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A)78.1nm(B)74.4nm(C)156.3nm (D)148.8nm(E)0 n=1.68 a中2n=1,60 n=1.58 0 14.如图a所示,一光学平板玻璃A与待测工件B之间形成空气劈尖, 用波长λ=500nm(1nm=l0一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的反射光的 干涉条纹如图b所示,有些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右边条纹的 直线部分的切线相切,则工件的上表面缺陷是 a (A)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500nm 图a (B)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250nm (C)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500nm 图b (D)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250nm 15.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 改变量为一个波长入,则薄膜的厚度为 14.2.2填空题 1.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如图所示的透明薄膜上,膜厚 为e,折射率为n,透明薄膜放在折射率为n1的媒质中,n1n2,则 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反射光在相迂处的位相差△中=一, 2.如图所示,波长为入的平行单色光斜入射到距离为d的双缝上,入 射角为0.在图中的屏中央0处(0-3,0),两束相干光的位相差 为一 3.如图,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一厚度为e、折射率为n的薄云母 片覆盖在S,缝上,中央明条纹将向移动;覆盖云母片后,两束相干 光至原中央明纹0处的光程差为一, (S1=5$2)屏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使两缝之间的距离增大,则屏幕上干涉条纹间距一;若使单色光波长减 小,则干涉条纹间距一 5.在双缝千涉实验中,所用单色光波长为λ=562.5nm(1nm=10-9m),双缝与观察屏的距离 D=1.2m,若测得屏上相邻明条纹间距为△X=1.5mm,则双缝的间距d一 6.把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放在折射率为的媒质中,双缝到观察屏的距离为D,两缝之间的距离为d (<D),入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入,则屏上干涉条纹中相邻明纹的间距是一, 7.用波长为入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的劈尖薄膜,形成等厚干涉条纹,若测得相邻两明 条纹的间距为1,则劈尖角0=一 8.波长为入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劈尖薄膜上,劈尖薄膜的折射率为,第二条明纹与第五条明 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是:一·(A)78.1nm (B) 74.4nm (C) 156.3nm (D) 148.8nm (E) 0 14.如图a所示 ,一光学平板玻璃A与待测工件B之间形成空气劈尖, 用波长λ=50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的反射光的 干涉条纹如图b所示,有些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右边条纹的 直线部分的切线相切,则工件的上表面缺陷是 (A) 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500nm (B) 不平处为凸起纹,最大高度为250nm (C) 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500nm (D) 不平处为凹槽,最大深度为250nm 15.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薄膜后,测出两束光的光程差的 改变量为一个波长λ,则薄膜的厚度为 14.2.2 填空题 1. 波长为λ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如图所示的透明薄膜上,膜厚 为e,折射率为n ,透明薄膜放在折射率为n1的媒质中,n1<n2 ,则 上下两表面反射的两束反射光在相迂处的位相差Δφ= . 2. 如图所示,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斜入射到距离为d的双缝上,入 射角为θ.在图中的屏中央O处( ),两束相干光的位相差 为 . 3.如图,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一厚度为 e 、折射率为n的薄云母 片覆盖在S1缝上,中央明条纹将向 移动;覆盖云母片后,两束相干 光至原中央明纹O处的光程差为 .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使两缝之间的距离增大,则屏幕上干涉条纹间距 ;若使单色光波长减 小,则干涉条纹间距 . 5.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所用单色光波长为λ=562.5nm(1nm=10-9 m),双缝与观察屏的距离 D=1.2m,若测得屏上相邻明条纹间距为 ΔX=1.5mm,则双缝的间距d= . 6.把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放在折射率为n 的媒质中,双缝到观察屏的距离为D ,两缝之间的距离为d (d<< D),入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则屏上干涉条纹中相邻明纹的间距是 . 7. 用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n的劈尖薄膜,形成等厚干涉条纹,若测得相邻两明 条纹的间距为l,则劈尖角θ= . 8.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劈尖薄膜上,劈尖薄膜的折射率为n ,第二条明纹与第五条明 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之差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