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一)畜禽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种类较多,疫情比较严重,对其检疫检验任重而道远 1畜禽疫病错综复杂,防疫检疫任务艰巨(1)大市场、大流通以及大数量的病原宿主群体(人和动 物)大范围、快速度交互流动给病原体提供了更多的增殖机会,客观上为动物疫病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30年来,我国从国外大量引进种畜腐和动物产品,由于缺乏有效的诊断与监测手段,加之配套措施不 得力,导致一些新的动物传染病传入并在我国发生:(2)病原受到环境或免疫压力的影响,有些病原毒力 减弱或增强,出现新的变异株或血清型。加上畜盒群中兔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导致某些畜意病在流行抗 状和病理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变化,原有的旧病以新的面貌出现,引起非典型发病,给诊断和有效防控带来 了很多困难: 3 )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 养殖场环境污染越加严重,加上长期不合 理使用抗生素和含抗菌药物的饲料添加剂的滥用,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使细菌性疾病的控制难度增加 (4)畜禽并发病、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的病例不断增多,特别是一些条件性、环境性病原微生物所致的 疾病更为突出。有两种病毒病同时发生,有病毒病与细菌病同时发生,或两种细菌病、细菌病与寄生虫病 病毒病与寄生虫病,甚至与普通病同时发生。这些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常不理想,使兽医工作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历史上曾有多次人畜共忠病大流行,如强大的古罗马帝国因鼠疫大流行,而致人口死亡过半。中世纪 欧洲多次发生鼠疫,人的死亡率达40%一60%。一些得到控制的疫病有拍头现象,如结核病、布鲁氏菌病、 口蹄疫、猪瘟、支原体病、狂犬病、牛羊梭菌性疾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新城疫等,近年来在国 际和国内都有发生和流行 新的疫病不断出现,如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传染性法氏囊病、猪繁殖与呼 吸综合征、伪狂犬病、山羊关节炎一脑炎、牛病准性腹泻-黏膜病、猪链球菌病等,在国际和国内时有发生: 一些新的人兽共患病如疯牛病在英国的发现,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己使欧洲特别是英国的养牛业和 牛肉市场陷入了严重的危机: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报告2003年6月初,美国因草原犬鼠等野生啮齿 动物引发了猴痘疫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欧、美、日本和香港等地先后多次 暴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03年国内出现的SARS和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东南亚各国的暴发与流行: 2005年6月底四川内江、资阳等地的猪链球菌2型感染人,具8月3日统计先后有206人感染发病,38 人死亡。2005年10月开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欧洲、亚洲的快速蔓延,并有引起全球蔓延的趋势,引起整 个世界的恐慌。 2人兽共患病变化多端,难以有效防控老的人兽共患病如狂犬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 行性乙型脑炎等又重新拍头,并呈蔓延之势 一些新的人兽共患病不断出现,例如,1983年发现的人类艾 滋病很可能也是 种人兽共患病,其传播媒介是 一种吸血的马厩蝇。1985年疯牛病在英国的发现 引起了 全世界的震动,使欧洲特别是英国的养牛业和牛肉市场陷入了重的危机:疯牛病发生之后,已经发现的 人和动物感染朊病毒所致的疾病还包括震颤病或称库鲁(Kuu)病、克-雅氏病(CJD)或称为早老性痴呆、 吉斯特曼斯召斯列综合症、致死性家族失眠症、羊痒病、大耳鹿慢性消耗病(CWD)、猫海绵状脑病(SE)、 传热性雪绍白质脑病(TME)。1997年香港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患病者18人,其中4人死亡,销毁150 万只活鸡 2004年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给亚洲名 m.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在感染人群中 造成数百人死亡,更加深了人们对禽流感病毒感染和危害人类健康方面的担忧。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暴发,给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尤其在我国,SARS在部分地区的每 发和蔓延,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研究结果表明,其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并且起源与 里野生动物有若密切的关系。在SARS还未完全消失的时候, 一种新型的人兽共忠病猴痘又随之而来。人猴 痘病毒是一种罕见的 散发的、 天花样的动物源性病毒 目前已知猴、 啮齿类动物、 人均可忠病。 年来,戊型肝炎病毒、尼帕病毒、西尼罗热病毒等其他潜在的致病因子已经在我国出现或者大范围的存在。 5 (一)畜禽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种类较多,疫情比较严重,对其检疫检验任重而道远 1.畜禽疫病错综复杂,防疫检疫任务艰巨 (1)大市场、大流通以及大数量的病原宿主群体(人和动 物)大范围、快速度交互流动给病原体提供了更多的增殖机会,客观上为动物疫病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 30 年来,我国从国外大量引进种畜禽和动物产品,由于缺乏有效的诊断与监测手段,加之配套措施不 得力,导致一些新的动物传染病传入并在我国发生;(2)病原受到环境或免疫压力的影响,有些病原毒力 减弱或增强,出现新的变异株或血清型。加上畜禽群中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导致某些畜禽病在流行症 状和病理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变化,原有的旧病以新的面貌出现,引起非典型发病,给诊断和有效防控带来 了很多困难;(3)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场环境污染越加严重,加上长期不合 理使用抗生素和含抗菌药物的饲料添加剂的滥用,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使细菌性疾病的控制难度增加; (4)畜禽并发病、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的病例不断增多,特别是一些条件性、环境性病原微生物所致的 疾病更为突出。有两种病毒病同时发生,有病毒病与细菌病同时发生,或两种细菌病、细菌病与寄生虫病、 病毒病与寄生虫病,甚至与普通病同时发生。这些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常不理想,使兽医工作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历史上曾有多次人畜共患病大流行,如强大的古罗马帝国因鼠疫大流行,而致人口死亡过半。中世纪 欧洲多次发生鼠疫,人的死亡率达 40%~60%。一些得到控制的疫病有抬头现象,如结核病、布鲁氏菌病、 口蹄疫、猪瘟、支原体病、狂犬病、牛羊梭菌性疾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新城疫等,近年来在国 际和国内都有发生和流行; 新的疫病不断出现,如禽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传染性法氏囊病、猪繁殖与呼 吸综合征、伪狂犬病、山羊关节炎-脑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猪链球菌病等,在国际和国内时有发生; 一些新的人兽共患病如疯牛病在英国的发现,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已使欧洲特别是英国的养牛业和 牛肉市场陷入了严重的危机;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报告 2003 年 6 月初,美国因草原犬鼠等野生啮齿 动物引发了猴痘疫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 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欧、美、日本和香港等地先后多次 暴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03 年国内出现的 SARS 和 2004 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东南亚各国的暴发与流行; 2005 年 6 月底四川内江、资阳等地的猪链球菌 2 型感染人,具 8 月 3 日统计先后有 206 人感染发病,38 人死亡。2005 年 10 月开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欧洲、亚洲的快速蔓延,并有引起全球蔓延的趋势,引起整 个世界的恐慌。 2.人兽共患病变化多端,难以有效防控 老的人兽共患病如狂犬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 行性乙型脑炎等又重新抬头,并呈蔓延之势。一些新的人兽共患病不断出现,例如,1983 年发现的人类艾 滋病很可能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其传播媒介是一种吸血的马厩蝇。1985 年疯牛病在英国的发现,引起了 全世界的震动,使欧洲特别是英国的养牛业和牛肉市场陷入了严重的危机;疯牛病发生之后,已经发现的 人和动物感染朊病毒所致的疾病还包括震颤病或称库鲁(Kuru)病、克-雅氏病(CJD)或称为早老性痴呆、 吉斯特曼-斯召斯列综合症、致死性家族失眠症、羊痒病、大耳鹿慢性消耗病(CWD)、猫海绵状脑病(FSE)、 传染性雪貂白质脑病(TME)。1997 年香港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患病者 18 人,其中 4 人死亡,销毁 150 万只活鸡;2004 年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给亚洲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在感染人群中, 造成数百人死亡,更加深了人们对禽流感病毒感染和危害人类健康方面的担忧。2003 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的暴发,给世界上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均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尤其在我国,SARS 在部分地区的暴 发和蔓延,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研究结果表明,其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并且起源与 野生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在 SARS 还未完全消失的时候,一种新型的人兽共患病猴痘又随之而来。人猴 痘病毒是一种罕见的、散发的、天花样的动物源性病毒,目前已知猴、啮齿类动物、兔、人均可患病。近 年来,戊型肝炎病毒、尼帕病毒、西尼罗热病毒等其他潜在的致病因子已经在我国出现或者大范围的存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