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课题 稻瘟病1个学时 课型 理论 对象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稻瘟病在历史上的发生与为害情况,并掌握其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和 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 小麦稻瘟病症状及发生规律 教学难点 稻瘟病菌的侵染循环特点 教学方法 叙述/讨论/比较 教学手段 多媒体 1.首先介绍本节包括六个方面的问题:发生与为害、症状、病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 预测预报、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2.发生与为害 稻瘟病在我国记载最早,是世界性的水稻病害之一。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3.症状: 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 叙述加幻灯片图片的方式说明 4.病原物: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大角间座壳属[胎gnaporthe grisea]侵染所致,其无 性阶段归半知菌亚门的梨孢霉属(Pyricularia grisea)。 (1)形态特征 (2)病原生物学 教学过程 (3)病原菌生理分化 主要以叙述,结合幻灯片图片。 5.发生规律: (1)病害的侵染循环过程 (2)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 主要以叙述加flash来讲授。 6.综合防治: (1)消灭越冬菌源 (2)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高产良种 (3)加强栽培管理 (4)加强测报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授 小结 学习本节的最终目的是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 练习 1稻瘟病的主要症状特点? 2.稻瘟病菌的传播方式、越冬方式、初侵染来源? 3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及防治关键? 1.朱献丰.水稻稻瘟病菌研究进展.江西农业学报.2002,143)51~55 2.范静华,周惠萍,陈建斌等.稻瘟病诱导抗性研究初报.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 2002(17)4325-327 3.朱有勇,陈海如,范静华等.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中国农业科学 2003,36(5):521-5274.课题 稻瘟病 1 个学时 课型 理论 对象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稻瘟病在历史上的发生与为害情况,并掌握其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和 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 小麦稻瘟病症状及发生规律 教学难点 稻瘟病菌的侵染循环特点 教学方法 叙述/讨论/比较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首先介绍本节包括六个方面的问题:发生与为害、症状、病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 预测预报、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2.发生与为害 稻瘟病在我国记载最早,是世界性的水稻病害之一。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解 3.症状: 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 叙述加幻灯片图片的方式说明 4.病原物: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大角间座壳属[Magnaporthe grisea]侵染所致,其无 性阶段归半知菌亚门的梨孢霉属( Pyricularia grisea)。 (1)形态特征 (2)病原生物学 (3)病原菌生理分化 主要以叙述,结合幻灯片图片。 5.发生规律: (1)病害的侵染循环过程 (2)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 主要以叙述加 flash 来讲授。 6.综合防治: (1)消灭越冬菌源 (2)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高产良种 (3)加强栽培管理 (4)加强测报 主要以叙述的方式讲授 小结 学习本节的最终目的是控制病害发生,提高产量。 练习 1 稻瘟病的主要症状特点? 2.稻瘟病菌的传播方式、越冬方式、初侵染来源? 3.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及防治关键? 参考资料 1. 朱献丰.水稻稻瘟病菌研究进展.江西农业学报.2002,14(3):51~55 2. 范静华, 周惠萍, 陈建斌等. 稻瘟病诱导抗性研究初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17)4:325-327 3.朱有勇,陈海如,范静华等.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3,36(5):521-527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