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既然如此,那么没有孝义就不能教育人民,政纲混乱就不能严明法制。所以圣人制订礼制, 梳理人们的思想,整饬法令,约束人们的行动,使这些掌管法制的人不因为礼义而废弃刑律, 遵守礼制的人不因法规而妨害礼义,这以后暴乱才会不发生,廉洁知耻之风就能蔚然兴起 天下就能按正道顺利发展了。 然而,依据国家法律,杀人的人应当处死,这是国家统一的法规。执法不能两样,徐元 庆应该伏罪。又据《礼》,父仇不共戴天,也是国家勉励人尽孝的教化内容;教化不能马虎, 徐元庆不应被处死,但我听说从前刑罚的产生,本来是用来制止暴乱的,讲求仁德可获取益 处,人们大都崇尚德行。现在元庆报杀父之仇,本意不是作乱,只是尽子女的孝道,教子属 于仁德。讲仁德却得不到益处,与作乱一样都被处死,这虽叫执法不二,却不能用来教育人 在这一点,就可公开宽恕元庆的罪行。但是,如能使邪恶有了合法的产生根源,作乱也就成 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从前借助礼教来周密防范作恶,它的弊端数不胜数;先王之所以严明刑 罚,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现在如果认定元庆的孝道是正义的,而废止国家的刑法,(把这) 作为将来处理类似行为的原则,国家必定会多灾多难;那么对于徐元庆的过错,不能免除责 罚。为什么呢?每个人都有儿女,每个儿女都有父母,如果都由于敬爱父母而互相报仇,那 么这种混乱的局面靠谁来挽救呢?圣贤君主开始做一件事,必定考虑到它的后果,而这不是 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而必须使法律全面完备。所以说:“发扬人们的正义,势在必行。 况且因孝义而妨害公法,是仁德的人所不做的,用公法迁就私情的行为,王道就不能施行, 徐元庆之所以教义高尚超过古人,正义的行为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 德标准.今天如果赦免了元庆的罪行而让他快乐地活着,就是磨灭了他的德行,损伤了他的 义节,就不是所说的杀身成仁,舍身全节的节操了 依我辈所见,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按照刑律处死元庆,然后在他的墓前立碑表彰 赞颂他的美好节操,这样,可以使天下按正道顺利发展。把这个案件载入国家法律,永远作 为国家法典,恭谨呈上建议既然如此,那么没有孝义就不能教育人民,政纲混乱就不能严明法制。所以圣人制订礼制, 梳理人们的思想,整饬法令,约束人们的行动,使这些掌管法制的人不因为礼义而废弃刑律, 遵守礼制的人不因法规而妨害礼义,这以后暴乱才会不发生,廉洁知耻之风就能蔚然兴起, 天下就能按正道顺利发展了。 然而,依据国家法律,杀人的人应当处死,这是国家统一的法规。执法不能两样,徐元 庆应该伏罪。又据《礼》,父仇不共戴天,也是国家勉励人尽孝的教化内容;教化不能马虎, 徐元庆不应被处死,但我听说从前刑罚的产生,本来是用来制止暴乱的,讲求仁德可获取益 处,人们大都崇尚德行。现在元庆报杀父之仇,本意不是作乱,只是尽子女的孝道,教子属 于仁德。讲仁德却得不到益处,与作乱一样都被处死,这虽叫执法不二,却不能用来教育人。 在这一点,就可公开宽恕元庆的罪行。但是,如能使邪恶有了合法的产生根源,作乱也就成 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从前借助礼教来周密防范作恶,它的弊端数不胜数;先王之所以严明刑 罚,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现在如果认定元庆的孝道是正义的,而废止国家的刑法,(把这) 作为将来处理类似行为的原则,国家必定会多灾多难;那么对于徐元庆的过错,不能免除责 罚。为什么呢?每个人都有儿女,每个儿女都有父母,如果都由于敬爱父母而互相报仇,那 么这种混乱的局面靠谁来挽救呢?圣贤君主开始做一件事,必定考虑到它的后果,而这不是 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而必须使法律全面完备。所以说:“发扬人们的正义,势在必行。” 况且因孝义而妨害公法,是仁德的人所不做的,用公法迁就私情的行为,王道就不能施行, 徐元庆之所以教义高尚超过古人,正义的行为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生忘死达到了道 德标准.今天如果赦免了元庆的罪行而让他快乐地活着,就是磨灭了他的德行,损伤了他的 义节,就不是所说的杀身成仁,舍身全节的节操了 依我辈所见,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按照刑律处死元庆,然后在他的墓前立碑表彰, 赞颂他的美好节操,这样,可以使天下按正道顺利发展。把这个案件载入国家法律,永远作 为国家法典,恭谨呈上建议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