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病原鉴定:用挑针挑取病斑上黑色小粒点于载玻片上制片,镜检。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分生孢子器形状、颜色如何? 孢子器压破,在高倍镜下观察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注意分生孢子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八)小麦颖枯病 病原: Septoria nodorum 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壳针孢属 症状观察:此病发生于叶、叶鞘、茎及穗的颖片上,以侵害穗部为主,穗部症状在乳熟期最为明显。一般多在穗的顶端 深褐色斑点,后变枯白色,扩展到整个颖壳,并在其上散生黑色小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九)小麦纹枯病 病原 有性时期: Pellicularia gramineⅧ(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革菌科,网膜革菌属) 无性时期: rizoctonia solani(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丝核菌属)。 症状观察:幼苗期受病菌侵染后,则在幼苗茎的地表和地下部分分别产生褐色条斑:孕穗期受害,则先在近地面的叶鞘 淡褐色,周缘呈暗褐色。后期病斑常围绕麦杆,直径可达4cm。潮湿条件下,在发病部位,可观察到白色菌丝团,白色菌色团后」 (十)小麦全蚀病 病原: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分类地位:子囊菌亚门、核菌纲、、肉座菌目、肉座菌科、顶囊菌属 症状观察:小麦自苗期至生长后期均可发病,但小麦抽穗前一般不表现症状。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和茎基部的 及茎基部受害所引起。 (1)冬前分蘖期:病株矮小,分蘖减少,基部叶片发黄,种子根及根茎呈灰黑色。 (2)返青期:除具上述特点外,还表现返青较慢,黄叶增多 (3)拔节期:病株矮小,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发黄。初生根和次生根大部分变黑,茎基部表面和叶鞘内侧有较明显的灰 4)灌浆期:新病区或轻病地块,小麦灌浆至黄熟期,症状最为明昰,此时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死者形成白穗, 表1-2cm处,有似“黑膏药”状的菌丝层。剥开最低一片叶的叶鞘,用扩大镜观察可见叶鞘内侧表皮及茎杆表面长满紧密交织的 亡之后,其根、茎、叶鞘内侧,还可见到黑色颗粒状突起的子囊壳 (十一)小麦土传花叶病 病原: Wheat soil- born mosaic virus(为一种杆状病毒) 症状观察:感病麦苗的新叶上形成很多不规则的条纹。条纹的颜色可以是深绿浅绿相间(绿色花叶株系引起),也可以 这种花叶条纹一直可以延伸到叶鞘及颖片上。病株一般矮化。有些品种产生过多的分蘖,形成丛簇症。这种病株的叶片最后变成 (十二)大麦条纹病 病原: Drechslera g 异名为( 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 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黑色菌科,德斯霉属 症状观察:植株地上部分都能发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叶上典型症状是从叶片基部到尖端形成与叶脉平行的细长条斑, 期,大多数老病斑中央变为草黄色,边缘褐色,并长出大量灰黑色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病叶破裂干二 作业2.病原鉴定:用挑针挑取病斑上黑色小粒点于载玻片上制片,镜检。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分生孢子器形状、颜色如何?孢子器有无孔口?然后轻压玻片,将分生 孢子器压破,在高倍镜下观察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注意分生孢子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八)小麦颖枯病 病原:Septoria nodorum 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壳针孢属。 症状观察:此病发生于叶、叶鞘、茎及穗的颖片上,以侵害穗部为主,穗部症状在乳熟期最为明显。一般多在穗的顶端或上半部小穗的颖片上。初在颖壳上产生 深褐色斑点,后变枯白色,扩展到整个颖壳,并在其上散生黑色小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九)小麦纹枯病 病原: 有性时期:Pellicularia gramineum(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革菌科,网膜革菌属)。 无性时期:Rhizoctonia solani(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丝核菌属)。 症状观察:幼苗期受病菌侵染后,则在幼苗茎的地表和地下部分分别产生褐色条斑;孕穗期受害,则先在近地面的叶鞘上发生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病斑中部呈 淡褐色,周缘呈暗褐色。后期病斑常围绕麦杆,直径可达 4cm。潮湿条件下,在发病部位,可观察到白色菌丝团,白色菌色团后期发育成褐色小菌核。 (十)小麦全蚀病 病原: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分类地位:子囊菌亚门、核菌纲、、肉座菌目、肉座菌科、顶囊菌属) 症状观察:小麦自苗期至生长后期均可发病,但小麦抽穗前一般不表现症状。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和茎基部的 1-2 节。地上部其它症状的出现,都是根 及茎基部受害所引起。 (1)冬前分蘖期:病株矮小,分蘖减少,基部叶片发黄,种子根及根茎呈灰黑色。 (2)返青期:除具上述特点外,还表现返青较慢,黄叶增多。 (3)拔节期:病株矮小,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发黄。初生根和次生根大部分变黑,茎基部表面和叶鞘内侧有较明显的灰黑色菌丝层。 (4)灌浆期:新病区或轻病地块,小麦灌浆至黄熟期,症状最为明显,此时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死者形成白穗,遇雨后,常因霉菌腐生病穗呈污褐色。近地 表 1-2cm 处,有似“黑膏药”状的菌丝层。剥开最低一片叶的叶鞘,用扩大镜观察可见叶鞘内侧表皮及茎杆表面长满紧密交织的黑色菌丝座和成串连接的菌丝结。病株死 亡之后,其根、茎、叶鞘内侧,还可见到黑色颗粒状突起的子囊壳。 (十一)小麦土传花叶病 病原:Wheat Soil-born Mosaic Virus(为一种杆状病毒) 症状观察:感病麦苗的新叶上形成很多不规则的条纹。条纹的颜色可以是深绿浅绿相间(绿色花叶株系引起),也可以是深绿黄色相间(黄色花叶株系引起)。 这种花叶条纹一直可以延伸到叶鞘及颖片上。病株一般矮化。有些品种产生过多的分蘖,形成丛簇症。这种病株的叶片最后变成深绿色。而条纹症则隐潜。 (十二)大麦条纹病 病原:Drechslera graminea 异名为(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 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黑色菌科,德斯霉属 症状观察:植株地上部分都能发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叶上典型症状是从叶片基部到尖端形成与叶脉平行的细长条斑,颜色由苍白逐渐变为黄褐色。拔节到抽穗 期,大多数老病斑中央变为草黄色,边缘褐色,并长出大量灰黑色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病叶破裂干枯,往往引起全株枯死。 三、 作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