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一周(4月30日—-5月6日):开会确定人员、分工与工作 模式,分小组査阅资料,利用邮箱资料共享 第二周(5月7日—-5月13日):制作每个小组的PPT初稿(共 5份),整理后制成我们初步的展示用课件 第三周(5月14日—-5月20日):开会,确定实地考察人员 名单,前往青浦进行参观(5月18日),回来之后对考察得来 的资料做最后的整理,与先前的资料进行汇总整合,敲定PPT 和展示方案,排练演讲,准备展示课。 组员分工: 王子岳:组长,负责小组成员间的工作协调,同时与全映州、 许华钊共同完成“动物源性产品中的病毒”研究,参与了青浦 隔离场实地考察 全映州(医学试验班12307120008):负责小组成员间的通信联 络工作,管理飞信群;参与“动物源性产品中的病毒”研究, 负责PPT的制作和最后的汇报展示,参与了青浦隔离场实地考 许华钊(医学试验班12307120041)参与“动物源性产品中的 病毒”研究 王靖雯(医学试验班)12307120255参与“动物源性产品中的寄 生虫”研究,参与了青浦隔离场实地考察,负责最后的汇报展 朱欣瑜(技术科学试验班)12307130368参与“动物源性产品 中的寄生虫”研究 徐天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300720078参与“动物源性 产品中的细菌”研究 卢振寅(国际经济与贸易)11307100077参与“动物源性产品 中的细菌”研究 张弘弛(自然科学试验班12307110271)参与“动物源性产品 中的细菌”研究 吴英挺(心理学)12300730009参与“动物源性产品中的生物毒 素”研究 张天奇(心理学)12300730010参与“动物源性产品中的生物毒 素”研究 决算:参观了青浦的隔离场,由于最后只有三人代表本小组前 往,交通采取地铁来回,不再计算成本 这里只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详细的研究内容在PpT中都有介 绍): 项目的研究成我们的主要研究结果是 果 1分类整理了细菌、病毒、寄生虫、生物毒素等动物源性产品 中的常见病原生物,以及它们的特性、传播方式和预防策略。 2.了解了以肉类为例的进口动物源性产品的检验检疫一般流3 第一周(4 月 30 日——5 月 6 日):开会确定人员、分工与工作 模式,分小组查阅资料,利用邮箱资料共享 第二周(5 月 7 日——5 月 13 日):制作每个小组的 PPT 初稿(共 5 份),整理后制成我们初步的展示用课件 第三周(5 月 14 日——5 月 20 日):开会,确定实地考察人员 名单,前往青浦进行参观(5 月 18 日),回来之后对考察得来 的资料做最后的整理,与先前的资料进行汇总整合,敲定 PPT 和展示方案,排练演讲,准备展示课。 组员分工: 王子岳:组长,负责小组成员间的工作协调,同时与全映州、 许华钊共同完成“动物源性产品中的病毒”研究,参与了青浦 隔离场实地考察 全映州(医学试验班 12307120008):负责小组成员间的通信联 络工作,管理飞信群;参与“动物源性产品中的病毒”研究, 负责 PPT 的制作和最后的汇报展示,参与了青浦隔离场实地考 察 许华钊(医学试验班 12307120041 )参与“动物源性产品中的 病毒”研究 王靖雯(医学试验班) 12307120255 参与“动物源性产品中的寄 生虫”研究,参与了青浦隔离场实地考察,负责最后的汇报展 示 朱欣瑜(技术科学试验班) 12307130368 参与“动物源性产品 中的寄生虫”研究 徐天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1300720078 参与“动物源性 产品中的细菌”研究 卢振寅(国际经济与贸易) 11307100077 参与“动物源性产品 中的细菌”研究 张弘弛(自然科学试验班 12307110271)参与“动物源性产品 中的细菌”研究 吴英挺(心理学) 12300730009 参与“动物源性产品中的生物毒 素”研究 张天奇(心理学) 12300730010 参与“动物源性产品中的生物毒 素”研究 决算:参观了青浦的隔离场,由于最后只有三人代表本小组前 往,交通采取地铁来回,不再计算成本。 项目的研究成 果 这里只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详细的研究内容在 PPT 中都有介 绍): 我们的主要研究结果是: 1.分类整理了细菌、病毒、寄生虫、生物毒素等动物源性产品 中的常见病原生物,以及它们的特性、传播方式和预防策略。 2.了解了以肉类为例的进口动物源性产品的检验检疫一般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