 值偏低,这种急剧“塌陷”现象出现在所有用电磁铁 做闭路磁化机构的高矫顽力永磁测量曲线中,只是 1超高矫顽力永磁测量现状 曲线“塌陷”程度不同.造成这一“塌陷”现象的原因 用静态磁滞回线仪(BH tracer)测量高矫顽力永 之一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电磁铁极头饱和的影响,另 磁材料的磁特性时,由于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强度同 外还可能是由于永磁体制作过程中造成的,但是这 磁轭直径与极头直径比的对数成正比.当极头趋于 两方面的原因各占多少比例是很难区分的,并且影 饱和时,磁场强度与励磁电流成正比,因此除了使用 响因素很多,因此对永磁体的科研和生产带来很大 高饱和磁极化强度的软磁材料构成磁路外,还可以 影响:当样品的内禀矫顽力超过电磁铁所能提供的 通过加大磁轭直径与极头直径的比以及增加最大安 最大外磁场时,则无法获得内禀矫顽力测量值如 匝数,来获得更高的磁化场. 图1(b)所示.目前我国己经能够批量生产内禀矫顽 保存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磁性测量室的国家 力大于2786kAm1甚至达到3423kA°m1的永磁 永磁标准测量装置,电磁铁磁轭直径与极头直径之 体,对于这些永磁体使用静态磁滞回线仪无法测量 比最大为3.75,最大磁化安匝数高达2X10,产生 其常温磁性能 的磁化场已达到国内外静态磁滞回线仪的最高水平 基于上述原因,长期以来高内禀矫顽力永磁体 1.4 1.4m 1.2 (a) 12 (b) 1.0 1.0- 0.8 0.6 58d 0.4 0.4 0.2 0.2 00 -2000 -10000 100020003000 -900-2000-1000010002003000 HkA·m) H/(kA.m-) 图1使用静态磁滞回线仪测量高内禀矫顽力NdFB材料的实验结果.(a)非正常的退磁曲线:(b)不能测出完整的退磁曲线 Fig I Measurement results of NdFeB magnets w ith high coercivity by using a stat ic BH tracer (a)abnormal demagnetizing curve (b)demagne tizing curve which coul not be measured com pletel 的测量,只能采用装备了超导线圈的振动样品磁强 量中.研究发现,用脉冲磁场技术获得7960~ 计,其最大磁化场可以达到6000~7960kAm1. 15920kA°m磁场的成本,远远低于用超导磁化装 然而,这种仪器有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是超导线圈 置获得3980kAm磁场所需的费用,进而利用 一般需要用液氦冷却,对设备的维护和使用要求是 脉冲磁场测量装置(P℉M)可望有效地解决现代高 很苛刻的,并且昂贵的设备购置费以及同样昂贵的 矫顽力永磁材料的饱和磁化、常温测量和测量准确 日常维护费都桎梏了它的应用范围,在我国仅限于 性问题.然而,该方法是瞬间动态测量,对高矫顽力 高端的科研院所使用:二是振动样品磁强计要求被 永磁体如钕铁硼、钐钴材料均为金属材料,测量过程 测样品尺寸较小,因而制约了振动样品磁强计成为 中样品内部有涡流存在,因而与静态测量结果相差 国际公认的永磁标准方法,也限制了它的应用领域. 很大,从而导致脉冲测量技术在高矫顽力永磁测量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的研究者 中的应用进展缓慢.围绕着如何修正测量过程中涡 开始尝试将脉冲磁场技术引入高矫顽力永磁材料测 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者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证极头的极面近似于磁等位面 .然而即使使用目前 比较好的铁钴材料作极头, 其饱和磁极化强度也只 能达到 2.45 T, 即最大磁化场只能达到 1 950 kA· m -1 ,而很多稀土永磁体的内禀矫顽力( HcJ) 大于 2 000 kA·m -1 , 因而在测量过程中电磁铁的极头会 达到过饱和状态, 使得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或 测量根本无法进行.为了解决该问题, 本文建立了 一套基于脉冲磁场技术的高矫顽力永磁测量系统, 该系统能产生高达 8 800 kA·m -1的磁场, 可以实现 内禀矫顽力小于3 980 kA·m -1的永磁体的全象限磁 滞回线的准确测量. 1 超高矫顽力永磁测量现状 用静态磁滞回线仪( BH tracer) 测量高矫顽力永 磁材料的磁特性时, 由于电磁铁产生的磁场强度同 磁轭直径与极头直径比的对数成正比, 当极头趋于 饱和时, 磁场强度与励磁电流成正比, 因此除了使用 高饱和磁极化强度的软磁材料构成磁路外, 还可以 通过加大磁轭直径与极头直径的比以及增加最大安 匝数, 来获得更高的磁化场. 保存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磁性测量室的国家 永磁标准测量装置, 电磁铁磁轭直径与极头直径之 比最大为 3.75, 最大磁化安匝数高达 2 ×10 5 , 产生 的磁化场已达到国内外静态磁滞回线仪的最高水平 之一.使用该装置, 对两个 10 mm ×7 mm( 磁化方 向为 7 mm) 、内禀矫顽力不同的钕铁硼( NdFeB) 样 品进行测量, 所得到的退磁曲线如图 1 所示 .从两 图中第 1 象限磁化曲线可看出, 当外磁场约大于 1 592 kA·m -1时, 磁极化强度( J ) 曲线不升高反而下 降 .经分析,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电磁铁极 头饱和引起测量条件改变所致;而从两图中第 2 象 限退磁曲线可看出, 当退磁场约大于1 592 kA·m -1 时, 磁极化强度曲线出现了急剧“塌陷”( 图中圆圈标 出的部分) , 从而导致内禀矫顽力等测量结果比实际 值偏低, 这种急剧“塌陷” 现象出现在所有用电磁铁 做闭路磁化机构的高矫顽力永磁测量曲线中, 只是 曲线“塌陷”程度不同.造成这一“塌陷”现象的原因 之一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电磁铁极头饱和的影响, 另 外还可能是由于永磁体制作过程中造成的, 但是这 两方面的原因各占多少比例是很难区分的, 并且影 响因素很多, 因此对永磁体的科研和生产带来很大 影响 ;当样品的内禀矫顽力超过电磁铁所能提供的 最大外磁场时, 则无法获得内禀矫顽力测量值如 图 1( b) 所示.目前我国已经能够批量生产内禀矫顽 力大于 2 786 kA·m -1甚至达到 3423kA·m -1的永磁 体, 对于这些永磁体使用静态磁滞回线仪无法测量 其常温磁性能. 基于上述原因, 长期以来高内禀矫顽力永磁体 图 1 使用静态磁滞回线仪测量高内禀矫顽力 NdFeB 材料的实验结果.( a) 非正常的退磁曲线;( b) 不能测出完整的退磁曲线 Fig.1 Measurement results of NdFeB magnets w ith high coercivity by using a static BH tracer:( a) abnormal demagnetizing curve;( b) demagne￾tizing curve w hich could not be m easured com pletely 的测量, 只能采用装备了超导线圈的振动样品磁强 计, 其最大磁化场可以达到 6 000 ~ 7 960 kA·m -1 . 然而, 这种仪器有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是超导线圈 一般需要用液氦冷却, 对设备的维护和使用要求是 很苛刻的, 并且昂贵的设备购置费以及同样昂贵的 日常维护费都桎梏了它的应用范围, 在我国仅限于 高端的科研院所使用;二是振动样品磁强计要求被 测样品尺寸较小, 因而制约了振动样品磁强计成为 国际公认的永磁标准方法, 也限制了它的应用领域 . 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一些国家的研究者 开始尝试将脉冲磁场技术引入高矫顽力永磁材料测 量中 [ 2-4] .研究发现, 用脉冲磁场技术获得 7 960 ~ 15 920 kA·m -1磁场的成本, 远远低于用超导磁化装 置获得 3 980 kA·m -1磁场所需的费用 [ 5] , 进而利用 脉冲磁场测量装置( PFM ) 可望有效地解决现代高 矫顽力永磁材料的饱和磁化 、常温测量和测量准确 性问题.然而, 该方法是瞬间动态测量, 对高矫顽力 永磁体如钕铁硼、钐钴材料均为金属材料, 测量过程 中样品内部有涡流存在, 因而与静态测量结果相差 很大, 从而导致脉冲测量技术在高矫顽力永磁测量 中的应用进展缓慢 .围绕着如何修正测量过程中涡 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研究者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第 6 期 林安利等:脉冲磁场技术在高矫顽力稀土永磁测量领域的应用 · 783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