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分析和讨论试验结果及心得体会。 附录A正弹性模量E的测定程序 1、装好试样,加一初负荷,使其达到一定的初应力Ro,(一般钢试样取 100N/mm2,有色金属试样取预期规定非比例延伸(伸长)应力Rpo.o1的10%),安 装上引伸计,在预期规定非比例延伸(伸长)应力R.01的70~80%负荷处反复旋 加负荷2一3次,然后退回初负荷F0。 2、调整好引伸计零点,把负荷(预期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应力)Ro.o1)分成 5~6级。 3、逐级加负荷,记录下负荷及相应的伸长读数(附表),然后卸除负荷,并将 引伸计指针调回到零点(或记下引伸计初读数)方可进行第二次加负荷。 附表1测E的原始数据表格 负荷FN) 引伸计读数(格) 差值△L(格) 左 右 左 右 4、这样,同一根试样反复测试三次。 373 6、 分析和讨论试验结果及心得体会。 附录A 正弹性模量E的测定程序 1、 装好试样,加一初负荷,使其达到一定的初应力R0,(一般钢试样取 100N/mm2,有色金属试样取预期规定非比例延伸(伸长)应力Rp0.01的10%),安 装上引伸计,在预期规定非比例延伸(伸长)应力Rp0.01的70~80%负荷处反复旋 加负荷2—3次,然后退回初负荷F0。 2、 调整好引伸计零点,把负荷(预期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应力)Rp0.01)分成 5~6级。 3、 逐级加负荷,记录下负荷及相应的伸长读数(附表1),然后卸除负荷,并将 引伸计指针调回到零点(或记下引伸计初读数)方可进行第二次加负荷。 附表1 测E的原始数据表格 负荷 F(N) 引伸计读数(格) 差值△L(格) 左 右 左 右 4、 这样,同一根试样反复测试三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