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6电子政务8E- GOVERNMENT2010 调査报告一—《联合国电子政务2008调查:从电子政核心、以公共服务结果为导向,把重点放在通过新兴技 到互联治理》( United Nations e( Govemment Survey2008:手段的应用,确定一个真正以公民、服务、需求为基 From e- Government to Connected Governancelsl)中特别强础的组织架构。 调了“连接性治理”( Connected governance)的概念, (二)多维度信息共享的分阶段推进 将其视作电子政府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连接性治理多维度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是政府改革走向连 强调通过政府内纵向与横向间协作、公私部门伙伴关系接性治理的技术支撑。政府的电子化改革要在网络技术 等网络关系实现地方性、国家性和跨国性协同与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三种类型的整合,包括不同政府层级的 被普遍视为电子政府最成熟的发展阶段。世界经济论坛整合、不同机关单位的整合,不同政府网站的整合,以 (WEF)在《全球信息技术报告2008-2009:网络世界及政府与企业和公众的连接。“我国前一时期的电子政 的灵活性》(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2008务建设主要集中在前台服务上,特别在完善门户网站功 009: Mobility in a Networked World[ 4)中也指出要实现能、借助多种渠道提供服务等方面比较有成效。然而,这 无所不在的服务提供,需增强系统连接性的宽度和深度,只是真正体现“以公众为中心’理念的第一步。在机构 从流动性走向无处不在的连接。与此相呼应,其他多个整合、文化变革等方面的工作基本还没有展开,后台建 国际评估报告中都体现出无缝隙连接、跨部门协同与整设还不充分,离‘无缝’的目标还很远。″6因此,我国 合、合作伙伴网络、整体性政府等理念 现阶段首先要共享基础设施,统一数据和安全标准,增 虽然各国实践的侧重点和实施方式各不相同,但这进部门间、层级间的信息一致性:其次应着手于各级政 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和国际评估报告都反映出连府以及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的逐步整合,有效打破部门 接性治理已成为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政府治理模式的间“信息孤岛”的状况,强调部门之间的合作,逐步实 个新趋向。 现跨部门无缝整合。“在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不同部门之间 通过更富成效的网络化治理方式来推进服务创新和民主 四、连接性治理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发展,使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连接性治理是电子政府最复杂和成熟的发展阶段,实现政府的全面转型”。1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推动政 也是政府治理发展的新趋向。信息技术只是实现政府治府部门、私有部门与非政府部门间的连接与整合 理模式转变的一种手段,关键还要取决于应用信息技术 (三)科层制基础上的多元网络治理 过程中改变政府与公民、企业及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连接性治理包括了跨机构边界的政府内横向连接 以及政府业务流程设计、运作和维护的持续改进。国际中央与地方政府机构间的纵向连接、有关互操作性议题 电子政府发展过程中连接性治理的最新实践对我国的经( (interoperability issues)上的基础设施连接:政府与公民 验借鉴表现为三个方面。 间的连接:以及利益相关方(政府、私营部门、学术机 (一)以核心公共问题或目标为导向 构、NGO与公民社会)之间的连接等多层面的连接。然 传统政府运行的主要特征是以行政计划代替公众意而,目前这种连接关系尚未能完全取代各自组织中权威 愿,以精英设计代替公众参与,忽视公众的需求和偏好。原则的作用,连接网络的结点依然按照传统自上而下的 连接性治理以公共服务功能为基础、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层级结构建立纵向的权力线。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连接116 电子政务 8 E-GOVERNMENT2010 务调查报告——《联合国电子政务 2008 调查:从电子政 务到互联治理》(United Nations e-Government Survey 2008: From e-Government to Connected Governance [8])中特别强 调了“连接性治理”(Connected Governance)的概念,并 将其视作电子政府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连接性治理 强调通过政府内纵向与横向间协作、公私部门伙伴关系 等网络关系实现地方性、国家性和跨国性协同与整合, 被普遍视为电子政府最成熟的发展阶段。世界经济论坛 (WEF)在《全球信息技术报告 2008 — 2009:网络世界 的灵活性》(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8- 2009: Mobility in a Networked World [14])中也指出要实现 无所不在的服务提供,需增强系统连接性的宽度和深度, 从流动性走向无处不在的连接。与此相呼应,其他多个 国际评估报告中都体现出无缝隙连接、跨部门协同与整 合、合作伙伴网络、整体性政府等理念。 虽然各国实践的侧重点和实施方式各不相同,但这 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和国际评估报告都反映出连 接性治理已成为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政府治理模式的 一个新趋向。 四、连接性治理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连接性治理是电子政府最复杂和成熟的发展阶段, 也是政府治理发展的新趋向。信息技术只是实现政府治 理模式转变的一种手段,关键还要取决于应用信息技术 过程中改变政府与公民、企业及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以及政府业务流程设计、运作和维护的持续改进。国际 电子政府发展过程中连接性治理的最新实践对我国的经 验借鉴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以核心公共问题或目标为导向 传统政府运行的主要特征是以行政计划代替公众意 愿,以精英设计代替公众参与,忽视公众的需求和偏好。 连接性治理以公共服务功能为基础、以解决民生问题为 核心、以公共服务结果为导向,把重点放在通过新兴技 术手段的应用,确定一个真正以公民、服务、需求为基 础的组织架构。 (二)多维度信息共享的分阶段推进 多维度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是政府改革走向连 接性治理的技术支撑。政府的电子化改革要在网络技术 的基础上,进行三种类型的整合,包括不同政府层级的 整合、不同机关单位的整合,不同政府网站的整合,以 及政府与企业和公众的连接[15]。“我国前一时期的电子政 务建设主要集中在前台服务上,特别在完善门户网站功 能、借助多种渠道提供服务等方面比较有成效。然而,这 只是真正体现‘以公众为中心’理念的第一步。在机构 整合、文化变革等方面的工作基本还没有展开,后台建 设还不充分,离‘无缝’的目标还很远。”[ 16 ]因此,我国 现阶段首先要共享基础设施,统一数据和安全标准,增 进部门间、层级间的信息一致性;其次应着手于各级政 府以及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的逐步整合,有效打破部门 间“信息孤岛”的状况,强调部门之间的合作,逐步实 现跨部门无缝整合。“在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不同部门之间 通过更富成效的网络化治理方式来推进服务创新和民主 发展,使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实现政府的全面转型”。[ 17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推动政 府部门、私有部门与非政府部门间的连接与整合。 (三)科层制基础上的多元网络治理 连接性治理包括了跨机构边界的政府内横向连接、 中央与地方政府机构间的纵向连接、有关互操作性议题 (interoperability issues)上的基础设施连接;政府与公民 间的连接;以及利益相关方(政府、私营部门、学术机 构、NGO 与公民社会)之间的连接等多层面的连接。然 而,目前这种连接关系尚未能完全取代各自组织中权威 原则的作用,连接网络的结点依然按照传统自上而下的 层级结构建立纵向的权力线。在我国现有条件下,连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