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生态补偿基准值计算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基准值的计算方法,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就相关参数做相应调整。 B.1计算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维护直接成本 根据各县级政府各年度财政决算报告,核算地方政府(县级行政单元)为维护生态保护红线付出的直 接投入,以决算报告中一般支出明细科目下自然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与生态环 境保护相关的科目之和的三年滚动平均值作为替代值进行简化核算。 DG=3×2:(DC1t+DC2n+DC3t+DC4t+…+DCnt (公式B1) 式中: DCi j县生态保护红线维护直接成本,万元 DC1 j县政府在t年的自然生态保护支出,万元 DC2 j县政府在t年的天然林保护支出,万元 二 j县政府在t年的退耕还林支出,万元 DC4jt j县政府在t年的退牧还草支出,万元 县政府在t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其他支出,万元 B.2计算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维护机会成本 根据各县单位面积地方税收收入、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与基准值的相对差值以及各县国土面积,将 上述参数的乘积作为生态保护红线所在地县级政府的发展机会成本。根据各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参考 地区水平的差距以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计算生态保护红线所在地居民的发展机会成本,当地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时,居民发展机会成本取0。当作为转移支付对象的某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比例低于基准值时,取其发展机会成本为0。 0G=TPU×(RAR1-RAR0)×4+RN (公式B2) 式中:0C一县生态保护红线维护发展机会成本,万元,当RAR一RAR0<0时,取OC=0 TPU 单位面积税收收入基准值,当进行省内尺度的核算时,取j县所属的s省的单位 面积地方税收收入,当进行全国尺度的核算时,取县所属的东中/西部/东北地 区单位面积地方税收收入,万元/km2; RAR j县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行政区国土面积的比例,%;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基准值,可根据需要取参与核算区域的生态保护红线面 积占参与核算区域国土面积的比例,或各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中位数,或 者合理的其他值,% j县总面积,km2;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态补偿基准值计算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基准值的计算方法,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就相关参数做相应调整。 B.1 计算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维护直接成本 根据各县级政府各年度财政决算报告,核算地方政府(县级行政单元)为维护生态保护红线付出的直 接投入,以决算报告中一般支出明细科目下自然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与生态环 境保护相关的科目之和的三年滚动平均值作为替代值进行简化核算。 𝐷𝐶𝑗 = 1 3 × ∑ (𝐷𝐶1𝑗𝑡 + 𝐷𝐶2𝑗𝑡 + 𝐷𝐶3𝑗𝑡 + 𝐷𝐶4𝑗𝑡 + ⋯ + 𝐷𝐶𝑛𝑗𝑡) 𝑛 𝑡 (公式 B.1) 式中: 𝐷𝐶𝑗 —— 𝑗县生态保护红线维护直接成本,万元; 𝐷𝐶1𝑗𝑡 —— 𝑗县政府在𝑡年的自然生态保护支出,万元; 𝐷𝐶2𝑗𝑡 —— 𝑗县政府在𝑡年的天然林保护支出,万元; 𝐷𝐶3𝑗𝑡 —— 𝑗县政府在𝑡年的退耕还林支出,万元; 𝐷𝐶4𝑗𝑡 —— 𝑗县政府在𝑡年的退牧还草支出,万元; 𝐷𝐶𝑛𝑗𝑡 —— 𝑗县政府在𝑡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其他支出,万元。 B.2 计算地区生态保护红线维护机会成本 根据各县单位面积地方税收收入、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与基准值的相对差值以及各县国土面积,将 上述参数的乘积作为生态保护红线所在地县级政府的发展机会成本。根据各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参考 地区水平的差距以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计算生态保护红线所在地居民的发展机会成本,当地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时,居民发展机会成本取 0。当作为转移支付对象的某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比例低于基准值时,取其发展机会成本为 0。 𝑂𝐶𝑗 = 𝑇𝑃𝑈𝑠 × (𝑅𝐴𝑅𝑗 − 𝑅𝐴𝑅0) × 𝐴𝑗 + 𝑅𝐼𝑁𝑗 (公式 B.2) 式中: 𝑂𝐶𝑗 —— 𝑗县生态保护红线维护发展机会成本,万元,当𝑅𝐴𝑅𝑗 − 𝑅𝐴𝑅0<0时,取𝑂𝐶𝑗 = 0; 𝑇𝑃𝑈𝑠 —— 单位面积税收收入基准值,当进行省内尺度的核算时,取𝑗县所属的𝑠省的单位 面积地方税收收入,当进行全国尺度的核算时,取𝑗县所属的东/中/西部/东北地 区单位面积地方税收收入,万元/ km2; 𝑅𝐴𝑅𝑗 —— 𝑗县的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行政区国土面积的比例,%; 𝑅𝐴𝑅0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基准值,可根据需要取参与核算区域的生态保护红线面 积占参与核算区域国土面积的比例,或各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中位数,或 者合理的其他值,%; 𝐴𝑗 —— 𝑗县总面积,km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